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1篇
电工技术   26篇
综合类   28篇
化学工业   75篇
金属工艺   49篇
机械仪表   26篇
建筑科学   41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3篇
水利工程   22篇
石油天然气   40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5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2篇
冶金工业   32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真空退火对VOx薄膜相结构及表面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V2O5粉末为原料,采用无机溶胶-凝胶法制备了V2O5凝胶膜,经过真空退火处理得到了以VO2为主的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的薄膜的物相和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得出了VOx薄膜相结构及表面形貌与真空退火条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2.
为了实现感应电机的高动态调速性能,针对电机的非线性本质,提出了一种基于全阶状态观测器及其转速自适应估算的感应电机无源性转速控制方案。在基于感应电机无源性与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渐近稳定转矩跟踪无源性控制器。针对无源控制律所需转子电流难以观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旋转坐标系下以转子电流和转子磁链为状态变量的全阶状态观测器,并应用该观测器对转速进行估算,实现了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的无源性转速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易于实现,采用全阶观测器观测转子电流值和估算转速值更为准确,显著提高了感应电机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43.
采用配有专用IR5-MCT检测器和GPC快速柱的新型凝胶色谱仪GPC-IR测定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烯试样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三个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烯试样进行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凝胶色谱仪可进行极稀试样溶液的定量测定,测试结果准确度高、重复性良好,操作简便,完全满足定量分析要求,克服了传统高温GPC无法分析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难题。  相似文献   
44.
提出一种服务信息发送与接收的系统设计,解决现有技术中获取用户资费等服务信息不及时、不便捷的问题,同时为实名制政策提供一种低成本的可执行方案,另外通过该种信息传输方式,增强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的互动,为开拓特色业务促进营销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5.
46.
郭宁 《流程工业》2014,(23):18-19
2014年9月11日,由弗戈媒体集团PROCESS《流程工业》杂志主办的“石油化工行业先进技术交流会重庆站”在重庆斯坦利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主要围绕化工设备管理和生产安全方面的话题展开,邀请了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塞拉尼斯、上海石化、安思尔、上海艾动和维萨拉等业内知名企业分享其在生产、运营和设备管理中的先进经验,吸引了来自云天化、重庆海洲化学、重庆川维、万华化学、宁波三菱化工、朗盛和兰州石化等化工企业的近百位企业高管及生产和设备管理维护负责人参与。论坛现场气氛热烈,听众与演讲嘉宾积极互动,就企业生产运营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了直接而有效的交流。  相似文献   
47.
郭宁 《流程工业》2014,(14):22-23
未来,人们将不满足于单台机器的智能化,而是希望将一台台智能机器联接,拥有一个智能工厂,在这其中。自动化技术将结合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工业生产中,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技术正在加速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于工业领域,机器制造企业想要在竞争中取得先机,就需要研发出高性能、智能化、支持先进工艺的高端制造设备。  相似文献   
48.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碳纳米管/聚乙烯复合物的结构、热力学和力学特性,分析其随模拟温度和碳纳米管填充率的变化。模拟结果表明,碳纳米管/聚乙烯复合物为各向同性的无定形结构,聚乙烯和碳纳米管通过较强的范德华作用结合在一起,在聚乙烯基体作用下,碳纳米管壁上的碳原子排列的周期性下降,出现弯曲和褶皱。从能量上看,填充率较高的复合物更加稳定。碳纳米管/聚乙烯复合物具有比聚乙烯体系更高的等容热容和与聚乙烯体系相反的负值热压力系数,热容随碳纳米管填充率的变化较小,但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减小,具有显著的温度效应;热压力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较小,温度稳定性比聚乙烯更好,但随填充率增加而减小。碳纳米管/聚乙烯复合物的力学特性表现出各向同性材料的弹性常数张量,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比纯聚乙烯体系高得多,并且都随温度的升高和碳纳米管含量的降低而减小,说明加入碳纳米管可显著改善聚乙烯的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河北省尚义县内小流域现状的调查分析,对综合治理从总体布局和措施布局配置以及具体布设提出科学合理规划。以供类似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50.
分别采用添加纳米ZnO和纳米蒙脱土(MMT)粒子的方法提高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介电性能,选择偶联剂对纳米粒子进行表面修饰,并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纳米ZnO/LDPE和纳米MMT/LDPE复合材料,通过XRD、FTIR和DSC对试样进行表征。研究了复合材料的交流击穿特性,对试样进行了空间电荷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偶联剂修饰,纳米粒子与聚合物之间的界面结合得到改善,且纳米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性更好;同时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提高,结晶结构更完善;添加纳米粒子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LDPE的击穿场强,当纳米ZnO和纳米MMT的质量分数均为3wt%时,复合材料的击穿场强达到最大,分别比纯LDPE的击穿场强高出11.0%和10.3%;纳米ZnO和纳米MMT都有抑制空间电荷的作用,且ZnO的抑制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