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8篇
  免费   633篇
  国内免费   426篇
电工技术   628篇
综合类   847篇
化学工业   1025篇
金属工艺   713篇
机械仪表   834篇
建筑科学   1030篇
矿业工程   405篇
能源动力   226篇
轻工业   933篇
水利工程   431篇
石油天然气   460篇
武器工业   191篇
无线电   846篇
一般工业技术   790篇
冶金工业   441篇
原子能技术   73篇
自动化技术   944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91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329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613篇
  2013年   429篇
  2012年   539篇
  2011年   543篇
  2010年   489篇
  2009年   543篇
  2008年   489篇
  2007年   472篇
  2006年   518篇
  2005年   454篇
  2004年   400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39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7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Concrete specimens made with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 or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 incorporating fly ash with the replacement of 10% or 20%, ground blast furnace slag with the replacement of 15% or 30%, or 15% fly ash and 15% ground blast furnace slag were made and exposed to a cyclic sulfate environment. Concrete properties including relative dynamic elastic modulus, chloride ion diffusion coefficient,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flexural strength were measured. Effect of mineral admixtures on the cyclic sulfa...  相似文献   
132.
生物造粒流化床处理城市污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污水中污染物的处理特性,将造粒流化床高效固液分离装置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并利用溶气泵对处理水进行回流溶氧方式向流化床内提供溶解氧,使其具有好氧生物处理能力,从而构成了生物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系统.实验表明,生物造粒流化床能在一个单元内同时完成混凝造粒、生物降解、高效固液分离等多个水处理过程,对SS、COD、TP、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90%、94%、45%以上,大幅度缩短了流程而且达到与常规活性污泥法相当的二级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3.
现有的图像跟踪方法直接对图像像素级特征展开建模,未考虑图像内部深层视觉特征信息,导致其难以准确描述轮廓信息,致使跟踪效果较差.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深度学习设计了新的双阈值图像局部分块视觉跟踪方法.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PigNet网络,检测图像分辨率与位置信息.然后通过PLSA算法估计分割区域类别,筛选出候选区域,并获得双阈值空间信息.继而利用EM算法在贝叶斯算法基础上更新高斯模型参数,获得最优模型参数和最大后验概率,从而实现视觉跟踪.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在双阈值图像局部分块视觉跟踪方面误差更小,证明新方法的实用性能较强.  相似文献   
134.
高保真IP指挥调度系统是在继承传统话音指挥调度系统的体系架构和业务应用模式的基础上,研制的新一代话音指挥调度系统.通过采用国产自主可控技术、宽频话音编码技术、大容量会议混音技术、回声消除技术及多级降噪等关键技术,系统功能、性能和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特别是话音质量在原来口令清晰的基础上达到了人员可辨,有效满足了未来话音指挥调度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13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云计算技术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作为其衍生产物的云存储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云储存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亦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以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课程为例,以云存储技术为基础,探讨了构建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的方式,并为其搭建了框架模型,构建了主要的功能模块。云时代的来临必将对教育领域的资源存储、管理方式带来变革,以数据库课程为例构建云存储资源共享平台,以此希望对其他课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6.
探究全国大气气溶胶分布及变化特征,准确了解中国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对研究大气环境污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对2008~2016年的MODIS MAIAC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并采用Mann-Kendall方法,从不同的时空尺度和气溶胶类型上分析中国地区AOD值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验证表明C6的MAIAC反演结果在中国AERONET匹配点上表现良好,C6的MAIAC反演AOD结果适用于中国区域;②从年际尺度上看,2008~2016年AOD年均值整体呈波动下降;从季节尺度上看,AOD季节变化呈春季整体高、夏季中心高、秋冬季水平低的特点,各省AOD平均值及各省份划区AOD平均值随季节变化趋势相似。③在空间上,AOD呈东南高、西北低、高值中心聚集的特征。④中国AOD变化整体呈现出东部减少且集聚,西部增加且分散的变化特征。可进一步探究不同种类气溶胶分布和气溶胶与典型大气污染物分布关系,以期为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更好的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137.
针对目前柑橘病虫害图像数据集较少,病虫害目标复杂、散漫,难以自动定位分割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像素快速模糊C均值聚类(SFFCM)与支持向量机(SVM)的农业柑橘病虫害区域分割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SFFCM快速、鲁棒的优点,且融合了空间信息的特点,同时避免了传统SVM在图像分割上需要人工选择样本的缺点。首先,利用改进的SFFCM分割算法对待分割图像进行预分割,得到前景和背景区域;接着利用形态学中的腐蚀和膨胀操作对前景和背景区域进行缩小,然后自动选取训练样本进行SVM模型训练;最后用训练好的SVM分类器完成整幅图像的分割。将所提方法与快速鲁棒模糊C均值聚类(FRFCM)、原始SFFCM及边缘引导网络(EGNet)这三种方法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平均召回率为0.937 1,平均精确率为0.941 8,平均准确率为0.930 3,均明显优于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138.
若在建模时存在目标,部分目标像素会进入背景模型,会在检测时产生“鬼影”。为了有效抑制“鬼影”,提出一种利用混合高斯和拓扑结构(Gaussian mixture model and topological structure,GMMT)的人体“鬼影”抑制算法。算法分为两个阶段,背景建模阶段采用双通道建模,通道一利用混合高斯模型进行预检测,接着利用拓扑结构将分散的人体目标连接获得完整的目标并取其外接矩形,然后将矩形外的像素加入背景模型,经过多帧的建模得到空背景;通道二使用多帧平均法计算背景模型。通过设置建模帧数的阈值T选择建模方式,若建模帧数小于T则使用通道一建模,否则使用双通道联合建模。目标检测阶段利用改进的背景差分法实现人体分割并进一步消除 “鬼影”。经过测试,GMMT在建模阶段存在目标的情况下可有效地抑制 “鬼影”。  相似文献   
139.
可信计算技术 SGX 通过隔离出一块可信执行环境,来保护关键代码及数据的机密性与完整性,可以帮助防范各类攻击。首先,介绍了 SGX 的研究背景和工作原理,分析了 SGX 在可信计算领域的研究现状。然后,整理了 SGX 当前的应用难点和解决办法,并与其他可信计算技术进行了对比。最后,探讨了SGX技术在可信计算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0.
以贵州某边坡为例,基于FLAC3D平台建立含软弱夹层岩体边坡模型,等间距监测边坡垂直开挖后软弱夹层的变形特征可知,此类边坡失稳是沿软弱夹层向临空面缓慢滑动的过程,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属于滑移-拉裂模式。为探究软弱夹层力学参数对此类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适当扩展软弱夹层参数粘聚力c、内摩擦角φ的范围,采用控制变量法对比分析强度折减法和极限平衡法的计算结果表明,极限平衡法计算偏于安全;软弱夹层参数对边坡稳定的敏感性为:内摩擦角φ粘聚力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