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72篇
  免费   3592篇
  国内免费   2548篇
电工技术   2472篇
综合类   3728篇
化学工业   4161篇
金属工艺   2442篇
机械仪表   2054篇
建筑科学   2242篇
矿业工程   1404篇
能源动力   832篇
轻工业   3542篇
水利工程   1120篇
石油天然气   967篇
武器工业   570篇
无线电   30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41篇
冶金工业   1173篇
原子能技术   471篇
自动化技术   3969篇
  2024年   154篇
  2023年   571篇
  2022年   1323篇
  2021年   1626篇
  2020年   1180篇
  2019年   819篇
  2018年   920篇
  2017年   931篇
  2016年   898篇
  2015年   1412篇
  2014年   1746篇
  2013年   2150篇
  2012年   2496篇
  2011年   2742篇
  2010年   2539篇
  2009年   2505篇
  2008年   2509篇
  2007年   2371篇
  2006年   2079篇
  2005年   1642篇
  2004年   1181篇
  2003年   708篇
  2002年   692篇
  2001年   659篇
  2000年   483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8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电力数据交易是数据发挥价值的重要途径,当前数据交易存在中心化交易信任、交易规则不明确、交易监管难度大等问题。提出基于区块链的电力交易方案,首先论述电力数据特性,并分析电力数据交易面临的问题,阐述区块链对电力数据交易场景的适用性;然后,论述区块链技术基本特征和分类;再次,详细设计智能合约,确保电力数据交易安全自动执行,并结合共识机制、交易账户等因素,提出区块链电力数据交易方法,提出区块链电力数据交易基本框架,并分析关键支撑技术,保证电力数据交易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2.
崔恒斌  任海军  周涛 《电源学报》2021,19(3):182-188
针对辅助变流器中充电机输入端支撑电容电压不均衡导致变压器出现磁饱和的问题,研究一种基于Si C MOSFET器件的单电感均压电路。对单电感均压电路的4种工作模态进行分析,通过两个开关管的互补导通,利用电感实现能量在支撑电容之间的重新分配,可实现支撑电容电压的均衡。对单电感均压电路的3种典型开关状态类型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开关状态类型计算单电感均压电路电感选取范围。仿真和小功率实验结果表明单电感均压电路具有较强的均压能力。  相似文献   
153.
随着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EV-DWC)技术的发展,针对目前EV-DWC负荷建模理论工作不全面的现状,以交通流量作为影响充电负荷的主要因素,以天气、典型日期、季节等因素为次要影响因素,根据路况建立负荷模型,通过电动汽车型号和状态的聚类不同对汽车分配不同的功率,完成动态充电负荷的建立。采用小波神经网络(WNN)对时序信息进行处理预测,再同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相结合预测充电道路上的车流,短期车流预测精度为85%,用模糊C聚类(FCM)算法对电动汽车的充电类型以及该类型所对应的充电功率进行划分,将进入充电道路的电动汽车分为7种类型。根据各种充电类型分配相应的充电功率,完成日负荷建模。  相似文献   
154.
并联变压器和串联变压器是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核心交流器件,差动保护作为这两类变压器的主保护,受UPFC特殊的运行工况影响,在不同的运行条件和不同类型的故障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特性。为分析评估UPFC中各类故障对差动保护的影响,文中以实际UPFC工程的控制系统为基础,讨论了各类故障下可能对并联、串联变压器差动保护灵敏性及可靠性产生影响的因素;根据变压器区内外典型故障的仿真结果,分析了差动保护在此类故障下的行为特征,形成差动保护的适应性分析,验证了保护配置的有效性;从保护设备的角度出发,讨论了阀控制保护与交流继电保护的关系,从防误和防拒两方面为UPFC工程的交流继电保护实施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5.
江阴兴澄特钢2#高炉中修停炉,采用前期回收煤气、利用TRT降温、打水降料面的操作方法.通过采取停炉料的精确计算、雾化打水降温、炉内精心操作等措施,最大限度回收煤气,缩短了停炉时间,料面降低至风口位置,为以后中修停炉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6.
多轴联动下的串联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在空间轨迹运动时,在时间上保证各关节轴单独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而由于机械电气的迟滞效应,并不能完全保证理想的轮廓轨迹,这说明各个伺服轴的运动在几何空间中的同步非常重要。针对运动指令与实际位置之间的迟滞所带来的机器人末端轮廓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结合工业机器人现有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以及传统的PID控制理论,研究了六关节机器人位置域控制算法。将机器人空间轮廓轨迹的控制,通过采用主?从运动关系实时建立的方法,将时域中的各个伺服关节的同步控制方法,变换到位置域的各个伺服关节的主?从跟随的控制方法,在实现位置域的同步控制的同时,引入基于位置域的PD控制,减少了主?从跟随控制的跟随误差,从而整体提高机器人末端的轮廓运动精度。该方法在Linux CNC(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数控系统上,以某公司HSR-JR605机器人为对象进行了实验,证明采用位置域控制方法对六关节机器人空间运动轨迹精度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7.
张宁飞  崔志强  王婕  侯清宇  黄贞益 《钢铁》2022,57(10):170-177
 为了分析硅镍合金化奥氏体基低密度钢在中温环境下的拉伸变形行为,采用Instron电子拉力试验机对Fe-28.64Mn-8.99Al-1.68Si-1.39Ni-1.0C(Mn29Al9Si2Ni,质量分数/%)低密度钢在23~300 ℃下进行了温拉伸试验,研究了该钢的温拉伸力学行为,并采用SEM、TEM和热力学计算对该钢的强韧化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的增加,温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主要包括弹性变形、均匀塑性变形和断裂等几个过程,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随着温度的提高,该钢的强度逐渐降低,塑性(断后伸长率)先增加后减小再升高,于200 ℃时出现塑性低谷,此时该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应变硬化率曲线均具有明显的锯齿状特征,应变硬化率随应变的增加变化不大。而该钢在其他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应变硬化率曲线没有发现明显的“锯齿状”特征,应变硬化率随应变的增加而平缓下降。试验钢在23~300 ℃下的主要强韧化机制为κ-碳化物强化、应变强化、孪生诱发塑性和动态应变时效强化。较低温度下位错可动性较差对孪生诱发的促进作用、镍元素和硅元素对孪生的抑制作用、较高温度下孪生现象的减弱和温度对动态应变时效的促进或抑制作用等使得试验钢在23、100和300 ℃时存在明显的孪生诱发塑性,而在200 ℃时存在明显的动态应变时效强化的主要原因。动态应变时效强化是该钢在200 ℃时出现塑性低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8.
GH2132合金(1.90%~2.30%Ti)重熔过程中Ti烧损量大(Δ[Ti]0.37%~0.57%),重熔中、后期钢中Ti含量仅为1.83%~1.89%。通过采用(%)CaF2:Al2O3:CaO:TiO2=75:15:5:5渣系替代原CaF270%+Al2O30%渣系,控制渣中不稳定氧化物(SiO2+FeO)≤0.6%、冶炼过程熔速控制从原6.1~6.3 kg/min降至5.3~5.6 kg/min等工艺措施,电渣锭各部位的Ti含量为2.06%~2.21%,Ti烧损量Δ[Ti]降至0.19%~0.34%。电渣锭锻造开坯后取样对夹杂物进行检验,发现通过工艺调整后夹杂物也有明显改善效果,D类细系夹杂物控制在0.5级以下,符合供货要求。  相似文献   
159.
采用富氧底吹"三连炉"造锍捕金工艺处理高砷锑复杂难处理金精矿,实现多金属高效回收。针对复杂金精矿火法处理工艺中金属收得率和工艺调控需求,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多种杂质元素分配行为与规律,优化了配矿中不同杂质元素含量,并对不同复杂金精矿在熔炼过程中的铜锍品位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即高砷物料铜锍品位控制在65%,高铅物料铜锍品位控制在72%。可实现复杂难处理金精矿三连炉熔炼中铅、锌、砷、锑、铋、镍整体脱除率达98%以上,为黄金行业绿色冶炼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0.
化学镀钴-磷基多元合金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由于钴-磷基合金膜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和较高的耐蚀性,能有效的用于数字存储装置,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