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9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38篇
电工技术   154篇
综合类   154篇
化学工业   207篇
金属工艺   95篇
机械仪表   184篇
建筑科学   115篇
矿业工程   128篇
能源动力   42篇
轻工业   153篇
水利工程   94篇
石油天然气   56篇
武器工业   17篇
无线电   2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72篇
冶金工业   118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17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环境的持续恶化,陶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遭遇严峻挑战。陶瓷薄砖是一种能源节约型产品,在其成型过程中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的显著特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正因如此,业内纷纷看好陶瓷砖薄型化的发展前景,业内龙头企业开始致力于陶瓷薄砖生产装备以及成型技术的开发,并不断实现突破,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根据陶瓷薄砖的成型特点,介绍了利用陶瓷压砖机进行薄砖压制生产时需要克服的若干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2.
张全生  武田保雄 《电源技术》2006,30(12):973-976
将La(NO3)3、Sr(NO3)2、Fe(NO3)3和Co(NO3)2按照La0.8Sr0.2Co0.8Fe0.8O3(LSCF)摩尔比配置硝酸盐混合溶液,并在其中添加Al、Bi硝酸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差热分析法(TG-DTA)和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结合研究Al,Bi两种元素的添加对在锶掺杂的锰酸镧-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LSM-YSZ)阴极现场低温合成LSCF的影响。DSC、TG-DTA的研究结果表明,Al、Bi两种元素的加入,改变了LSCF前驱物的熔融状态和均匀性。XRD的研究结果表明,未添加和添加Al的样品,需要在800℃以上出现明显的LSCF钙钛矿结构特征峰,添加Bi的LSCF样品在650℃有明显的LSCF特征峰,Bi对LSCF钙钛矿结构形成有促进作用。添加Bi的LSCF样品有La稳定的Bi2O3和Sr稳定的Bi2O3峰。  相似文献   
73.
目的 针对9SiCr钢加热脱碳倾向大、加工性较差的问题,研究能够提高9SiCr钢的强韧度与耐磨性的热处理工艺。方法 设计一种球化退火后进行深冷处理的新热处理工艺路线来实现对9SiCr钢强度与耐磨性的改良。对比9SiCr钢的等温球化退火与循环球化退火后的组织与性能,确定最适合的球化退火工艺;对退火后的9SiCr钢进行淬火,之后按照淬火后是否进行深冷处理、深冷处理前是否进行预回火进行分组对照试验。结果 对于热轧态9SiCr钢,800~750℃往复循环球化退火的强化效果优于各温度下等温球化退火的强化效果;深冷处理12 h后,9SiCr钢循环退火组织中的马氏体基体析出了大量超微细碳化物,增强了9SiCr钢的耐磨性与刚性。并且,进行深冷处理前在160℃(9SiCr钢Ms点附近)下保温1 h可以增大碳化物的形核率,之后再进行深冷工艺,可以进一步促进碳化物析出,有利于改善9SiCr钢的退火组织,增强材料强度与韧性。结论 循环球化退火后预回火并进行深冷处理可以显著提高9SiCr钢的强韧性与耐磨性。  相似文献   
74.
吝保瑞  冯霞  徐芳 《化学试剂》2006,28(8):461-464
(2R,3S)-N-苯甲酰基-3-苯基异丝氨酸是合成抗癌药物紫杉醇的重要原料,它的制备方法反映出手性物质的一些特点和发展方向。本文从化学法和生物酶法两方面综述了该物质的合成方法,并对其中一些有代表性和应用前景的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75.
76.
针对数字化综采工作面的场景构建、虚实交互通道和虚拟模型驱动三大基础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实时虚拟监测方法,对高可信度煤层装备联合虚拟仿真与协同规划、实时可靠信息获取与"虚实融合"通道构建技术和虚实融合与感知一致性呈现等方法进行研究,具体包括:①基于Unity3D开发特点和模型所需特性,分别完成了三机装备数字模型和煤层顶底板模型的构建,将虚拟装备布置在虚拟煤层中,实现各装备之间的虚拟协同以及装备与煤层之间的关系构建,完成了虚拟煤层环境下的装备协同推进仿真并对装备群协同运行进行虚拟规划,实现了高仿真度综采虚拟场景的构建;②在装备反映位姿信息的关键位置上布置传感器,通过一系列接口和通道,构建Unity3D与组态软件、数据库和计算软件之间的信息交互。采用分布式协同的驱动模式,优化了数据的传输处理,最终将综采装备的实时运行数据导入虚拟平台,驱动虚拟设备运行,实现了稳定可靠的传感信息协同与调度;③构架了复杂综采虚拟场景实时驱动框架,研究了基于底层模型驱动虚拟单机关键技术,提出了采运装备协同仿真与实时数据驱动的方法、采煤机自动调高方法、刮板输送机和支架协同仿真与实时数据驱动方法、虚拟液压支架群的虚拟驱动方法以及动态透明工作面时空运动学实时分析方法,接着进行了虚拟监测界面设计,实现了传感数据与虚拟仿真运行信息高精度融合。最后在实验室综采成套试验系统和样机试验平台上分别完成了相关试验,验证了三大模块联合运行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试验表明,VR监测系统运行清晰流畅,虚实映射状态同步,可切换性好,呈现信息准确,后台数据库压力也较小,可以完成预期目标。在仿真运行中可实时提取出各装备与煤层运行的相关参数,完成高可靠性虚拟规划。  相似文献   
77.
分别以海藻酸钠和色氨酸为碳源和氮源,采用固相法一步合成出了量子产率为47.9%的氮掺杂荧光碳纳米颗粒(N-CNPs)。根据铜离子存在的条件下,N-CNPs荧光强度的恢复情况与还原型谷胱甘肽浓度成正比的关系,建立基于N-CNPs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新方法。优化了溶液pH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在pH 6.0、铜离子浓度30μmol/L条件下,谷胱甘肽在0.2~45μmol/L浓度范围内与N-CNPs荧光恢复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 nmol/L。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可用于实际样品中谷胱甘肽的检测。  相似文献   
78.
目的:对不同粳性黄米品种的品质进行评价。方法:以21个粳性黄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营养成分、糊化特性、蒸煮特性及质构特性,分析品质差异及指标相关性,运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质构特性、粗脂肪含量、回生值、破损值、最终黏度在品种间差异较大,起糊温度和淀粉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小,是较为稳定的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反映了原变量72.04%的信息,筛选出最终黏度、回生值、硬度和黏附性为关键指标,根据综合得分评价出粳性黄米品种的综合品质优劣。结论:陇糜10号、内糜9号、陇糜8号、榆糜3号、宁糜13号的综合品质最优,最终黏度、回生值、硬度和黏附性可作为粳性黄米品质的代表性指标,用于指导黄米品种筛选。  相似文献   
79.
AZ 91D镁合金电镀前酸洗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硝酸取代铬酸,加入酸洗缓蚀剂,对镁合金表面酸洗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划痕实验和热震实验等手段分析了各酸洗因素对浸锌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镁合金酸洗工艺配方。浸锌层耐蚀性优异、结合力好。  相似文献   
80.
为满足不同容量的汽轮发电机通风冷却系统的需要,必须采用不同形式的翅片式气体冷却器,以进一步改善冷却器的传热与阻力性能。介绍了目前常用的不同翅片形式的穿片式气体冷却器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影响穿片式气体冷却器传热和阻力特性的主要因素,以期为穿片式气体冷却嚣的结构与性能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