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09篇
电工技术   171篇
综合类   36篇
化学工业   31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42篇
建筑科学   61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36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5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6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冀东南堡油田试验井组油层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层岩性、物性和潜在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南堡油田试验井组馆陶组和东一段储层胶结疏松,胶结物以泥质为主,黏土矿物成分中蒙脱石含量较高;明化镇组和馆陶组属于高孔高渗储集层,东一段为中孔中渗储集层;东一段储层为中等偏强至极强水敏、强盐敏、中等偏强至强土酸敏.优选出了适合该区块的成膜封堵低侵入保护油层盐水钻井液,该钻井液滤失量低,高温高压滤失量低于10 mL;抑制性强,东一段岩屑的一次回收率大于95%,二次回收率大于93%;封堵性极强,高温高压砂床滤失量趋于零.通过与合理的井身结构、完善的钻井工艺措施相结合,使用该钻井液钻进的14口井实现了优快钻井,8口井深小于3600 m的井平均钻井周期为38.1 d,比邻井提高了35%,并很好地保护了油层,现场井浆的渗透率恢复值大干90%,应用井的表皮系数均为负数.  相似文献   
92.
钻井液对钻柱振动特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气钻井存在钻具使用寿命短、钻具失效严重、钻具成本高的问题,应用ANSYS软件,建立了钻柱振动有限元模型,并对液体动力效应和浮力效应的淹没管道单元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以普光102-2井为例的计算结果表明,钻井液对钻柱振动特性有较大影响。考虑钻井液影响后,钻柱纵向和横向振动各阶固有频率均有较大程度降低,且随钻井液密度增大固有频率缓慢降低;但钻井液对扭转振动特性影响较小。谐响应表明,钻井液动力效应使钻柱低频共振响应加强,高频共振响应减弱,说明钻井液阻尼作用对钻柱的动力安全性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正好与普光102-2井的典型钻柱失效事故的分析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3.
高分辨率SAR图像中特高压铁塔覆冰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毅  王力农  刘凯  胡建勋  刘艳  刘庭  肖宾 《高电压技术》2010,36(7):1589-1593
利用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监测覆冰铁塔的安全状态对特高压线路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进行了特高压铁塔模拟横担覆冰实验,利用环境气候实验室制作了覆冰厚度分别为10cm和4cm的实验横担。基于1m分辨率的SAR卫星影像研究了不同厚度覆冰与未覆冰情况下的铁塔横担雷达反射特征与参数变化,结果显示覆冰横担在雷达(VV)极化模式下后向散射特性未见明显削弱,可以利用高分辨率SAR卫星监测覆冰条件下特高压铁塔的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94.
差异化设计控制变电站电晕噪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节能环保是金具的发展的方向,金具电晕放电不仅产生恼人的噪声也造成不必要的电能损耗。典型设计使得变电站模块化,然而不同变电站由于采取不同的母线截面,使得母线间隔棒的通用性受到限制。而间隔棒自身电气特性设计存在的不足,也难以满足不同区域变电站的需要。为此,针对多个典型化设计变电站的母线噪声和电晕紫外成像的测试结果分析,得出变电站500kV母线二分裂间隔棒是构架区域主要噪声源的结论。并通过对所采用的间隔棒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仿真计算,指出这种金具结构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改进的建议。改进后的间隔棒的表面电位梯度可以控制在与母线导线相似的水平,由此可充分降低构架区域的电晕噪声。  相似文献   
95.
100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为配合100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建设,提高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结合华东淮南-上海1000 kV输变电工程塔型、导线布置、人在塔上的作业位置等实际情况,对其带电作业方式进行了研究。在1:1的模拟杆塔上进行了带电作业典型位置的安全距离和组合间隙试验;同时,使用有限元方法对线路杆塔空间电场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在真型塔上对带电作业人员处于地电位和等电位时人体的体表场强进行了测量。根据试验及计算结果,得到了在各种典型作业位置进行带电作业时的最小安全距离和组合间隙,总结了电场的分布特点并制定了相应防护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00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带电作业是安全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96.
以市售硅溶胶为晶种,水玻璃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及络合除杂等方法,制备了粒径为20~24 nm、质量分数为40%的高纯硅溶胶。分析了硅溶胶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即晶种浓度、反应过程pH、除杂过程络合剂选型。通过透射电镜(TEM)、纳米激光粒度仪、比表面积测试(BET)等方法对制备的高纯硅溶胶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证明了该制备工艺的可行性。测试了制备的高纯硅溶胶在加氢精制催化剂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7.
75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为了确定75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组合间隙及作业方式等技术要求,结合兰州东—平凉—乾县工程的情况,采用仿真计算和模拟试验的方法,得到了带电作业典型工况下的作业间隙放电特性曲线,以及一回带电一回停电时停电回路上的感应电压和流过接地线的电流。根据计算及试验结果,提出了在海拔0~1000m、1000~2000m、2000~2800m高度下,75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等电位和地电位时的最小安全距离,以及进入等电位时的最小组合间隙;提出了一回带电一回停电在停电回路上作业时,应根据停电回路两端接地的情况,采用等电位方式或地电位方式。该研究结果为75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开展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8.
400Gbit/s光模块的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杨  胡毅 《光通信研究》2012,38(1):41-45
随着IEEE 802.3ba标准的制定完成,100Gbit/s以太网技术已经得到验证并标准化。400Gbit/s以太网和OTN(光传输网)标准成为了下一步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基于现行100Gbit/s标准,讨论了双载波偏振复用的16QAM(正交幅度调制)、阵列相干探测等以太网和OTN的400Gbit/s光网络模块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99.
针对Si材料储能过程中体积膨胀的问题,首先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丙烯腈(PAN)/Si /Fe复合纳米纤维(NFs)膜,然后经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复合NFs膜上生长碳纳米管(CNTs),最后经800 ℃炭化得到PAN基Si/C/CNTs复合碳纳米纤维(CNFs)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等表征复合CNFs膜的结构与性能,并将其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用添加质量分数为15% 的FeSO4(占PAN)催化剂的纺丝液制备的复合CNFs膜具有独特毛毛虫结构,其可有效提升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具有2 067.9 mA·h/g的初始放电比容量,循环400圈后仍具有851.2 mA·h/g 的放电比容量,每圈的容量衰减率仅为 0.15%。  相似文献   
100.
利用偏振复用四相相移键控(PM-QPSK)调制技术和相干检测技术,实现40/100 Gb/s光模块的长距离传输。基于相干检测的偏振复用四相相移键控调制格式是40/100 Gb/s长距离传输的主要研究方向,与直接检测系统相比,相干检测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现有的相干检测是基于高速模数转换器(ADC)的快速发展,ADC对混频后的基带信号采样,通过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数字均衡的方式完成相干接收。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数字均衡的方式可以实现定时恢复、信号恢复、偏振和偏振模色散(PMD)跟踪,以及色散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