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19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15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古“源-汇”系统沉积学问题及基本研究方法简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盆-山动力学、地表过程及沉积物收支研究一直是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之一。“源-汇”系统则是以沉积物路径系统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剥蚀-沉积体系。随着近年来研究手段和理论认识的不断发展,“源-汇”系统定量研究逐渐由现代、第四纪向深时方向发展。由于古“源-汇”在后期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所保存的地质信息并不完整。在系统总结其内部要素中几个重要沉积学问题的基础上,分析结果表明源区和汇区的古地貌、古水系及古环境定量重建和精细表征是古“源-汇”系统研究的首要前提。碎屑矿物定量示踪、地貌比例关系以及物质平衡分析是明确古代“源-汇”系统发育特征及其过程的重要方法,为建立新的“源-汇”模型和深入了解地貌演化、沉积历史、有利储层预测具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罗振敏  苏彬  王涛  程方明 《化工学报》2019,70(9):3601-3615
为研究C2H6/C3H8对甲烷爆炸极限参数及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标准的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装置测定了不同配比的C2H6/C3H8混合气体对甲烷爆炸极限的影响规律,同时得出了氮气惰化条件下甲烷爆炸临界参数的变化规律。此外,利用Chemkin软件模拟了C2H6/C3H8混合气体对甲烷爆炸过程中中间产物浓度的影响情况,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C2H6/C3H8的存在降低了甲烷的爆炸上下限,增大了甲烷的爆炸危险度;在氮气惰化过程中甲烷的爆炸上限下降,爆炸下限上升,最终爆炸上下限重合,重合点处甲烷浓度和氮气临界浓度均随C2H6/C3H8的添加而逐渐减小;此外,C2H6/C3H8混合气体使甲烷爆炸过程中CO和·H的生成量逐渐增大,而CO2、·O和·OH的生成量则有下降趋势,通过对爆炸过程中甲烷体积的敏感性分析,发现C2H6/C3H8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甲烷爆炸。对比不同配比的C2H6/C3H8混合气体,发现C3H8含量越高,其对甲烷爆炸过程中相关参数的影响越大,这可为工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热空气(50℃)、湿热(50℃,85%R.H.)、紫外光(50℃,131 nm)、自来水(50℃)和盐水(3%NaCl,50℃)五种条件下对有机玻璃做了70d(天)左右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然后对不同环境和不同老化时间的有机玻璃试样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并进一步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等手段,分析了老化前后有机玻璃试样的结构和组成差异,结合老化前后有机玻璃力学性能的变化,揭示了有机玻璃在五种条件下的老化规律和老化机理。  相似文献   
14.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溶剂,本身独特的性质完全可以替代并超过普通的有机溶剂,因而用它来合成介孔材料引起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关注.综述了离子液体分别作为溶剂、共模版和模版表面活性剂用于制备介孔材料的最新进展,并对离子液体应用于介孔材料制备中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煤矿巷道复杂条件下的瓦斯爆炸传播特性,通过FLACS数值模拟了巷道截面突变对瓦斯爆炸过程中的压力、温度及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巷道截面发生突变时,各测点压力峰值和温度峰值均增大;横截面突扩面积越大,火焰峰面表面积越大,火焰传播速度就越小,横截面突缩面积越小,火焰传播至突缩段时产生的湍流作用越明显,使得火焰传播速度加快,同时火焰峰面被拉伸的越长;巷道截面突变使气流的湍流强度增大,爆炸反应速率加快,因此其火焰传播速度均大于截面未突变巷道内的火焰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典型工况条件对连铸过程中中间包热损失的影响程度,基于大型数模分析软件ANSYS热分析模块,对普碳低合金钢种连铸中间包热损失影响因素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1)当钢水较大面积暴露在环境中时,环境温度的变化将显著影响中间包钢水温度的变化;2)实际生产中应尽量减少中间包操作孔敞开的时间;3)中间包保温层采用新型隔热保温材料将大幅改善其保温效果;4)覆盖剂的合理选用及正确使用有助于降低上钢温度。  相似文献   
17.
微电子技术与航空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简介与航空相关的微电子技术发展状况;介绍微电子器件的与航空运营相关的一些失效模式与失效机理;提出航空运营中保护机载微电子器件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8.
应用电火花加工技术,在粉末高温合金FGH96材料表面加工不同形状的微型缺口,来模拟材料本身所带有的夹杂缺陷.夹杂缺陷的形状分为长方形和半椭圆形两种,为了验证加工技术的精确性,通过轴向加载疲劳试验,获得试样的疲劳断口.SEM微观分析发现,微缺口尺寸同加工要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TB6钛合金疲劳及裂纹扩展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TB6钛合金锻件弦向和径向两种取样方向分别进行了室温和200℃下旋转弯曲高周疲劳、轴向低周疲劳和疲劳裂纹扩展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弦向(C)和径向(R)两种取样方向对该合金锻件的旋转弯曲高周疲劳、轴向低周疲劳性能和疲劳裂纹扩展性能没有影响;温度升高可加速该合金锻件的疲劳裂纹萌生,但在裂纹扩展阶段,该合金高温下的韧性优势与屈服强度降低的劣势平衡的结果使其在室温~200℃温度范围内的疲劳性能基本不受温度的影响;在10—20mm的厚度范围内,厚度对该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性能没有影响;在3.5%NaCl盐雾环境中。腐蚀介质对TB6钛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在初始阶段有迟滞作用,但在应力强度因子范围大于14MPa m后有加速作用。  相似文献   
20.
600~1 100 ℃时对IC10合金进行同相位、反相位、135-相位和-135-相位的应变控制热机械疲劳实验.发展了一种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方法的寿命预测方法,并用于材料的热机械疲劳寿命预测.对Manson-Coffin方程、拉伸迟滞能模型(Ostergren)、基于微裂纹扩展模型的能量方法和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方法热机械疲劳寿命预测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材料的热机械疲劳应力-应变滞后回线的形状与温度-机械载荷之间的相位角有关;温度-机械载荷之间的相位角对材料的热机械疲劳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方法物理意义明确,形式简单,寿命预测结果分布在2倍的分散带内,可以用来预测IC10合金的热机械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