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59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16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53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39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41.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单、灵敏的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检测方法,本研究以stx基因作为检测靶基因和利用羟基萘酚蓝(hydroxy naphthol blue,HNB)指示剂建立了一种STEC的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STEC菌株stx1和stx2基因核苷酸序列为靶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五组特异性LAMP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和体系,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同时,将建立好的LAMP方法与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检测方法相比较,并对人工污染STEC的脱脂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可视化LAMP方法在64℃反应50 min后可凭肉眼观察(紫罗兰色到天蓝色)判定结果。该方法特异性良好,与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无交叉反应,可以准确区分STEC与非STEC菌。灵敏度的检测结果表明,stx1-LAMP和stx2-LAMP检测方法的检测限分别为3.54×10-4 ng/μL和3.54×10-5 ng/μL,而常规PCR的检测限stx1和stx2分别为3.54×10-3 ng/μL和3.54×10-2 ng/μL,即stx1-LAMP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是stx1-PCR的10倍,stx2-LAMP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是stx2-PCR的1000倍。对人工污染STEC菌牛奶样品进行检测,stx1-LAMP和stx2-LAMP分别可检测到细菌浓度为103 CFU/mL和102 CFU/mL的加标样品。本研究为STEC菌株提供了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成本低,适用于现场和基层检测的可视化LAMP 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42.
将羊毛的悬垂性、保暖性与棉的吸湿性,柔软舒适性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精纺技术设计出轻薄舒适、外观优雅别致的毛棉衬衣面料——毛棉花呢。文章主要介绍了该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43.
噪声干扰条件下长输管道检漏的一致最大功效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莉  岳前进  李洪升 《石油学报》2004,25(2):108-112
针对海底管道泄漏监测问题,基于信号检测原理分析了受噪声干扰的流量差观测序列.引入了新息理论和自适应滤波算法,使管道运行的数据采集和远程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非白噪声转化为白噪声.建立了以泄漏信号的幅值为随机参量的二元复合假设检验模型,提出了具有一致最大功效的序列似然比检验方法,并进行了平稳观测序列强泄漏信号和非平稳观测序列弱泄漏信号的检测.对以上两种情况无须预先假设可能发生的有关泄漏量统计知识,利用该方法即能做出准确判断,检测概率均达到95%以上.与现有的序列似然比检漏方法比较,一致最大功效检验探测泄漏信号的准确性较高,发现泄漏信号的时间短,更容易适应不同运行工况及泄漏规模.  相似文献   
244.
近10余年来,我国依照《食品安全法》开展包括微生物风险评估在内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微生物风险评估工作体系和技术体系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成为我国开展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评估的重要基础。随着全球后疫情时代食品供应链的变化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需求的增加,构建基于我国膳食消费行为的评估模型、提高风险评估实施能力和质量以及实现现代技术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将成为我国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建设的主要挑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45.
试析美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美国现代高等教育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分阶段进行了分析,对美国发展高等教育采取 历史背景和做法进行了探讨,强调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充分发挥好教学、科研、服务职能;立中美地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46.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涉及兽医、食品、环境、医学等多个领域,危及食品安全、国际贸易、经济发展和生命健康,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抗微生物药物生产和消费国,其中约60%的抗微生物药物被用于养殖业。由于抗微生物药物在养殖业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导致大量耐药细菌的出现和迅速传播。遵循“One Health”策略,联合国鼓励各国建立跨部门间的AMR协调机制。研究比较了中美欧食源性细菌耐药性监测系统的发展、框架及部分监测结果,发现各国监测体系基本涵盖人群、食品动物和相关食品食源性细菌耐药性,同时也监测人医和食品动物抗微生物药物使用量。欧美国家和地区起步较早,通过近30多年的发展,基本掌握了食源性细菌耐药性的基线水平及药物使用水平。我国食源性细菌耐药性监测体系起步较晚,人群、食品动物和相关食品食源性细菌耐药性监测发展近20年,而食品动物抗生素药物使用量监测于2018年开始启动,各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欧盟监测体系实施跨部门协作机制,数据共享共用;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不同部门负责的食源性细菌耐药性监测体系,但尚未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存在数据“烟囱”和信息孤岛,无法最大化发挥现有数据资源的效用。欧美经验对我国食源性细菌耐药性监测系统有一定启发:我国应逐步完善耐药监测系统、建立多部门协同共治机制及加快新技术在数据挖掘中的运用,从而综合提升遏制细菌耐药性的能力,保障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247.
目的 探索频率匹配模型在食源性致病菌食物归因中的应用,识别导致我国某省2016—2020年非伤寒沙门菌(NTS)感染散发病例的主要食物来源,为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和食品污染物风险监测系统收集并整理患者和食物来源NTS血清型数据,采用Hald模型,纳入病例和食物共有的血清型开展归因分析。结果 NTS感染散发病例归因于畜肉的比例最高,为35.67%,其中猪肉的贡献比例高达22.37%;其次是蛋及蛋制品,归因比例为33.83%;归因于禽肉和水产动物的比例分别是19.28%和11.22%。通过归因识别发现单相鼠伤寒可能是导致该省NTS病例的优势血清型。结论 采用Hald模型获得猪肉是某省NTS感染散发病例的重要病因食品,为该省NTS的污染控制提供了线索,为应用频率匹配模型解决散发病例归因问题提供了范式,该模型可拓展应用于对其他省份感染散发病例的归因研究。  相似文献   
248.
B群链球菌存在于多种动物中,是能感染人类的一种重要条件致病菌,主要引起孕产妇及新生儿多种侵袭性疾病。ST283是近年来在东南亚地区的养殖淡水鱼中出现的一种B群链球菌型别,由于其可引起人类食物相关侵袭性疾病而受到广泛关注。我国作为淡水鱼养殖和食用大国,虽内陆尚无相关病例报道,仍需引起重视。本文就各国现有资料对ST283型B群链球菌进行阐述,为我国制定B群链球菌监测及评估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9.
霉菌和酵母是食品中常见的污染真菌,通常也被用作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菌。我国自1984年起开始对食品中霉菌和酵母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这也使我国食品卫生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然而,与其他国家或国际检验方法标准相比,我国现行有效的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的主要技术内容还有很大不同。因此,为顺应国际贸易的需要,更好地推动我国标准与国外或国际标准接轨,本综述分别对来自国外或国际的检验方法标准,如美国(BAM Chapter 18—2001)、澳大利亚(AS 5013.29—2009)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21527—2008),与我国的检验方法标准(GB 4789.15—2016)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霉菌和酵母计数检验方法标准的后续修订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