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GB1354-2009《大米》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在GB1354-1986《大米》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将黄粒米、矿物质、色泽、气味等指标改为强制性指标,将原来的全文强制改为条文强制,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增加和修订了部分术语和定义,增加了对标识、标签的要求和判定规则。该标准的实施能够促进、推动我国大米品质的改良,产品系列化规范化生产及行业的发展。笔者依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新标准提出了几点补充建议,供业内同仁们商榷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拉伸、弯曲、硬度试验和金相分析等,对ER 5356铝合金焊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断口进行了SEM扫描分析,结果表明:ER 5356铝合金焊丝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和抗弯性能均符合要求;焊缝区显微组织主要为α(Al)相基体和其上分布的部分析出β(Mg2Si)相,焊缝晶粒形态为等轴树枝晶,焊缝中心最后冷却,焊缝中部冷却较慢为等轴晶粒,晶粒均匀细小;热影响区的焊接温度超过了原有的时效温度,但又未达到固溶温度。出现了过时效效应,从而产生了过析出的软化区。  相似文献   
13.
传统事件触发词抽取方法在特征提取过程中对自然语言处理工具产生过度依赖的方法,耗费大量人力,容易出现错误传播和数据稀疏性等问题。为此,提出采用CNN-BiGRU模型进行事件触发词抽取的方法。将词向量和位置向量进行拼接作为输入,提取词级别特征和句子全局特征,提高触发词抽取效果,并通过CNN提取词汇级别特征,利用BiGRU获取文本上下文语义信息。在ACE2005英文语料库和中文突发事件语料库CEC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事件触发词识别F1值分别达到74.9%和79.29%,有效提升事件触发词的抽取性能。  相似文献   
14.
文章本着实验室系统管理“869”工程中“六大计划”的理念,为落实“管理体系运行监督检查计划”要求,阐述了建立管理(质量)体系运行监督检查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对促使管理(质量)体系有效运转,特别是在现阶段,为尽快的理顺实验室管理工作,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搅拌头转速下对4 mm厚的6005A-T6铝合金进行双轴肩搅拌摩擦焊,通过拉伸、弯曲、金相、显微硬度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焊接速度为500 mm/min、搅拌头转速为500~600 r/min时,表面成形较好,内部也没有隧道等缺陷。随着转速的增加,搅拌区的硬度值变化不大,热影响区的宽度有所增加,硬度最低值出现在前进侧热影响区。随着搅拌头转速的增加,接头的抗拉强度先增大后降低,当转速为500 r/min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为220 MPa,为母材抗拉强度的86.47%。  相似文献   
16.
通过显微组织分析、硬度试验和脉动拉伸疲劳试验,研究Q310NQL2与Q345NQR2耐候钢塞焊接头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采用ER50-G碳钢焊丝焊接时,塞焊接头熔核区组织为珠光体+铁素体,过热现象导致出现魏氏组织,热影响区珠光体片层粗大;熔核区硬度最高,热影响区硬度有所下降,但软化现象不明显。脉动拉伸疲劳试样断口位于薄板侧熔核区根部,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是此处的脆性组织和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17.
粮食水分在16%(含16%)以上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要采用两次烘干测定法,进行水分含量测定(GB/T20264-2006),但这种烘干测定法测定时间较长。为了解决在粮食烘干降水期间,高水分玉米(水分高于≥16%)水分含量测定时间较长,检验结果不能更及时指导生产的问题,我们对如何缩短高水分玉米水分含量测定时间,进行了检验方法的研究探索。对试验样品采用不同烘干温度,不同烘干时间进行定测,对多组玉米水分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运用统计学理论对最佳两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经过不断试验、研究、总结、改进,初步确定了一种快速测定高水分玉米水分的方法,即《180℃高温定时烘干法》。这种方法大大缩短了高水分玉米水分测定时间。  相似文献   
18.
脂肪酸值的大小及变化是判断粮食品质变化的重要指标,是现有分析粮食品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其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较多,测定结果的再现性也较差,文章对粮食脂肪酸值测定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