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分析了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宁煤公司”)煤矿智能化建设现状,并对宁煤公司所属的14对矿井、13座选煤厂及选煤中心进行了智能化建设顶层规划设计。以“一云多边、一网多专、三平台、五中心、N个智能应用场景”为总体架构规划了宁煤公司智能矿山建设蓝图。按照国家能源集团、宁煤公司、矿井及选煤厂三级建设原则进行了智能化建设内容规划。同时对宁煤公司网络系统、数据池及灾备、煤矿云、调度指挥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煤矿及选煤厂生产系统智能化进行了规划研究。宁煤公司煤矿智能化建设遵循顶层规划、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原则,从而实现智能化建设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32.
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激光测距仪控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个利用AT89C52单片机作为硬件平台,采用RS232C串行通讯接口作为控制通讯口,实现对激光测距仪控制的控制器。提高了对激光测距仪的可操作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33.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来宜昌站水沙条件发生了明显改变,驱动下游河床发生新一轮调整。采用回归分析、机理分析等方法,探究了三峡工程运行前后长江宜昌—沙市段及沙市—监利段河床冲淤变化对宜昌水沙站条件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宜昌—沙市段冲淤量与宜昌站水沙指标间的关联度强于沙市—监利段且前者关联度随时间增强;研究河段月尺度河床演变对宜昌站水沙条件不存在明显的滞后响应;基于宜昌站月均流量分别构建的两个河段冲淤量回归模型可较好反映河床冲淤变化;根据所构建模型的模拟,三峡工程运行前宜昌—沙市段呈“小水小冲、大水大淤”的冲淤格局,冲淤转换临界宜昌站流量约为23 500 m3/s,三峡水库蓄水后该河段全面冲刷,呈“小水小冲、大水大冲”,但随着床沙粗化冲刷量有所下降;三峡水库蓄水前沙市—监利段亦呈“小水小冲,大水大淤”的冲淤格局,冲淤转换临界宜昌站流量约为22 500 m3/s,且同流量下的淤积量大于宜昌—沙市段,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站小水时该河段冲刷量略大于上游河段,但宜昌站大水时该河段冲刷量明显更小。  相似文献   
34.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层间粘结性能,通过自行设计的室内剪切试验和拉拔试验,以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作为评价指标,分析各因素对沥青路面层间粘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乳化沥青存在最佳用量,用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层间粘结效果;随着层间污染物用量的增加,层问抗剪强度逐渐减小;层间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随着温度升高强度迅速下降,且两者的对数均与温度呈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层间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5.
赤霉素GA4是农业生产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植物调节剂,目前GA4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但发酵液中含有大量难以去除的有机杂质,造成GA4提取工艺冗长且复杂。针对以上问题,开发了一种新的适合工业化生产的GA4提取工艺,该工艺流程为:GA4发酵液经过前处理后,再经过板框过滤、超滤和反渗透浓缩后得到反渗透浓缩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分离,将GA4转入到有机相再进行真空浓缩,将乙酸乙酯全部蒸出后,再转入乙醇,加入活性炭搅拌进行脱色处理;加入去离子水进行重结晶,过滤,干燥,得到GA4结晶粉末。该工艺操作简单,有机溶剂用量少,成本低,安全,环保,适用于GA4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6.
为助力桂林市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缓解近年来漓江生态及航运用水与枯水期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深度挖掘2017—2021年30场水库群重大补水记录,精细解析了漓江河道补水水流演进规律,以期支撑漓江上游水库群开展高效精准补水。以漓江上游水库群坝下至桂林水文站河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河道分段模拟、数据分时解析的总体思路,基于数据挖掘、函数构造、曲线拟合等方法,优化确定了各河段不同量级水流演进时间表征函数。结果表明:(1)鉴于水流演进动力机制差异和点据分布特征,上游山区性河道水流演进用时适合采用线性函数表征,区域中下游河段适合采用非线性函数;(2)水流演进函数率定精度理想,演进时间的相对误差基本小于10%、均方根误差基本小于1.7 h。对漓江补水水流演进规律的精细解析结果,可用于历史补水任务复盘及新补水计划拟定,以有效提升水库补水效率。  相似文献   
37.
基于0.25 μm GaAs pHEMT工艺,设计了一种2~20 GHz的超宽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该功率放大器采用非均匀分布式结构,可以为各级晶体管提供最佳负载阻抗。引入了漏极并联电容,以平衡输入与输出传输线的相速度,提高了输出功率和效率。在栅极引入了RC并联电路,能提高输入传输线的截止频率,保证电路稳定。仿真结果表明,在2~20 GHz的频带范围内,该功率放大器的增益为(10.7±1.2) dB,输入回波损耗小于-10 dB,饱和输出功率为28.8~29.7 dBm,功率附加效率(PAE)为33%~47%。  相似文献   
3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