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篇 |
综合类 | 4篇 |
化学工业 | 10篇 |
机械仪表 | 11篇 |
能源动力 | 47篇 |
轻工业 | 82篇 |
水利工程 | 4篇 |
石油天然气 | 2篇 |
武器工业 | 15篇 |
无线电 | 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4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采用琼脂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用正交t值法对复合组方进行优化,并且采用HPLC法对组方进行有效成分分析.结果筛选出抑菌效果佳的植物提取物为茶多酚、五倍子、大黄、黄芩、诃子.筛选出优化方的药味组成为茶多酚、五倍子、大黄3种提取物,最佳剂量配比为质量比5:2:1.本组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达到78μg/mL.本组方有效成分质量分数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12.6%;表儿茶素(EC)7.57%;表没食子儿茶素(EGC)4.26%;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4.19%;儿茶素(1.03%);没食子酸1.18%. 相似文献
192.
采用454高通量焦磷酸测序技术测定了曲霉型豆豉发酵周期8个不同阶段样品细菌多样性变化,研究不同阶段细菌群落变化及多样性。结果表明:细菌在门、纲两个水平各个不同样品主要微生物类别相似度很高,总共厚壁薄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三者占90%以上,但目、科、属水平差别较大,样品均一性最好的样品为HY04,有31个主要属,魏斯氏菌属、芽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乳球菌属、肠球菌属、假单胞菌在发酵不同阶段出现,丰度差异较大。证明曲霉型豆豉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复杂,主要菌群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93.
目的 比较分析常温低温发酵对二次发酵辣椒酱品质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二次发酵辣椒酱的总酸、氨基酸态氮、总糖、还原糖等指标,采用电子鼻技术对其风味轮廓进行了描述,并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结合香气活度值对3个发酵时间节点的挥发性成分及主要风味物质进行了分析。结果 辣椒酱的总糖及还原糖含量随发酵时间呈下降趋势,且发酵温度越高,减少的速率越快;总酸含量随发酵时间呈上升趋势,但氨基酸态氮含量变化并不明显;不同温度下发酵辣椒酱风味成分种类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HS-SPME-GC-MS共检出71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乙烯基愈疮木酚(辛香、木香)、苯乙醛(风信子香)、水杨酸甲酯(甜香、薄荷香)、棕榈酸乙酯(奶油香)为不同发酵温度共有的呈香物质。二烯丙基二硫(蒜香)为低温发酵辣椒酱特有的呈香物质,芳樟醇(花香)、肉豆蔻酸甲酯(焦香风味)、油酸乙酯(奶油香)、γ-雪松烯(松木香)等为协调呈香物质。亚油酸乙酯(花果香)、癸酸乙酯(椰子香)、水杨酸甲酯(甜香、薄荷香)、棕榈酸乙酯(奶油香)、4-乙基苯酚(烟熏香)等为常温发酵辣椒酱的呈香物质。结论 常温发酵条件下风味物质的生成速度与增量远优于低温发酵,表明常温发酵优于低温发酵。本研究为盐胚辣椒的风味强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今后辣椒酱及剁辣椒产品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4.
为了比较不同香辛料水煮液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差异,本文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 GC-IMS)技术对香菜籽、陈皮、印度辣椒、八角、香茅草、花椒、良姜、草果、公丁、香叶、白扣、孜然、小茴、桂皮和白芷水煮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样品间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明显。丁酸等为香茅草水煮液中的特征风味物质;苯甲酸甲酯、乙酸丁酯等酯类物质在花椒水煮液中含量非常高;异戊酸甲酯等为良姜水煮液中的特征风味物质;E-2-辛烯醛、辛醛、壬醛、己醛等醛类物质在草果中的含量要高于其它样品;庚醛、2-糠醛等为公丁水煮液中的特征风味物质;琥珀酸二乙酯、二丙基二硫等为孜然水煮液中的特征风味物质;小茴水煮液中的特征物质为2-戊酮、3-甲基丁醇等;桂皮水煮液中特征物质为苯甲醛、1-薄荷醇等;1, 3-己二烯、E-2-戊烯醛等为白芷水煮液中的特征风味物质。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很好区分不同香辛料水煮液的差异,表明GC-IMS为快速判别不同香辛料水煮液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95.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法测定长沙5种品牌臭豆腐卤水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结合仙农熵、相关系数和主成分分析等化学计量法对不同品牌卤水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与比较,以探讨各卤水之间风味异同情况及原因,并找出其共有的"臭"味成分。结果共检测到15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5种商品臭豆腐卤水(分别标记为STB1、STB2、STB3、STB4和STB5)分别检出76,37,29,74,35种,占各自卤水挥发性物质总峰面积的87.09%,78.75%,63.14%,70.31%,46.83%。5种卤水中,酸类、酚类和杂环类化合物都是其挥发性化合物中的主要成分,其中乙酸、丙酸、苯酚、对甲基苯酚、吲哚和3-甲基吲哚等是试验卤水所共有的特殊风味物质,且相对含量较高,推测它们为卤水的"臭"味所在。化学计量分析表明,主成分分析能有效地区分5种卤水,但STB3和STB5部分区域叠加,推断这2个品牌卤水在原料和配比上有很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96.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纺织品中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流动相为乙腈-水(1:99,V/V),检测波长为202nm,流速为0.5mL/min。用水提取纺织样品中的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提取液经C_(18)柱分离,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在0.05~1.00μg/mL范围内均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低限分别为0.8、0.5、1.5mg/kg,加标回收率在85.81%~107.3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13%~4.34%之间。 相似文献
197.
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不同产地(安徽、广东、四川)青皮外壁和内囊光谱数据,采用单一预处理和组合预处理方法消除光谱中的多种干扰,结合主成分分析(PCA)、簇类独立软模式分类法(SIMCA)及Fisher线性判别分析(FLDA)等模式识别方法建立青皮产地溯源模型。结果表明,光谱预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基线漂移、背景噪声和谱峰重叠干扰,但无法实现产地溯源。3种模式识别方法中,PCA无法实现青皮产地溯源;青皮外壁和内囊原始光谱的SIMCA模型获得的青皮产地溯源整体鉴别率分别为99.14%和98.28%;FLDA模型获得的整体鉴别率均为99.57%,优于SIMCA模型;经光谱预处理优化后的SIMCA和FLDA模型对青皮产地溯源的鉴别率均可达100%,即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有监督模式识别方法可实现青皮产地溯源的无损分析,可为食药同源物质产地溯源拓展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8.
该研究选择盐渍辣椒汁配以一定比例干辣椒混合发酵,探讨盐渍辣椒汁的利用新途径。选取2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1.3919、1.555、2株产香鲁氏接合酵母菌(Zygosaccharomyces rouxii)2.1913、2.371和1株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1.3220作为原始菌株,通过对其生长曲线、产酸能力、耐盐能力的测试最终筛选出植物乳杆菌1.3919和鲁氏接合酵母菌2.371为最适发酵菌,其正常条件下最大OD850 nm值分别为5.41、5.40;而产酸能力则分别为1.98%、0.65%;上述两株菌在盐度为10%条件下有较强耐受力,其最大OD850 nm值均达到5.4。将其分别接入以盐渍辣椒汁∶干辣椒(3∶1)体系中进行发酵,各组产酸能力均在15 d时达到最大,菌株1.3919、2.371的酸度分别为1.23%、1.0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