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20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43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锥栗原淀粉及其分离组分的热力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吴平  胡蝶  曾红华  谢涛 《中国粮油学报》2011,26(2):38-42,51
应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研究了锥栗原淀粉、直链淀粉、中间成分和支链淀粉的热力学特性。4个样品在-50~350℃的程序升温过程包含冰晶融化(-10~5℃)、糊化(40~100℃)和熔融裂解(250~310℃)3个吸热过程。当水分质量分数为65%时,它们的晶体融化峰值温度(TP)、终止温度(TC)和吸热焓(ΔH)均升至最高。对于相同的样品,当升温速率降低时,糊化温度向低温侧移动,且伴有肩状峰;糊化时升温速率越快,其凝胶体系的峰值温度(TP)、终止温度(TC)和吸热焓(ΔH)也越高,回生度越大;同样,糊化时降温速率越慢,凝胶体系的吸热焓(ΔH)增加,回生度增大。当糊化终止温度为100℃时,4个样品凝胶体系的DSC参数值均达到最低。锥栗原淀粉、直链淀粉、中间成分和支链淀粉凝胶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别为-6.0、-7.1、-8.6和-7.9℃。  相似文献   
52.
植被含水量(VWC)能够指示植被的水分状况,对植被生长、火灾、旱灾以及生态环境安全监测等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微波遥感估算土壤水分的重要参数之一.光谱指数法是估算植被含水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结合地面观测及Landsat8OLI传感器遥感影像,对平凉地区的植被含水量进行了遥感估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平凉地区叶片含水量(FMC)与植被光谱指数没有相关关系,而等效水深(EWT)则与各植被光谱指数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均超过95%显著性水平),其中RVI2与EWT的相关关系最显著且最稳定;②利用RVI2对研究区EWT进行遥感估算,其均方根误差(RMSE)为0.183,平均相对误差为8.9%,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26.4%;③研究区内大部分农田的植被含水量为0.6~0.9kg/m2,少数农田的植被含水量达到1kg/m2 以上,这与实际考查基本一致,基本能够反映研究区内农田EWT的空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3.
在中国旧时期的发展历程中,唐代是此阶段发展最辉煌的时期,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等都达到了饱和的地步。正是因为受到政治文化的影响,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得手工业工艺随之进步,因此装饰纹样也受到这些影响产生很大变化,变得丰富多样,种类繁多,主要有动物、植物和几何纹样,其色彩丰富浓艳、华而美丽,给人以典雅和谐的感受。根据当时人类的追求理念,唐代时期将这些装饰纹样运用于家具设计当中。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唐代的装饰纹样的起源、种类,研究这些装饰纹样如何运用于唐代家具的设计当中,以及唐代家具中装饰纹样的一些装饰特点、工艺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54.
宗迅成  胡蝶  阚婷婷  王婷婷  邬敏辰 《化工学报》2018,69(10):4335-4341
为了提高菜豆环氧水解酶(PvEH1)催化对氯环氧苯乙烷(pCSO)的对映选择性,利用定点突变构建了PvEH1W102L、PvEH1P137K及PvEH1I151V三种突变体,分别研究了突变体全细胞动力学拆分rac-pCSO的催化特性,优化了PvEH1W102L动力学拆分rac-pCSO的初始底物浓度及反应时间,通过分子模拟分析了PvEH1W102L对映选择性提高的机理。结果表明,最优突变体PvEH1W102L的E值为25.5,相对酶活为212.6%,分别是PvEH1的11.6倍与2.1倍;PvEH1W102L动力学拆分150 mmol·L-1 rac-pCSO,反应4 h后,可获得(R)-pCSO(产率为45.62%,ees为96.30%)和(R)-对氯苯基乙二醇(产率为50.91%,eep为90.26%)。分子模拟结果分析表明,PvEH1的102位色氨酸(W)突变为亮氨酸(L)降低了酶与(R)-pCSO的结合能力,从而提高了PvEH1W102L对pCSO的对映选择性。  相似文献   
55.
建立一种HPLC测定芹菜中芹菜苷和3'-甲氧基芹菜苷的方法.其色谱条件为:ODS C18(4.6×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V:V=23:77);流速0.6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70 nm.结果显示,芹菜苷浓度在62.5~312.5μg/mL(R2=0.999),3'-甲氧基芹菜苷在40~200μg/mL(R2=0.999)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56.
基于糖苷水解酶5家族(GHF5)β-甘露聚糖酶一级、三维结构的比对和分析,对宇佐美曲霉GHF5β-甘露聚糖酶AuMan5A的关键位点氨基酸实施定点突变以获得酶学性质优良的突变酶AuMan5A~(G320D)。采用大引物PCR技术将AuMan5A基因(Auman5A)中编码Gly~(320)的密码子GGT突变为Asp~(320)的GAC,构建出突变酶基因Auman5A~(G320D)。分别将Auman5A和Auman5A~(G320D)在毕赤酵母GS115中进行了表达,分析了表达产物AuMan5A和AuMan5A~(G320D)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AuMan5A~(G320D)的最适温度Topt由突变前的65℃提升至70℃,在70℃的半衰期t_(1/2)~(70)由原酶的10 min延长至25 min;AuMan5A~(G320D)的比活性由突变前的351.2 U/mg提高到1 729.1 U/mg,其催化效率(k_(cat)/K_m)是原酶的9.3倍。将Gly~(320)突变为Asp~(320)不仅改善了AuMan5A的温度特性,而且显著提高了该酶的比活性和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57.
为提高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糖苷水解酶家族(GHF)11木聚糖酶AoXyn11A的耐热性,将其N-端置换为来源于嗜热裂孢菌(Thermobifida fusca)的同一家族耐热木聚糖酶pXYL11的对应区域。基于木聚糖酶耐热性的理性设计,采用大引物PCR技术将AoXyn11A基因(Aoxyn11A)的5′-端DNA片段置换为pXYL11人工合成基因(xyn11PM)的对应片段,构建出杂合木聚糖酶ATX11A基因(ATx11A)。分别将Aoxyn11A和ATx11A在毕赤酵母GS115中进行了表达,并分析了重组表达产物AoXyn11A和ATX11A的温度特性。结果表明:ATX11A的最适温度T_(opt)由AoXyn11A的50℃提升至65℃,在60℃的半衰期t_(1/2)~(60)为55 min,较AoXyn11A延长了41.3倍;ATX11A在55℃处理3 h保留60%以上的酶活性,而AoXyn11A处理15 min酶活性完全丧失。本研究通过N-端置换显著改善了AoXyn11A的温度特性。  相似文献   
58.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是一种典型的基于群体合作的搜索算法,针对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求解无人机路径规划问题时存在陷入局部最优和容易早熟收敛等问题,提出基于适应度值优劣粒子群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将避障和路径长度作为约束条件来建立目标函数,通过将整个种群中的粒子按照适应度值划分为两个部分,并且分别设计了划分后的两个部分的惯性权重,以此来提高算法的多样性和收敛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粒子群算法的寻优能力。通过仿真实验表明:与原粒子群算法相比,根据适应度值来调整算法惯性权重能够有效提高粒子群算法的多样性和收敛性。  相似文献   
59.
应力敏感低渗气藏非线性渗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渗透气藏开发过程中,因储层压力的下降所引发的渗透率应力敏感性不可避免。为了研究应力敏感条件下低渗气藏非线性渗流特征,基于Forchheimier二项式运动方程,建立了低渗气藏产能和地层压力分布非线性渗流模型,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气井产能、地层压力和渗透率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应力敏感系数越高,气井产量降低幅度越大,地层压力损失主要集中在井底附近较小的范围内;压敏效应使渗透率在井底附近损失严重,应力敏感系数越大,渗透率降低幅度越严重。研究成果对应力敏感气藏的产能预测和现场生产指导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胡蝶  马保中  李祥  吕英威  王成彦  陈永强 《矿冶》2021,30(3):83-89,108
镓、铟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高新技术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先进材料对两种金属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开发有效的工艺从初级或者二次资源中分离回收这两种金属逐渐被重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镓、铟的回收与分离技术,如溶剂萃取、离子交换、氯化分离、电沉积等.分析了不同方法的技术原理及特点.展望了镓、铟分离回收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