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7篇
矿业工程   1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以美国EASTERN公司FIF型机械式锚头锚固锚杆和树脂端锚锚杆为例,分析了不同锚固长度锚杆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在锚固力相同的条件下,若达到同样的支护效果,锚杆的锚固长度愈短,所需锚杆的长度亦愈短;在锚杆长度相同的条件下,锚固长度愈短,锚杆的作用效果愈好。  相似文献   
12.
N,N—二甲基N,N二烯丙基氯化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世民 《沈阳化工》1990,(2):46-47,20
  相似文献   
13.
重质油轻质化历来是采用以单一产品为目的工艺,最近则倾向于把几种工艺复合起来,根据需要来选定最佳的复合工艺。Texacoconvent工艺(简称T-C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参见图1。  相似文献   
14.
以美国EASTERN公司F1F型机械式锚头锚固锚杆和树脂端锚锚杆为例,分析了不同锚固长度锚杆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在锚固力相同的条件下,若达到同样的支护效果,锚杆的锚固长度愈短,所需锚杆的长度亦愈短;在锚杆长度相同的条件下,锚固长度愈短,锚杆的作用效果愈好。  相似文献   
15.
作为企业生产指挥层进行辅助决策的依据,有价值信息集成的关键在于信息融合链群上相关节点随目标变化而动态地组织生成模式,以及组织好建立在该链群网络之上的这些节点的工作协同流程。知识点是企业生产信息协同集成网络系统的基本节点,在生产信息网络组建时可以按照自己的协同需求调用合适的知识点作为节点单元以构成生产信息工作流链,也可以按照产品市场的变更需求对个别节点进行调节。知识节点是信息融合的协同处理单元。层面智能元(信息的可视、触摸、嗅、听闻、受力等层)是组成知识节点的基本单位,构成知识节点的内涵,经过信息融合(加工)形成知识节点的外延,节点间通过外延的握手融合构成信息协同融合链群。  相似文献   
16.
煤巷锚杆支护成套技术在潞安矿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煤巷锚杆支护成套技术(巷道围岩地质力学测试、设计方法、支护材料及监测等)在潞安矿区的应用情况,分析了锚杆支护效果和技术经济效益,指出煤巷锚杆支护成套技术是矿井实现高产高效的必备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7.
高强度锚杆支护已在我国多个矿区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高强度锚杆杆体的力学性能和参数 ,论述了高强度锚杆支护系统中的其它构件 ,包括树脂锚固剂、组合构件和锚索。最后介绍了潞安矿业集团公司推广应用情况 ,说明了高强度锚杆支护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季铵盐烯丙基衍生物游离基聚合的特点时发现单烯丙基化合物不聚合,在三和四烯丙基的单体季铵盐聚合时生成网状结构,而在二烯丙基单体季铵盐聚合时生成线型结构的水溶性聚合物。这类反应的产物正在受到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煤炭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世民  四季春 《煤》2006,15(1):14-17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煤炭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阐述了开展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介绍了潞安矿业集团在这方面的现状。针对潞安集团遵奉循环经济理念,开展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构建煤—焦—化、煤—电—化、煤—油—化产业链,建设能化大集团的发展战略,提出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范世民  胡学军 《煤炭学报》2005,30(2):177-181
运用动态模糊聚类方法,以煤层强度、赋存深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夹矸厚度、采空区充满程度、老顶级别、采放比等7个因素按模糊最大隶属度原则综合评价顶煤冒放性.建立了模糊聚分析方法的数学模型,以上述7个指标为基础,对顶煤冒放性的模糊聚类分析进行运算,给出分类的实施过程.潞安矿区顶煤冒放性分类结果表明,5对主要生产矿井主采3号煤层,其顶煤冒放性皆为好(Ⅰ类)和较好(Ⅱ类),经潞安矿区综放开采实践证实,分类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