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50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2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盾构隧道超近距离穿越对桩基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盾构隧道超近距离穿越桩基会对既有桩基造成不利影响,利用工程分析法和数值模拟分析法,研究盾构隧道在桩侧穿越时对既有桩基的影响,得到桩身侧向位移及应力分布特征,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非常接近,证明了所用方法的可靠性,计算结果有助于对桩身安全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2.
对比研究了用溶胶-凝胶法和溶胶-乳化-燃烧法与等体积浸渍法结合制备的Cu、Sm共掺杂TiO2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拉曼分析等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及吸光性能,样品的表征与光催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Cu和Sm离子的引入使TiO2样品的吸收带边发生不同程度的红移,使可见光吸收强度增大,协同效应提高了对目的反应的催化活性,Cu掺杂Sm3+/TiO2样品的最佳掺杂量为w=1.5%~2%之间。  相似文献   
23.
正交法优选玄参中齐墩果酸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玄参中齐墩果酸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使用超声波提取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实验,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齐墩果酸的含量,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齐墩果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超声提取30 min,提取3次,80%乙醇溶液,料液比1∶10。结论:采用此工艺提取方法快速、简单、准确。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玄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25.
26.
模具制造既要高的技能水平,又要一流的设备,这种复合的需求对企业的财力不可避免地要造成很大的压力。本文章介绍英国两家模具制造公司的经历,说明必须进行强烈的变革和协调才能在现代商业环境中达到较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7.
在界定装配序列质量内涵的基础上,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建立了可全面反映装配序列总体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各影响因素间的层次结构关系来定量计算各指标属性值。然后采用基于Vague集的模糊评判获得指标权重,同时引入基于相对熵的多属性排序方法对各装配序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从而选出最优装配序列。最后用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8.
运用多重双尺度法分析了含界面层纳米碳管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质.首先利用分子结构力学导出纳米框架结构的有效力学性质,取纳米分子结构中的框架结构为特征单元体,用一次均质化理论得到纳米碳管的有效弹性模量,将该纳米碳管等效为连续空心圆筒,与损伤界面组成新的特征单元体再进行第二次均匀化得到新的增强体,计算过程中在界面与基体交界处引入过渡的粘接单元描述可能出现的界面脱粘过程,最后将新增强体和基体组成的特征体积单元进行第三次均匀化得到纳米碳管增强复合材料的有效力学性质,分析了界面特性对宏观有效力学性能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界面层长厚比及界面层杨氏模量的变化对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影响较大,界面相的存在不容忽视.所得结果与经典的Mori-Tanaka 法和Halpin-Tsai法进行比较,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多重双尺度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9.
金属塑性应变条件下损伤变量的宏细观测量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测量技术测定了金属材料的一些基本参量,利用这些基本参量和传统意义上的损伤定义,从宏观、细观角度导出了不同的损伤变量表示式。它在保持损伤变量定义的一致性基础上,使材料的非线性特征与其缺陷建立了一定的联系,并可进行定量计算。处理后的试验数据表明,损伤变量D均随塑性应变量的增大而增大,且用基体应变和空穴体积率表示的细观损伤变量敏感程度最高。文中还利用A.C.Eringen连续统力学理论对各变量之间的差异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30.
美国机械制造技术协会(AMT)每年要对全世界的机床制造商按其销售额进行排名,在1998年的排名中,包括243家公司,其中有90家德国公司,65家意大利公司,40家日本公司以及27家美国公司。在前20名中,有6家德国公司,10家日本公司及2家美国公司,排名第一的是德国大型制造商蒂森(Thyssen)生产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