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23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9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高速运行的无传感器控制,结合滑模观测器对电机参数变化和测量具有很强鲁棒性且响应迅速的优点,引入连续的饱和函数,设计了防高频抖动的新型滑模观测器,并详细分析了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建立了基于新型滑模观测器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不仅能准确估算风机转子的角度和位置信息,实现高性能的无传感器矢量控制,而且能够实现有功、无功功率的独立调节,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02.
针对传统3-RPR型非冗余平面并联机构运动过程中存在奇点,且需要较大驱动力矩无法实现平滑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3-PRPR运动冗余并联机构。建立了新型并联机构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模型,基于运动学模型进行了工作空间仿真分析,分别对不同末端执行器位置和大小、不同基圆半径对工作空间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工作空间运动轨迹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末端执行器位置只影响定向工作空间,对可达工作空间无影响;定向工作空间和可达工作空间均与基圆半径成正比;末端执行器大小与定向工作空间成反比,与可达工作空间成正比。相同条件下,与传统3-RPR并联机构相比,所提出的新型并联机构工作空间明显增大,证明了该新型并联机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3.
气相沉积膜层在镁合金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气相沉积膜层的特性、制备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镁合金表面改性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利用PVD和CVD技术在镁合金表面沉积保护性膜层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气相沉积膜层是传统电化学镀层的良好替代物,在镁合金表面改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4.
介绍引进德国联合铝业公司115kA预焙槽技术特点,该槽添补国内预焙槽技术空白,为我国大量自焙槽改造提供新的经验.丹江铝业公司引进该槽是一种既经济又先进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5.
快速降解高含油废水菌种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食用油作为惟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在对快速降解高含油废水的菌株假单胞杆菌WZFF.G-350进行各种生长条件优化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测试了该菌种的活菌数、脂肪酶活、浊度、残油量、COD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油脂含量为2%、COD为40000mg/L左右的高含油废水中,该菌株生长旺盛,繁殖力强,可以高负荷下持续运转,产生大量的生物表面活性物质,促进油脂迅速形成均质乳化状态,同时合成分泌高活性脂肪酶,快速降解油脂,COD和油的去除率均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106.
针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实时性较差以及错误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核主成分分析结合深度置信网络的暂态稳定评估方法。首先,构造了一组反映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特征向量;然后,基于核主成分分析法对特征向量集进行特征提取,降维特征向量维数以及过滤冗余特征,将降维后的特征向量传输至深度置信网络;最后,进行训练分析,训练过程包括预训练和微调,优化网络参数,提升深度置信网络评估精度。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输入数据的维数,去除冗余特征,降低暂态稳定性评估的错误率和测试时间,能准确、快速地判断电力系统的稳态状态。  相似文献   
107.
姚世焕  郭兴 《轻金属》1999,(4):28-31
60~70kA侧插自焙槽烟害难以治理,很难适应21世纪人类高度文明发展的需要。利用原有自焙槽设施,改造成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纵向配置120~160kA点式下料预焙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丹江铝业公司1996年引进德国联合铝业公司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的115kA点式下料预焙槽成套技术和部分先进设备,改建了一个新的电解系列,为我国自焙槽有效地进行现代化改造提供了新鲜经验。  相似文献   
108.
空间分子污染凝结在航天器敏感表面会造成相关设备性能下降甚至失效。通过材料真空出气动力学理论,分析了分子污染在空间环境下出气、输运以及吸附过程,推导了分子污染层的形成过程并以此建立分子污染多层沉积膜物理模型。利用多层污染模型预测被污染光学表面透过率的影响因素预估,并测量两种常见的星用非金属材料不同温度下、不同沉积顺序的出气污染膜的透过率。研究结果表明样品受热温度越高,沉积的污染膜对光学表面的透过率衰减越大,且多层污染膜沉积的顺序对光学性能的影响很大,验证了模型预测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9.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主要就高层建筑局部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的计算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0.
研究Mg-3.0Nd-0.2Zn-0.4Zr(NZ30K)镁合金上电沉积Cu镀层的前处理过程及耐腐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活化膜和浸锌层均优先在Mg12Nd共晶相表面沉积。Cu镀层能够为镁基体提供长达60 h的防护作用,这主要归因于其致密的镀层结构及浸泡过程中形成较稳定的钝化膜。热震试验证明镀层具有良好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