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3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莫里青断陷地震储层特征及预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里青断陷有效储层主要位于水下冲积扇扇端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研究区内扇体叠置,砂体空间变化快,油、气、水关系复杂,储层及流体识别是油气勘探开发面临的瓶颈问题。前期的地震储层预测主要采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不足以解决该区复杂的地质问题。文中在分析储层敏感性参数的基础上,利用叠后波阻抗反演区分岩性、利用叠前反演识别有效储层及利用AVO分析预测流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2.
山前带复杂构造成像中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部前陆盆地高陡复杂构造带地震资料的准确成像已经成为制约该类地区地震勘探的瓶颈,传统的地震成像方法由于其自身算法及适应性的限制在这类地区难以准确成像,因此很有必要开展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的原理及优势,介绍了主要技术措施和实现方法;然后针对常规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高陡构造偏移归位困难等问题,实现了一种叠前时间偏移、叠后和叠前深度偏移相结合,运用最佳拟合法准确求取速度模型;最终实现叠前深度偏移,准确落实构造的方法.此外,针对二维测线资料偏移效果,对比分析验证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在山前带复杂构造成像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3.
苏勤 《质量探索》2012,(8):44-47
随着城市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中国旅游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代,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并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借鉴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是加快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捷径。  相似文献   
44.
山前带逆掩构造区上覆高速地层对地震波传播能量具有比较严重的屏蔽作用,因而导致逆掩下伏构造成像比较困难。如今广泛采用的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由于其自身算法的限制难以对其精确成像。基于此,本文引入了保幅FFD(傅里叶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通过在传统延拓算子的基础上增加振幅恢复项求得保幅延拓算子,并给出保幅偏移的成像条件,从而实现了保幅FFD叠前深度偏移。数值试验及实际资料处理结果均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补偿地震波场传播中的能量损失,提高逆掩下伏构造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45.
复杂地质构造成像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地表及地下地质条件复杂,速度纵横向变化剧烈。叠前深度偏移能够使复杂构造准确成像,通过对比Kirchhoff积分法和波动方程法叠前深度偏移优缺点,给出叠前深度偏移实现过程中的数据准备、时间域模型建立、速度模型建立及叠前深度偏移方法选择。利用Kirchoff积分法能够对目标线进行多次迭代优化速度的优势,获得准确的速度—深度模型,用2种偏移方法对研究区的不同资料进行偏移。应用实例表明,2种方法对复杂构造都能够准确成像,但对信噪比的依赖程度不同,在信噪比相对较高的区域波动方程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在信噪比极低的区域,Kirchoff积分法更具有优势。经分析得出不同偏移方法对采用速度模型的精度要求不同,在具有不同信噪比的地区得到的成像结果表现为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46.
钻井工程事故例析与钻井安全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分析表明,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事故(含人身事故、井下事故、机械事故、固井事故等)既呈现总体下降趋势又显露复杂变化规律,客观上受钻井技术装备水平、钻井技术管理规范、钻井工程施工经验和钻井作业者熟练程度等因素的限制,主观上受钻井管理体制和钻井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制约。通过对20例钻井及固井事故的剖析,提出了强化钻井质量意识与钻井风险意识的观点和6条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钻井工程事故及其损失。  相似文献   
47.
塔河油田勘探开发配套钻井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塔河油田地质构造及地质压力特征,进而提出了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以及应采用的钻井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材料,并对塔河油田钻井工程事故的原因,性质进行了分析,且提出了避免和减少井内事故的措施和要求。  相似文献   
48.
地震资料的保幅性是叠前反演和储层预测的重要前提。 为了研究叠前处理方法的保幅性,以球面扩散补偿、偏移距规则化处理及偏移后的道集切除等处理环节为例,从不同方面深入研究了它们对保幅性的影响。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这些处理环节的保幅性,再以实际资料为例,对比了处理前、后的地震剖面和道集变化,并进一步重点研究了目标层位 AVO 振幅曲线变化及其对弹性参数计算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处理方法的保幅性十分必要,球面扩散补偿、偏移距规则化处理以及偏移后的道集切除方式对地震资料的保幅性及叠前 AVO 反演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几种叠后时间偏移方法在西部低信噪比地区应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苏勤  吕彬  李斐 《岩性油气藏》2007,19(1):117-119
当前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已得到大力推广, 然而叠后时间偏移技术由于其计算效率高, 加之在某些地区因信噪比等原因其应用效果甚至优于叠前偏移技术, 因此我们不应该完全抛弃叠后时间偏移方法, 而应针对每个区块的信噪比等实际资料的特点选定合适的偏移方法。文章针对西部某低信噪比区块选取了比较常用的3 种叠后时间偏移方法进行试验, 验证了各偏移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为如何选取合适的偏移方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0.
基于反演的反Q滤波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地震波吸收补偿方法,该方法通过将L2范数正则化作为纵向约束以提高反演结果的稳定性,但噪声会降低反演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反演的全局约束多道吸收补偿方法.该方法首先需要根据地震信号的可预测性计算信号预测误差算子,然后将其作为横向约束算子加入到纵向约束单道吸收补偿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