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8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9篇 |
综合类 | 24篇 |
化学工业 | 26篇 |
金属工艺 | 14篇 |
机械仪表 | 11篇 |
建筑科学 | 36篇 |
矿业工程 | 4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55篇 |
水利工程 | 9篇 |
石油天然气 | 10篇 |
武器工业 | 2篇 |
无线电 | 3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4篇 |
冶金工业 | 11篇 |
原子能技术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研究反式肉桂醛与温和加热结合对复原婴幼儿牛乳中阪崎克罗诺肠杆菌的抑杀作用。将3 种阪崎克罗诺 肠杆菌的混合菌株(浓度约6.6(lg(CFU/mL)))接种于含有不同质量分数反式肉桂醛(0、0.1%、0.2%、0.3% 和0.4%)的复原婴幼儿牛乳样品中,将样品置于25、45、50、55 ℃培养,并在不同的时间点对样品中存活的阪崎 克罗诺肠杆菌涂布计数。为探究反式肉桂醛与温和加热结合的抑杀机制,实验利用LIVE/DEAD?细菌活性检测试 剂盒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探究细胞膜完整性及细胞形态。结果表明:0.4%的反式肉桂醛在25 ℃处理90 min、 45 ℃处理20 min、50 ℃处理10 min及55 ℃处理10 min使复原婴幼儿牛乳中阪崎克罗诺肠杆菌总数降低至检出限 以下。与反式肉桂醛及温和加热单独作用相比,反式肉桂醛结合温和加热对阪崎克罗诺肠杆菌有显著的抑杀效果 (P<0.05),并且随温和加热温度的升高及反式肉桂醛质量分数的增加,效果更加明显。温和加热与反式肉桂醛 结合会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并使细胞破碎瓦解。以上结果表明:反式肉桂醛与温和加热结合有潜力在冲调乳粉过程 中应用,从而降低阪崎克罗诺肠杆菌的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62.
富锌酵母的制备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Zn2+的方法制备富锌酵母。测定富锌酵母生物量及锌含量。对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优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8℃、摇床转速220r/min、培养基锌添加量600mg/L、接种量体积分数为10%(v/v)、培养起始pH值为6.0、培养时间60h。在此优化条件下获得的富锌酵母生物量可达到(8.712±1.033)g/L,锌含量可达(7.890±0.802)mg/g,锌总含量达到了(69.261±15.401)mg/L。对空白酵母和富锌酵母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比较了酵母富集Zn2+前后吸收峰的变化。并对富锌前后酵母中的17种氨基酸的组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3.
64.
目前,我国珠宝检测实验室对贵金属含量无损检测中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及应用尚不成熟。着重分析了采用X射线荧光能谱法测定贵金属含量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并探讨了几种因素对不确定度的影响,有利于在实际检测中对其进行合理的评定工作。 相似文献
65.
以模拟三氯化铁蚀刻废液为铁源,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锂离子电池LiFePO4/C正极材料。利用XRD、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制得材料的结构、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考察烧结温度、烧结时间、锂源、碳源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氢氧化锂为锂源,葡萄糖为碳源在650℃煅烧6h制得的材料有较好的电性能。 相似文献
66.
陆玮;武亚帅;张松祥;李安军;陈珊;孙越;孙金沅;赵东瑞 《酿酒》2024,(2):68-74
研究重点关注的中链脂肪酸是一类碳链长度为6-8个碳的脂肪酸(即:己酸、庚酸、辛酸)。有部分研究表明,中链脂肪酸对酒体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可能会对白酒中部分微量成分的香气表达造成影响。此外,中链脂肪酸还可以通过酯化反应,生成中链脂肪酸乙酯,进一步影响酒体品质。因此,研究中链脂肪酸对白酒风味品质的影响,对于优化白酒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为探究古井贡酒中中链脂肪酸对酒体风味品质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化学计量学结合感官组学方法,明确了古井贡酒5种代表产品中中链脂肪酸含量分布,确证中链脂肪酸对酒体香气表达的贡献。结果表明,在5种代表性产品中,己酸在酒体中含量最高,为218.7±2.1~796.2±22.4 mg/L;庚酸的含量最低,为13.8±0.5~18.1±0.2 mg/L;辛酸相对处于中间水平,为22.4±0.9~29.7±0.05 mg/L。结合感官组学发现,己酸与所有的香气属性(除酸味)都呈负相关性,相关系数范围从-0.63到-0.89;庚酸与所有的香气属性(除奶酪味)都呈负相关性,相关系数范围从-0.82到-0.91;辛酸与香气属性之间的相关性较弱且不显著。综上,中链脂肪酸在适宜浓度时对酒体的香气具有显著贡献,这为原酒品质的定向调控、成品酒的勾调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7.
吴前震;沈小梅;梁臣臣;汤有宏;陈珊 《酿酒》2024,(3):7-12
白酒是中国传统饮品,也是中国国酒,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其生产过程实质上就是微生物的发酵。在该过程中微生物会通过生长代谢产生一系列如醇类、醛类、酯类、酸类、吡嗪类等物质,在丰富白酒风味的同时也是白酒中健康因子的主要来源。在白酒酿造的整个过程中,功能微生物对酒质优劣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功能微生物在白酒酿造中的多方面应用进行了综述,为功能性微生物在白酒酿造中的深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为了表征二维混凝土的传输过程,制备厚度为1 mm的混凝土薄片. 采用X射线透射成像(TXR)技术,联合扫描电镜、背散射和能谱分析技术(SEM/BSE/EDS)原位追踪水在2维混凝土薄片中的毛细自吸过程. 测试不同质量分数CsCl溶液对X射线透射图像的增强效果. 结果表明,CsCl能够提高吸水过程中混凝土薄片的TXR图像对比度,使得水在混凝土中的渗流路径更清晰、可辨. 水泥浆体在吸收CsCl后,扫描电子背散射图像的对比度显著增强. 不同位置铯原子的EDS能谱结果验证了TXR技术确定吸水前锋位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9.
为了利用藻类对水体重金属进行监测预警,以蛋白核小球藻为指示生物,研究了重金属Cd~(2+)、Cr~(6+)、Mn~(2+)、Pb~(2+)对藻类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重金属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抑制作用总体表现为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抑制率一般在0~48 h内迅速增加,随后增长速率有所减缓,至96 h抑制率达到最大。蛋白核小球藻的抑制率与重金属浓度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与吸光度、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变化相比,F_v/F_m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变化最为稳定和敏感,因此更适合作为检测指标监测重金属。从EC_(50)值的比较看,Cd~(2+)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最大,其次是Cr~(6+)和Pb~(2+),Mn~(2+)的毒性最小。 相似文献
70.
为了揭示陆相页岩中碳酸盐矿物对页岩气的富集作用及意义,本文以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下白垩统沙河子组富含碳酸盐矿物的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高精度厘米级岩心观察、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XRF元素测试、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页岩中碳酸盐矿物的发育特征,探讨了碳酸盐矿物的形成环境及成因作用,认为碳酸盐矿物对陆相页岩气甜点分布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和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梨树断陷下白垩统沙河子组发育一套富含碳酸盐矿物(质量分数平均值为15.0%,最高值为48.5%)、富有机质(TOC>2%)且高含气(单井页岩气产量达到7.6×10~4 m~3/d)的陆相页岩,页岩中碳酸盐矿物主要以纹层形式存在,可分为生物碎屑纹层、泥晶方解石纹层和亮晶方解石纹层3种类型.沙河子组富含碳酸盐矿物的页岩主要形成于半深湖—深湖相咸化分层还原的水体环境,不同类型的碳酸盐纹层形成作用具有差异.生物碎屑型碳酸盐是沉积湖底的生物壳体在成岩初期经方解石化作用形成的,纹层状生物碎屑型碳酸盐主要形成于深水稳定咸化还原的水体环境;泥晶方解石纹层是受藻类等生物光合作用诱导结晶形成,主要形成于封闭咸化高生产力强还原的环境,与有机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