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篇 |
综合类 | 7篇 |
化学工业 | 5篇 |
机械仪表 | 1篇 |
建筑科学 | 2篇 |
矿业工程 | 75篇 |
轻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1篇 |
冶金工业 | 4篇 |
自动化技术 | 8篇 |
出版年
2018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1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使用PR模型对三级冷凝油气回收过程进行了模拟,考察了各级冷凝温度对油气回收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预冷温度在-30~20℃之间、二级冷凝温度在-80~0℃之间时,预冷温度和二级冷凝温度对油气回收率几无影响;三级冷凝温度越低,油气回收率越高;系统总能耗随着预冷温度和二级冷凝温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随着三级冷凝温度的下降而增加。综合考虑油气回收率和系统总能耗,最佳预冷温度、二级及三级冷凝温度分别设定为5,-35及-75℃。 相似文献
73.
地面储煤堆自燃规律及测试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探讨地面储煤堆自燃规律的基础上,研制出可伸缩深基点测温仪表,并应用于大同局煤峪口矿露天储煤场,得出煤堆自热层、自燃层厚度值及大同煤储煤堆自燃的内在特性。 相似文献
74.
On the basis of heat-transfer and chemical kinetics theory, both connections coal selfignite with oxygen concentration and range of oxidation zone with air-leak intensity are analyzed,and calculating method is deduced to gain the lower limit of oxygen concentration and the range of oxidation zofie. The change rule of correlative parameter is quantitatively researched between before nitrogen injection and after nitrogen injection in gob, such as oxygen concentration, oxidation zone width, etc. According to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the relation position and flow of nitrogen injection with oxidation zone width is conformed, and computational formulas of the best flow and position of nitrogen injection are obtained. It offers a theoretic criterion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float coal self-ignite by nitrogen injection in gob. 相似文献
75.
粉煤灰胶体在高瓦斯易燃煤层防灭火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阳泉矿区煤层易自燃,且瓦斯含量较高,自燃火灾严重地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粉煤灰胶体灭火技术在阳泉二矿8208综放工作面的成功应用,表明该技术在高瓦斯易自燃煤层大面积火灾防治中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76.
煤自燃的热量积聚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热力学、传热学理论,分析了煤自燃热量的积聚过程,推导出煤自燃的热量传递方程,从而得知煤体升温的必要条件.影响煤体热量积聚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浮煤厚度、空隙率和漏风强度.温度越高,煤体氧化放热强度越大,煤体与围岩温度差越大,越不利于煤体的热量积聚;浮煤厚度是放热和蓄热的物质基础,只有大于最小浮煤厚度,煤体才有可能自燃;空隙率决定松散煤体内漏风强度和导热系数的大小;漏风强度对煤体氧化放热和对流散热都有影响,漏风强度必须大于提供足够氧气所需的最小值,小于上限漏风强度,煤体才可能自燃. 相似文献
77.
实际条件下采空区浮煤自燃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对实际条件下采空区煤自燃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诸因素如何影响自燃过程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8.
提出了对采空区下限氧浓度、漏风强度与氧化带宽度的测算方法,对采空区注氮防灭火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了注氮量与氧化带宽度及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关系,为采空区浮煤自燃的防治及采空区的注氮量大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9.
煤炭表面反应热与自燃性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一、问题起因煤炭自燃无论是井下还是地面都是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发生作用放出热量而引起的。实践证明,并非所有的煤炭都具有相同的氧化放热性,因此,就可以用煤炭的氧化放热性来衡量煤的内在自燃性。目前,人们正以煤的氧化性为基础。通过各种实验手段对煤炭内在的自然性进行测定。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任何一种测定方法所得出的结论都与实际情况有较大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