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7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9篇 |
综合类 | 24篇 |
化学工业 | 26篇 |
金属工艺 | 14篇 |
机械仪表 | 11篇 |
建筑科学 | 36篇 |
矿业工程 | 4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55篇 |
水利工程 | 9篇 |
石油天然气 | 10篇 |
武器工业 | 2篇 |
无线电 | 3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4篇 |
冶金工业 | 11篇 |
原子能技术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依据阴极保护的理论分析了铁基牺牲阳极保护铜冷却器的可行性;收集了几种典型的国产铁基牺牲阳极材料与俄罗斯的铁基牺牲阳极材料进行了室内电化学保护性能对比,并且选取了国产Q235B材质的铁基牺牲阳极与俄罗斯的CT3nc材质铁基牺牲阳极,在实船冷却器上进行了对比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国产铁基牺牲阳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与俄罗斯的阳极材料相当,工作电位处于船用铜合金的保护电位范围,电流效率略高于俄罗斯铁基牺牲阳极;实船试验选用的国产Q235B材质铁基牺牲阳极,其活化性能略优于俄罗斯的CT3nc材质铁基牺牲阳极,其保护期效远长于传统的锌合金牺牲阳极。 相似文献
43.
建筑物目标三维红外场景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建筑物目标三维红外场景仿真方法。首先分析了三维场景模型的生成方法,采用软件绘制的方法获取三维场景,并将其加载至OpenGL环境中进一步处理;然后分析了三维红外场景的生成方法,对辐射源进行三维模拟,建立红外成像模型,得到目标表面红外辐射特性;最后模拟红外热像仪生成目标三维红外场景,给出了仿真结果和温度对比曲线。实验结果表明,仿真图像真实地反映了建筑物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各部分温度与实测温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本文所述仿真方法切实可行,达到了场景仿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44.
为了揭示陆相页岩中碳酸盐矿物对页岩气的富集作用及意义,本文以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下白垩统沙河子组富含碳酸盐矿物的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高精度厘米级岩心观察、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XRF元素测试、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页岩中碳酸盐矿物的发育特征,探讨了碳酸盐矿物的形成环境及成因作用,认为碳酸盐矿物对陆相页岩气甜点分布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和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梨树断陷下白垩统沙河子组发育一套富含碳酸盐矿物(质量分数平均值为15.0%,最高值为48.5%)、富有机质(TOC>2%)且高含气(单井页岩气产量达到7.6×10~4 m~3/d)的陆相页岩,页岩中碳酸盐矿物主要以纹层形式存在,可分为生物碎屑纹层、泥晶方解石纹层和亮晶方解石纹层3种类型.沙河子组富含碳酸盐矿物的页岩主要形成于半深湖—深湖相咸化分层还原的水体环境,不同类型的碳酸盐纹层形成作用具有差异.生物碎屑型碳酸盐是沉积湖底的生物壳体在成岩初期经方解石化作用形成的,纹层状生物碎屑型碳酸盐主要形成于深水稳定咸化还原的水体环境;泥晶方解石纹层是受藻类等生物光合作用诱导结晶形成,主要形成于封闭咸化高生产力强还原的环境,与有机质... 相似文献
45.
为了表征二维混凝土的传输过程,制备厚度为1 mm的混凝土薄片. 采用X射线透射成像(TXR)技术,联合扫描电镜、背散射和能谱分析技术(SEM/BSE/EDS)原位追踪水在2维混凝土薄片中的毛细自吸过程. 测试不同质量分数CsCl溶液对X射线透射图像的增强效果. 结果表明,CsCl能够提高吸水过程中混凝土薄片的TXR图像对比度,使得水在混凝土中的渗流路径更清晰、可辨. 水泥浆体在吸收CsCl后,扫描电子背散射图像的对比度显著增强. 不同位置铯原子的EDS能谱结果验证了TXR技术确定吸水前锋位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6.
陆玮;武亚帅;张松祥;李安军;陈珊;孙越;孙金沅;赵东瑞 《酿酒》2024,(2):68-74
研究重点关注的中链脂肪酸是一类碳链长度为6-8个碳的脂肪酸(即:己酸、庚酸、辛酸)。有部分研究表明,中链脂肪酸对酒体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可能会对白酒中部分微量成分的香气表达造成影响。此外,中链脂肪酸还可以通过酯化反应,生成中链脂肪酸乙酯,进一步影响酒体品质。因此,研究中链脂肪酸对白酒风味品质的影响,对于优化白酒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为探究古井贡酒中中链脂肪酸对酒体风味品质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化学计量学结合感官组学方法,明确了古井贡酒5种代表产品中中链脂肪酸含量分布,确证中链脂肪酸对酒体香气表达的贡献。结果表明,在5种代表性产品中,己酸在酒体中含量最高,为218.7±2.1~796.2±22.4 mg/L;庚酸的含量最低,为13.8±0.5~18.1±0.2 mg/L;辛酸相对处于中间水平,为22.4±0.9~29.7±0.05 mg/L。结合感官组学发现,己酸与所有的香气属性(除酸味)都呈负相关性,相关系数范围从-0.63到-0.89;庚酸与所有的香气属性(除奶酪味)都呈负相关性,相关系数范围从-0.82到-0.91;辛酸与香气属性之间的相关性较弱且不显著。综上,中链脂肪酸在适宜浓度时对酒体的香气具有显著贡献,这为原酒品质的定向调控、成品酒的勾调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7.
吴前震;沈小梅;梁臣臣;汤有宏;陈珊 《酿酒》2024,(3):7-12
白酒是中国传统饮品,也是中国国酒,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其生产过程实质上就是微生物的发酵。在该过程中微生物会通过生长代谢产生一系列如醇类、醛类、酯类、酸类、吡嗪类等物质,在丰富白酒风味的同时也是白酒中健康因子的主要来源。在白酒酿造的整个过程中,功能微生物对酒质优劣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功能微生物在白酒酿造中的多方面应用进行了综述,为功能性微生物在白酒酿造中的深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49.
蓝夹缬印染技术是我国保留以及传承下来的最为古老的纺织物印染技法之一,将其运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能否引领复古风,值得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50.
由于缺乏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服役环境下叶片温度、应变有效性检测的技术与装置,所以工作叶片的温度环境、载荷环境和应变分布等关键数据的缺失是故障检修工作中的最大困难之一。采用非本征型法布里-珀罗(Extrinsic Farby Perot Interferometric,EFPI)与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技术,研制了一种基于单模光纤的EFPI FBG复合光纤传感器及其解调设备。通过搭建高温拉伸试验平台,开展了基于DZ125材料试件的复合光纤传感器高温、大应变测量的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光纤传感器的工作温度范围为26 ℃~1 100 ℃,温度测量精度不超过全量程的5%,分辨率为0.066 ℃;F-P传感器的应变测量范围为0~19 468 με,在1 100 ℃下的相对误差为1.96%,分辨率为0.053 μ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