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658篇 |
免费 | 2233篇 |
国内免费 | 167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005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2739篇 |
化学工业 | 4719篇 |
金属工艺 | 2340篇 |
机械仪表 | 3140篇 |
建筑科学 | 3346篇 |
矿业工程 | 2079篇 |
能源动力 | 836篇 |
轻工业 | 3767篇 |
水利工程 | 1482篇 |
石油天然气 | 2162篇 |
武器工业 | 545篇 |
无线电 | 345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569篇 |
冶金工业 | 1493篇 |
原子能技术 | 471篇 |
自动化技术 | 34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3篇 |
2023年 | 1169篇 |
2022年 | 1268篇 |
2021年 | 1532篇 |
2020年 | 1252篇 |
2019年 | 1431篇 |
2018年 | 1367篇 |
2017年 | 685篇 |
2016年 | 819篇 |
2015年 | 1011篇 |
2014年 | 2433篇 |
2013年 | 1660篇 |
2012年 | 1861篇 |
2011年 | 1938篇 |
2010年 | 1862篇 |
2009年 | 1825篇 |
2008年 | 1728篇 |
2007年 | 1693篇 |
2006年 | 1677篇 |
2005年 | 1520篇 |
2004年 | 1421篇 |
2003年 | 1246篇 |
2002年 | 1076篇 |
2001年 | 984篇 |
2000年 | 877篇 |
1999年 | 705篇 |
1998年 | 586篇 |
1997年 | 465篇 |
1996年 | 583篇 |
1995年 | 558篇 |
1994年 | 554篇 |
1993年 | 353篇 |
1992年 | 363篇 |
1991年 | 355篇 |
1990年 | 374篇 |
1989年 | 365篇 |
1988年 | 229篇 |
1987年 | 218篇 |
1986年 | 167篇 |
1985年 | 167篇 |
1984年 | 159篇 |
1983年 | 167篇 |
1982年 | 111篇 |
1981年 | 106篇 |
1980年 | 67篇 |
1979年 | 45篇 |
1978年 | 23篇 |
1964年 | 12篇 |
1959年 | 15篇 |
1957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采用木瓜蛋白酶水解传统生浆工艺制备的豆乳,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酶解残余物中抗原蛋白含量,用SDS-PAGE分析其蛋白分子亚基组成,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木瓜蛋白酶的水解条件。结果表明,当保持豆乳自然p H(6.56.8)、酶浓度3500 U/m L、水解温度53℃、水解时间15 min时,β-伴球蛋白的α’、α亚基被完全水解,大豆球蛋白的酸性多肽链基本消失,碱性多肽链含量明显减少,同时产生了大量14 k Da以下组分,此时β-伴球蛋白残留率为56.6%。 相似文献
994.
以牛皮为原料,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提取牛皮中胶原蛋白的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试验,以牛皮胶原蛋白提取率为响应值,优化得到胶原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牛皮中胶原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161 W、超声波处理时间64 min、胃蛋白酶添加量109 U/g、料液比1:16 g/mL,在此条件下胶原蛋白的提取率为63.77%。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紫外光谱(UV)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超声波辅助酶提取的胶原蛋白符合Ⅰ型胶原蛋白的特征,保持了其完整的三螺旋结构,氨基酸组成和扫描电镜(SEM)分析得到超声波辅助酶提取的胶原蛋白三螺旋稳定程度略微下降。本研究为牛皮中胶原蛋白的提取优化了一种有效的工艺,且很大程度上缩短了胶原蛋白的提取时间,并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查明引起某庙会期间发生的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原因,确认致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为此类事件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描述分析方法分析病例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危害因素。开展病例对照研究确定可疑食物,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法对致病因子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 根据病例定义共收集可疑病例3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87.50%)、腹泻(78.13%)、发热(75.00%)、头晕恶心(71.88%)。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水煮带壳花生是危险因素(OR=4.000,95%CI:1.409~11.354)。采集28份样品中有7份分离培养出沙门菌,血清型鉴定均为阿邦尼沙门菌,经PFGE图谱分析高度相似。结论 本次事件是由阿邦尼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可疑食物为水煮带壳花生,应加强非城区流动摊位散装食品的监管,同时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了低压静电场(low 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LVEF)处理对水果采后贮藏过程中腐烂程度、生理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葡萄和无花果为试验材料,以纯低温组作为对照,探讨LVEF辅助低温环境下对两种水果感官品质、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腐烂率等重要新鲜度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 LVEF辅助低温能更好地保持葡萄和无花果的感官品质;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LVEF处理能有效抑制葡萄、无花果果实失重率的上升,贮藏到12 d时,失重率仅为无LVEF处理组的5.45%和24.14%;可有效减缓葡萄、无花果腐烂率的升高,储藏过程中葡萄、无花果一直保持良好的感官性状,腐烂率仅1.76%、21.46%;可有效抑制葡萄、无花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为无LVEF处理组的1.01%和1.02%;处于LVEF的葡萄、无花果中总酸含量分别高于低温组39.47%、69.7%。结论 LVEF辅助低温保鲜效果明显优于低温保鲜,通过LVEF辅助低温保鲜方式有利于保持葡萄和无花果的生理品质,大大延长了贮藏时间。该研究可为葡萄、无花果的贮藏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 研究毛火温度对信阳毛尖茶香气成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不同品种、干燥毛火温度的信阳毛尖茶,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S-SPME-GC-MS)对供试样茶香气物质进行分析。结果 醛类、醇类、酯类、酮类、酸类、芳香烃以及碳氢、杂环氧化物是信阳毛尖茶的主要香气化合物种类。140℃毛火烘焙群体种信阳毛尖茶供试样中β-环柠檬醛与顺式芳樟醇氧化物(呋喃)含量最高; 140℃毛火烘焙乌牛早信阳毛尖茶供试样中柠檬烯、γ-松油烯、肉桂烯含量最高;110℃毛火烘焙群体种信阳毛尖茶供试样中1-反-(+)-橙花叔醇含量最高;110℃毛火烘焙乌牛早信阳毛尖茶供试样中芳樟醇和反式芳樟醇氧化物(吡喃)含量最高。140℃毛火烘焙信阳毛尖茶供试样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 EGC)的含量均低于110℃毛火烘焙信阳毛尖茶供试样。结论 在信阳... 相似文献
999.
为更好的提升沃柑果酒的品质,本研究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毛榛毕赤酵母(Pichia manshurica)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分别进行沃柑果酒的单菌与混菌发酵,并对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同时对发酵产生的风味物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酿酒酵母、毛榛毕赤酵母和植物乳杆菌混合发酵组(Zp组)糖利用率最高,还原糖含量为2.54±0.02 g/L,总酸为5.34±0.28 g/L。相对于其他发酵组,Zp组抗氧化性最强,总酚含量为279.82±1.36 mg/L,超氧阴离子含量为71.23±0.65μmol/mL,羟自由基清除率为70.75%±0.17%。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对发酵样品的有机酸进行测定,发现乳酸和乙酸是沃柑果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有机酸,且Zp组总有机酸的相对含量低于其它发酵组为7.9%,表明植物乳杆菌有良好的生物降酸能力。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发酵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共检出68种挥发性成分。相比单菌发酵组,酿酒酵母和毛榛毕赤酵母两菌发酵组(Sk组)和三菌发...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大孔树脂纯化盘锦红海滩盐地碱蓬色素,对比HPD100、HPD400、HPD100A、HPD300、NKA-9、AB-8六种大孔吸附树脂,通过静态试验、动态试验确定树脂型号及最佳纯化条件。结果表明,弱极性大孔树脂AB-8为纯化色素的最佳树脂。最佳吸附条件为,室温下,以色素粗提原液(水浸提,吸光度约为0.9)直接上样,最大上样量80mL,吸附流速1 mL/min,吸附时间2h。最佳洗脱条件为,洗脱剂为乙醇,体积分数60%乙醇,无需调节pH,洗脱速度2mL/min,洗脱时间1h。纯化后色素得率为2.37%,干燥后呈暗红色粉末状,色价为7.8,约为未纯化碱蓬色素的11倍。初步鉴定碱蓬色素为属于甜菜色素类中的甜菜红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