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94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分光光度法对影响腊八蒜绿色素的温度、pH、光照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常用化学护色方法及物理护色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比较,旨在寻找保护腊八蒜翠绿颜色的方法。结果表明,常用化学护色剂对腊八蒜绿色素保护作用不明显,而采用物理处理方法——低温4℃、pH4.0、真空包装、避光,105d后腊八蒜仍呈绿色,绿色素在590nm处的吸光值为0.245,可延长腊八蒜保持翠绿外观三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32.
以南果梨为试材,系统分析冷藏及冷藏后常温货架期间南果梨果实酯类香气物质的变化,研究酯类香气物质代谢途径关键酶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和醇酰基转移酶(alcohol acyltransferase,AAT)活性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冷藏对南果梨酯类香气物质代谢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与冷藏90 d相比,冷藏180 d的南果梨在出库时以及冷藏后转入常温货架期果实后熟至最佳食用期时,果实酯类香气成分种类、主要香气成分与总酯含量均明显减少;冷藏过程中果实LOX和AAT活性与表达量变化不明显,但在冷藏后常温货架期间,冷藏180 d的处理果实LOX和AAT活性以及LOX蛋白表达高峰出现的时间较冷藏90 d的处理果实提早3 d,AAT活性显著低于冷藏90 d的处理,LOX和AAT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冷藏90 d的处理。由此可见,长期冷藏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南果梨酯类香气物质合成关键酶活性与蛋白表达,从而影响了果实酯类香气物质的合成,降低了冷藏南果梨的香气品质。  相似文献   
33.
以"蓝丰"蓝莓果实为试材,分析冷藏蓝莓果皮红变的发生规律及其机理,同时探讨程序降温处理对冷藏后蓝莓果皮红变发生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冷藏过程中,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个别蓝莓果实发生果皮红变现象,经30 d冷藏后转入常温货架期的蓝莓果实果皮红变发生率明显增多。此时,果实亮度下降,a*值快速升高,且冷藏时间越长,现象越严重;长时间冷藏能有效激活多酚氧化酶活性,造成果皮主要呈色色素花青素及总酚含量大幅度减少。程序降温处理可有效缓解红变现象,显著抑制a*值升高,显著延缓花青素含量的下降。由此可见,冷藏蓝莓果皮红变的发生可能是由于低温胁迫下,果实的呈色物质花青素严重降解所致,程序降温可有效缓解冷藏蓝莓果皮红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4.
纪淑娟  秦奉达  白冰 《食品科学》2011,32(11):39-42
选取猪腰豆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猪腰豆幼苗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酯酶活性,选取活性最高的部位提取酶,分别检测其对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灵敏性,确定最低检测限。结果表明:AChE在6d子叶中比活力最高为0.969U/mg;酯酶活力在2d幼芽中最高为1.9433U/mL;AChE对农药反应的灵敏性高于酯酶,对敌敌畏、氧化乐果、灭多威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25、0.07、0.07mg/kg,低于国家规定的允许残留限量,可以满足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35.
纪淑娟  李丽  王金玲 《食品科学》2011,32(9):164-166
应用16S DNA基因测序法对肉鸡中分离出的可疑魏斯菌属细菌菌株进行鉴定。从沈阳某养鸡场抽取病死鸡在无菌条件下采集样品10份,微需氧条件下进行细菌分离纯化,比对魏斯菌属的基本形态和革兰氏染色特点,得到与魏斯菌属类似菌株14株。采用16S rDNA基因测序方法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在NCBI网站用BLAST软件在GenBank上进行同源性比较,比对结果表明编号为X1001、X1002、X1006、X1008、X1009的株菌同源性达90%。生化实验结果表明,X1006号菌株为魏斯菌属中的融合魏斯菌属菌株。  相似文献   
36.
本文将本体技术和模糊理论引入网上稿件处理过程,改善了目前完全依靠手工进行分类、派送、评审、结果汇总等稿件处理方法的局限性。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期刊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37.
酶抑制法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最佳条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顺  纪淑娟  李东华 《食品科技》2007,32(1):171-173
采用酶抑制分光光度法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以抑制率为指标,研究了抑制时间、抑制温度、底物(碘化硫代丁酰胆碱)加入量和酶液加入量4个因素对检测条件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得出4因素的主次关系为抑制时间>底物量>酶液量>温度,确定了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最佳检测条件为抑制时间15min、抑制温度35℃、底物加入量100μL、酶液加入量100μL。  相似文献   
38.
对大蒜中γ-谷氨酰含硫非蛋白肽类(γ-GP)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以HPLC法测定γ-GP含量为指标,考察了灭酶时间、提取溶剂的影响。同时对提取条件做正交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鲜蒜在沸水浴中加热10min灭酶效果较好,无水乙醇:冷丙酮(-20℃)=2∶8为提取剂时除杂率高;提取2次、料液比为1∶1、超声提取时的提取率最大。  相似文献   
39.
乙酰胆碱酯酶与底物氯化乙酰胆碱进行反应的产物之一是醋酸,反应进行程度可用醋酸生成量多少来衡量。本试验用ApH大小来衡量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确定马血清中乙酰胆碱酯酶适宜的酶促反应条件,在90d保存期内,温度为-20-25℃,防腐剂(硫柳泵)浓度为0.1%酶活性保存最好。  相似文献   
40.
以罗丹明B为模板分子,采用本体聚合法,以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乙腈为致孔剂,制备具有印迹位点的聚合物。通过振荡吸附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单体种类,并对致孔剂的用量进行优化。采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分析仪对其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对聚合物进行平衡吸附和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目标分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亲和性,在质量浓度为15 μg/mL时,达到平衡,饱和吸附量为370.49 μg/g。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时间为150 min时吸附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