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82篇 |
免费 | 243篇 |
国内免费 | 14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67篇 |
综合类 | 294篇 |
化学工业 | 438篇 |
金属工艺 | 197篇 |
机械仪表 | 264篇 |
建筑科学 | 399篇 |
矿业工程 | 163篇 |
能源动力 | 94篇 |
轻工业 | 449篇 |
水利工程 | 156篇 |
石油天然气 | 145篇 |
武器工业 | 31篇 |
无线电 | 36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07篇 |
冶金工业 | 160篇 |
原子能技术 | 71篇 |
自动化技术 | 4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3篇 |
2023年 | 91篇 |
2022年 | 87篇 |
2021年 | 119篇 |
2020年 | 111篇 |
2019年 | 111篇 |
2018年 | 102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58篇 |
2015年 | 73篇 |
2014年 | 205篇 |
2013年 | 146篇 |
2012年 | 148篇 |
2011年 | 161篇 |
2010年 | 140篇 |
2009年 | 148篇 |
2008年 | 169篇 |
2007年 | 181篇 |
2006年 | 175篇 |
2005年 | 144篇 |
2004年 | 126篇 |
2003年 | 121篇 |
2002年 | 122篇 |
2001年 | 118篇 |
2000年 | 120篇 |
1999年 | 111篇 |
1998年 | 100篇 |
1997年 | 110篇 |
1996年 | 97篇 |
1995年 | 96篇 |
1994年 | 92篇 |
1993年 | 78篇 |
1992年 | 83篇 |
1991年 | 91篇 |
1990年 | 102篇 |
1989年 | 70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19篇 |
1980年 | 24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7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4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63.
<正> 近年来,在食品消费市场上,人们增强了对‘原汁原味’、高级品和天然风味的追求,再加上人们对食品调制简便化的需要,促进了市场上对天然调味料的需求。尤其是方便面、方便米饭、方便菜肴和方便汤的工业化生产,更需要有新的提取物类天然调味料的研究和发展,以符合这类新食品对调味料的需求。 迄今为止,提取物类调味料可分为鱼介类、动物和蔬菜提取物三大类。本文着重介绍牛肉风味十分突出的牛肉提取物调味料的成份及生产工艺,以促进提取物类调味料的发展。 相似文献
64.
65.
山核桃蛋白多肽的制备及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确定山核桃蛋白水解最适宜的酶制剂为风味蛋白酶。蛋白酶最适作用条件为:底物浓度为10%,水解时间为2h,温度为55,pH值为6.5,酶用量为1.5%。不同水解度的蛋白多肽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不同,结果表明水解度5%时,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50.90%。 相似文献
66.
以含量为4.4%的荷叶黄酮粗粉为原料,在优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荷叶黄酮槲皮素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溶剂体系的优选及操作参数的优化,建立了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荷叶黄酮槲皮素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流动相甲醇和0.4%磷酸、梯度(0min90%甲醇→10min60%甲醇→20min40%甲醇→40min20%甲醇)洗脱、检测波长360nm、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的技术参数可作为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荷叶黄酮槲皮素的方法;采用氯仿:甲醇:水(体积比8:10:5)为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流速2mL/min、转速850r/min、进样量150mg的高速逆流色谱操作技术参数,可分离制备荷叶黄酮槲皮素单体,其纯度大于99%。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开展淡水产品中硫丹及其代谢物的定量风险评估研究,量化居民通过食用淡水产品途径摄入硫丹及其代谢物的风险水平。方法应用基于Monte Carlo模拟的@risk5.7软件,选择风险商表征,描述食用淡水产品途径摄入硫丹及其代谢物的膳食风险。结果普通居民通过食用淡水产品途径摄入硫丹及其代谢物的风险商平均值以及各百分位数风险商均小于1,且特殊人群高于普通人群,其中婴幼儿、儿童、青少年通过食用淡水产品途径摄入硫丹及其代谢物的风险商平均值以及各百分位数风险商是普通居民的2倍。结论居民仅通过食用淡水产品途径摄入硫丹及其代谢物的膳食暴露并不存在健康风险,但仍需要加强对环境中硫丹及其代谢物的监控,从而进一步降低居民通过食用淡水产品途径摄入硫丹及其代谢物的膳食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69.
针对目前酸性染料染色废水中染料和重金属Cr(Ⅵ)引起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以零价铁(Fe0)/氧化石墨烯(GO)复合物作为吸附剂,以分别含有弱酸性蓝AS和Cr(Ⅵ)的水溶液模拟染色废水,探究Fe0与GO的质量比、溶液pH值及染料与Cr(Ⅵ)的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考察Fe0/GO吸附剂对酸性染料与Cr(Ⅵ)的吸附机制,研究其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结果表明:Fe0与GO吸附剂在质量比为4∶1时具有最佳吸附效果,弱酸性蓝AS染液初始质量浓度为75 mg/L,温度为30℃,pH值为4.0时,12 h后去除率为85.6%,最大吸附量达到85.6 mg/g; Cr(Ⅵ)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75 mg/L,温度为30℃,pH值为3.0时,12 h后去除率为95.8%,最大吸附量达到95.8 mg/g; Fe0/GO对2种污染物的吸附过程均符合Langmuir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