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5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黄青山 《中国有线电视》2010,(10):1182-1184
当威廉·台英顿的脸出现在被称为“魔镜”的电视机里的时候,不知道欣喜若狂的约翰·贝尔德会不会想到80多年以后,当时仅仅能让图像穿越地理区隔让远处的人共享现场的电视机,会逐步在有了丰富的色彩、高清晰的画面后,还能随时让现场画面暂停、回放。至少,我在第一次看到几百人围着一台9英寸黑白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着《霍元甲》的时候,是绝对想不到今天的电视机能让人清晰地看见汗滴是怎么从毛孔里渗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的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的流体力学模型,对工程实用性较强的气液两流体模型和气泡导致的湍动模型进行了分类,并对常见相间作用力模型和多相流求解技术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指出将Favre平均的两流体模型和采用Sato模型考虑气泡导致湍动的k-e模型相结合是现阶段气升式环流反应器设计和放大的有力工具. 在分析了气液两相流理论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以光合成工厂为思想基础的生长动力学模型是从机理上描述微藻光生化反应的一个重要模型,其模型的拟合程度关系到微藻浓度的准确预测。本文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分组,对其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另外,将管式反应器局部光强与光生长动力学相关联,建立了新的生长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模型的判定系数明显增大,与局部光强相关且合理分组得到的数学模型与实验吻合程度最高,明显提高了微藻浓度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直流降膜式旋风除雾器的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试了表观气速和液气比对直流降膜式旋风除雾器分离性能的影响,讨论了气液两相流流型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以粉尘代替雾滴,解决了除雾器分离效率难以测定的难题,为评价旋风除雾器的分离性能及工业放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鱼糜制品中主料成分进行了鉴定分析。该方法通过一个外源基因和内参校正基因对鱼糜制品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利用标准曲线计算出主料成分的质量百分比。方法线性程度良好(R2>0.985),回收率符合方法学要求,从而证明了此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陶金亮  黄建刚  肖航  杨超  黄青山 《化工学报》2018,69(7):2878-2889
针对应用广泛的简单多级环流反应器,研究了级间隙高度和表观气速对其混合和传质的影响规律。发现简单多级环流反应器的各级存在着非正常流动、过渡及正常流动三个典型流动状态,且流动状态的转变存在着受级间隙高度影响的两个临界表观气速,并提出了相应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级间隙高度越大,多级环流反应器内形成正常流型所需的表观气速越大;各级上升管和降液管的气含率会增高,且相同条件下第三级气含率最大,第二级次之,第一级气含率最小;各级的循环液速会增大,且第一级循环液速最大,第二级次之,第三级最小;混合时间会缩短,而传质系数会增大。本研究可为工业多级环流反应器的科学设计、放大和操作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7.
微燃烧器与阻火器淬火单元均为可燃气体燃烧的微通道,目前对微燃烧器的研究较充分,而对阻火器淬火单元的研究较少. 本工作概述了影响火焰在微通道内传播的因素,指出对各因素的研究还需深入,有利于澄清争议;简述了火焰在微通道内传播的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提出微通道内流体流动流型的判定亟需完善;确定在高速爆轰条件下,阻火器内的流动为湍流;推荐将雷诺应力湍流模型与层流有限速率模型结合进行阻火器内高速爆轰火焰传播的数值模拟,推荐采用以密度为基础的算法进行求解;指出了微通道内火焰传播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新型锥体切向开缝结构的水力旋流器,并针对锥体开缝长度、位置、数量以及开缝型式对水力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开展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锥体开缝会使水力旋流器的压降大幅降低;开缝长度由10 mm增大到50 mm的过程中,分离效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开缝长度为20 mm时最佳;第二条缝隙的开缝位置由锥体底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分离效率也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距底部缝隙80 mm时分离效率最高;保持出口截面积不变,在底部开6 mm长的缝隙,另外在最佳开缝位置处开一条长缝隙时的分离效率最高,且与底部缝隙呈反方向分布是最优的开缝型式,与常规水力旋流器对比,在高流量下其分离效率仅降低了1.48%,但压降降低可达36.84%,节能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厦门广电网络品牌建设实践为例,从基于品牌的市场营销、基于服务的品牌介绍、基于感情诉求的品牌传播等方面探讨了广电网络在当下三网融合逐步推进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环流反应器的流动、混合与传递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环流反应器内存在定向循环,与鼓泡塔反应器相比,其混合性能大幅提升,已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过程,如发酵、反应器结晶等工业过程,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针对环流反应器内操作条件下的流动形态、流体力学(包括相含率分布、循环液速、混合时间以及离集指数等)及传质/传热特性,总结了其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相含率尤其是固含率变化对反应器中关键参数如循环液速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展望了从机理上研究相互耦合的多相流动、传质/传热和化学反应规律,为进一步推动其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