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49篇 |
免费 | 197篇 |
国内免费 | 15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18篇 |
综合类 | 257篇 |
化学工业 | 475篇 |
金属工艺 | 236篇 |
机械仪表 | 240篇 |
建筑科学 | 410篇 |
矿业工程 | 187篇 |
能源动力 | 111篇 |
轻工业 | 246篇 |
水利工程 | 128篇 |
石油天然气 | 223篇 |
武器工业 | 52篇 |
无线电 | 37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82篇 |
冶金工业 | 216篇 |
原子能技术 | 56篇 |
自动化技术 | 2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93篇 |
2021年 | 109篇 |
2020年 | 92篇 |
2019年 | 106篇 |
2018年 | 103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54篇 |
2015年 | 55篇 |
2014年 | 142篇 |
2013年 | 138篇 |
2012年 | 165篇 |
2011年 | 125篇 |
2010年 | 143篇 |
2009年 | 142篇 |
2008年 | 139篇 |
2007年 | 208篇 |
2006年 | 158篇 |
2005年 | 161篇 |
2004年 | 141篇 |
2003年 | 122篇 |
2002年 | 105篇 |
2001年 | 140篇 |
2000年 | 115篇 |
1999年 | 98篇 |
1998年 | 87篇 |
1997年 | 93篇 |
1996年 | 89篇 |
1995年 | 104篇 |
1994年 | 93篇 |
1993年 | 74篇 |
1992年 | 72篇 |
1991年 | 64篇 |
1990年 | 64篇 |
1989年 | 70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37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1961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主要研究了离子束溅射制备的氧化钽薄膜在大气氛围下热处理对其光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实验中热处理温度范围的选择为150~550℃,间隔为200℃。研究中分别采用介电常数的Cody-Lorentz色散模型和振子模型对氧化钽薄膜的能带特性(1~4 eV)和红外波段(400~4 000 cm-1)的微结构振动特性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150℃和350℃之间出现热处理温度转折点,即热处理温度高于此值时消光系数增加。Urbach能量的变化与消光系数趋势相同,而禁带宽度的变化与消光系数恰好相反。通过红外微结构振动特性分析,薄膜中仍存在亚氧化物的化学计量缺陷。 相似文献
42.
43.
44.
现有几只电动机电流型节电消声器,出现接触器发生跳跃或不能吸合现象。 由查阅资料知,电流型节电消声器的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当按下起动按钮SB_2时,220V电压经起动降压电阻R1降压,二极管VD1整流,二极管 相似文献
45.
阐述了SIMBA-261潜孔钻机在安庆铜矿高阶段大直径深孔采矿技术中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机各项性能优良,行走机动灵活,工作安全可靠,是一种效率高、效益好的深孔凿岩设备。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介绍了1121A型放大/甄别器与光谱链(Spectra-Link)的数据采集板(ACQ)之间的接口设计。并测量了线性动态范围,对随机脉冲堆积效应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47.
针对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克深24构造勘探阶段面临的井位部署、钻井提速和完井提产问题,从地质工程一体化角度进行分析。井位部署阶段,预测控制构造的断裂活动性差,有利于油气保存;在地质预测基础上,根据地质力学研究明确了浅层高陡地层、砾石层、泥岩层、膏盐岩层和裂缝性砂岩层5类不同岩层的井壁稳定性,提出钻井液性能优化措施;在完井阶段,根据地质力学特征,制定合理的提产方式,并对改造层段、施工压力、射孔簇等进行优化。根据研究结果陆续上钻克深24井、克深241井等9口井,未发生较严重复杂现象,平均提速39%,创克拉苏构造带最快钻井纪录。完钻的5口井采用不同的方式改造,平均单井日产气量31×10~4m~3,平均无阻流量170×10~4m~3/d,勘探成功率和高产井比例均达到100%.在克深24构造勘探实践中,形成了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及应用流程,并融入到井位部署—钻完井工程一体化中,成为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生产难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8.
应用光学、电学、质谱和谐振技术,发现非掺杂的体GaAs样品中锰和铁的本底浓度为(?)10~(15)cm~(-3),当加热时进行再分布,于近表面区形成一个浓度约为10~(17)cm~(-3)的薄(1~3μm)层,并指出锰的再分布能引起表面导电类型的改变。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介绍了该厂采用配中置锅炉、副产蒸气的φ800氨合成塔的投远情况、经济效益以及在兄弟厂的使用基础上作了改进。文章对合成塔的结构及其参数;工艺流程的特点;触媒的装填及其床层测温点的布置;开车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催化剂的升温还原等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