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959篇 |
免费 | 4432篇 |
国内免费 | 229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772篇 |
综合类 | 3251篇 |
化学工业 | 3484篇 |
金属工艺 | 2069篇 |
机械仪表 | 2195篇 |
建筑科学 | 2353篇 |
矿业工程 | 1069篇 |
能源动力 | 774篇 |
轻工业 | 3424篇 |
水利工程 | 1013篇 |
石油天然气 | 808篇 |
武器工业 | 345篇 |
无线电 | 298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534篇 |
冶金工业 | 914篇 |
原子能技术 | 600篇 |
自动化技术 | 410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8篇 |
2024年 | 610篇 |
2023年 | 684篇 |
2022年 | 1152篇 |
2021年 | 1473篇 |
2020年 | 1133篇 |
2019年 | 765篇 |
2018年 | 843篇 |
2017年 | 988篇 |
2016年 | 836篇 |
2015年 | 1214篇 |
2014年 | 1547篇 |
2013年 | 1933篇 |
2012年 | 2322篇 |
2011年 | 2451篇 |
2010年 | 2360篇 |
2009年 | 2162篇 |
2008年 | 2236篇 |
2007年 | 2206篇 |
2006年 | 1997篇 |
2005年 | 1492篇 |
2004年 | 1082篇 |
2003年 | 783篇 |
2002年 | 735篇 |
2001年 | 715篇 |
2000年 | 485篇 |
1999年 | 166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5篇 |
1966年 | 1篇 |
1959年 | 6篇 |
1951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34.
35.
根据鄂西地区高磷鲕状赤铁矿的矿物特性结合煤基直接还原方式的特点进行了脱磷实验研究,实验过程中还原煤为哈密煤.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煤基直接还原+磁选工艺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获得最低磷质量分数为0.031%的铁精粉;为了达到这一实验结果,必须保证满足还原脱磷条件的最佳还原温度和配碳量(本实验条件下,最佳还原温度为1250℃,矿煤比1.25),生球要有适宜磷还原的二元碱度(R ≤ 0.8),适中的原矿粒度(2 mm以下),最后保证达到反应平衡的还原时间(50 min). 相似文献
36.
在多核嵌入式操作系统中,中央处理器对共享最后一级缓存(Last Level Cache,LLC)的资源调度决定了各用户进程的指令周期数(Instructions Per Cycle,IPC),以及对拒绝服务(Denial-of-Service,DoS)攻击的鲁棒性。但是,现有缓存调度方案依赖于具体的LLC调度模型和DoS攻击模型,使中央处理器难以在不同调度环境中的每个调度周期及时获得用户进程的运行信息。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嵌入式系统LLC调度技术,以抵御拒绝服务攻击。该技术根据用户进程的LLC占用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结合反馈的指令周期数、载入未命中率和存储未命中率等信息,优化LLC的占用位置和占用空间。在动态LLC调度环境下,中央处理器不需要预知DoS攻击模型,即可提高指令周期数并同时降低恶意进程的DoS攻击成功率。在多租户虚拟机共同参与的多核嵌入式操作系统中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指令周期数并降低DoS攻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7.
江南工作井主体结构采用明挖逆作法施工,基坑开挖深度近30m,基坑开挖至临界深度后,坑底面临承压水突涌的威胁.文章详细叙述了钱塘江边水文地质条件下,江南工作井围护结构的施工以及基坑开挖面临承压水的风险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8.
丁加军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2):4-6
针对传统的手动测试台和凭经验判别的质量检测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喷嘴制造的需要的现状,研究设计了能满足实际生产中需要的精确测量、直观反映喷嘴性能参数的喷嘴检测系统,目前此设计已成功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39.
40.
可视化水力学计算软件框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快速开发可视化水力学计算软件,提出的混合编程开发方法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源代码,便于多人协同工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水力学计算软件开发方法.同时给出了VB6.0与FORTRAN混合编程的接口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