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38篇
  免费   2217篇
  国内免费   1170篇
电工技术   1397篇
综合类   1724篇
化学工业   3097篇
金属工艺   967篇
机械仪表   1108篇
建筑科学   1526篇
矿业工程   432篇
能源动力   434篇
轻工业   2768篇
水利工程   525篇
石油天然气   624篇
武器工业   145篇
无线电   220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34篇
冶金工业   778篇
原子能技术   279篇
自动化技术   3581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92篇
  2022年   795篇
  2021年   1002篇
  2020年   789篇
  2019年   700篇
  2018年   690篇
  2017年   839篇
  2016年   722篇
  2015年   1079篇
  2014年   1280篇
  2013年   1534篇
  2012年   1704篇
  2011年   1745篇
  2010年   1522篇
  2009年   1434篇
  2008年   1408篇
  2007年   1220篇
  2006年   1110篇
  2005年   892篇
  2004年   579篇
  2003年   405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0篇
  1974年   9篇
  197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复合正极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特点,就正极复合材料的分类和复合方法进行了详细探讨.与单一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比,复合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得到提高,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992.
综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Li Ni1/3Mn1/3Co1/3O2的研究,讨论了三元材料的结构特性,着重从添加有机络合剂、掺杂、包覆改性以及模板辅助等方面探讨对Li Ni1/3Mn1/3Co1/3O2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三元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3.
智能配电系统架构分析及技术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智能配电系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探讨了智能配电系统的综合架构和新特点,从新型设备研究与应用、规划设计、优化运行、系统分析、需求响应和新兴技术几个方面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归纳,并从能源互联网和综合能源系统两个角度展望了其前景。  相似文献   
994.
计及用户分级与互动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户对可靠性的不同需求以及用户参与互动是未来智能配电网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文中研究了用户分级与互动对最大供电能力(TSC)的影响,提出了计及用户分级与互动的TSC模型。首先,分别分析了不同用户级别和用户互动方式与TSC之间的关系;然后建立了用户响应模型,并基于现有馈线互联的TSC模型提出了计及用户分级与互动的TSC模型;最后对2个不同场景的算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签订可中断负荷或紧急需求响应协议的三级用户,在N-1模式下参与互动并削减负荷会影响TSC的大小,且TSC将随用户削减负荷程度的增大而增大,直到达到电网总容量限值为止。所提方法能够计算在计及用户分级与互动条件下的TSC,为日后用户分级互动环境下配电网发挥最大供电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The PP Composites containing 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 husks fibers with different surface treatments were prepare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such as tensile properties and impact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composites with fibers treated by alkali and the following treatments of silane coupling agents KH570, titanate coupling agent JN‐9A, acetic anhydride, MAPP, or bleach, all performed higher in tensile properties than that with untreated fibers, while lower in impact properties. Meanwhile, all treated fibers performed better thermal stability than untreated fibers. The fibers treated by alkali followed by KH570 treatment were added into PP with different contents. It is found that as the fiber content increases, the elastic modulus and impact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s increase sharply at first followed by a decrease, while the tensile strength decrease initially and increase with a peak at 10%, then decrease continuously. © 2014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2015 , 132, 41217.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999.
1000.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formulate and characterize propranolol hydrochloride (PPL?·?HCl) gel, an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his formulation in transdermal treatment for superficial infantile hemangioma (IH). The transdermal PPL?·?HCl gel was prepared by a direct swelling method, which chose 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 (HPMC) as the matrix and used terpenes plus alcohols as permeation enhancer. Permeation studies of PPL?·?HCl were carried out with modified Franz diffusion cells through piglet skin. Our results pointed to that among all studied permeation enhancers, farnesol plus isopropanol was the most effective combination (Q24, 6027.4?±?563.1?μg/cm2, ER, 6.8),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el (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