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342篇 |
免费 | 15993篇 |
国内免费 | 892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702篇 |
技术理论 | 5篇 |
综合类 | 13181篇 |
化学工业 | 16061篇 |
金属工艺 | 8734篇 |
机械仪表 | 9180篇 |
建筑科学 | 9431篇 |
矿业工程 | 5497篇 |
能源动力 | 3402篇 |
轻工业 | 13298篇 |
水利工程 | 3696篇 |
石油天然气 | 5046篇 |
武器工业 | 1919篇 |
无线电 | 1255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1118篇 |
冶金工业 | 5221篇 |
原子能技术 | 2083篇 |
自动化技术 | 1813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5篇 |
2024年 | 2071篇 |
2023年 | 2290篇 |
2022年 | 4616篇 |
2021年 | 5821篇 |
2020年 | 4284篇 |
2019年 | 3166篇 |
2018年 | 3232篇 |
2017年 | 3780篇 |
2016年 | 3494篇 |
2015年 | 5578篇 |
2014年 | 6806篇 |
2013年 | 8151篇 |
2012年 | 10079篇 |
2011年 | 10598篇 |
2010年 | 10059篇 |
2009年 | 9630篇 |
2008年 | 9708篇 |
2007年 | 9437篇 |
2006年 | 8339篇 |
2005年 | 6694篇 |
2004年 | 4970篇 |
2003年 | 3478篇 |
2002年 | 3358篇 |
2001年 | 3035篇 |
2000年 | 2286篇 |
1999年 | 1199篇 |
1998年 | 567篇 |
1997年 | 473篇 |
1996年 | 403篇 |
1995年 | 302篇 |
1994年 | 252篇 |
1993年 | 208篇 |
1992年 | 162篇 |
1991年 | 148篇 |
1990年 | 97篇 |
1989年 | 88篇 |
1988年 | 75篇 |
1987年 | 46篇 |
1986年 | 41篇 |
1985年 | 30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21篇 |
1980年 | 32篇 |
1979年 | 17篇 |
1959年 | 17篇 |
1958年 | 2篇 |
1951年 | 2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地-电离层空腔中水平激励极低频(Extremely Low Frequency,ELF)场强可表示为勒让德函数及其导数的级数和,利用勒让德函数迭代公式,提出了极低频水平偶极子在地电离层空腔中激励场的计算新算法.将该方法近区场的计算结果与半空间水平偶极子激励场计算结果对比,远场区结果与Bannister(dir.+ind.)公式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新算法的正确性和精度.将本算法应用至几Hz以下,可获得特殊规律:远区电场、磁场水平分量与方位角无关,电场水平分量方向与偶极矩方向平行,磁场水平分量方向与之垂直. 相似文献
92.
为了探索裂壶藻(Schizochytrium limacinum)突变株生长及产油过程中对碳源和氮源的需求,本文对发酵各阶段的碳源和氮源利用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并设定五个在不同时期的补糖实验组进行研究,分别观测各组各时期生物量、油脂产量。结果表明,前96 h是裂壶藻生长的重要时期,生物量大幅度增长,在发酵144~168 h时,油脂产量达到最大,各组经发酵7 d收获总的藻体,对生物量、油脂产量、DHA含量和DHA产量进行综合测定,结果表明,在发酵120 h时进行补糖为最佳时期,且油脂产量及DHA产量相比于对照组分别高出18.80%和22.44%。当氮源耗尽时补糖不仅可以促进油脂的产生,而且对DHA的形成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93.
采用超滤技术分离纯化β-葡萄糖苷酶粗酶液,以膜通量、回收率和比酶活为综合评价指标,筛选出合适的截留分子量的膜材料,并进一步考察了进口压力、回流压力、粗酶液固形物含量、膜过滤时间等因素对β-葡萄糖苷酶粗酶液超滤浓缩的影响。结果表明,β-葡萄糖苷酶粗酶液最佳超滤工艺条件为:选用50 ku的超滤膜,对0.9%的料液浓度在进口压0.12 MPa、回流压0.08 MPa条件下超滤20 min,浓缩倍数达3倍,β-葡萄糖苷酶回收率达95.05%,比酶活提高1.24倍,平均膜通量达96.0 L/(m2·h)。用超滤膜浓缩β-葡萄糖苷酶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绿色环保、β-葡萄糖苷酶活性损失小等优点,为β-葡萄糖苷酶的工业化生产放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4.
对豆天蛾多糖CBP3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发现豆天蛾多糖CBP3的单糖组成是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其摩尔比是27.89∶1∶3.16,不含核酸和蛋白质等杂质成分。综合IR、1H-NMR、β-消去反应、KI-I2反应,X-衍射、扫描电镜分析,推测豆天蛾多糖CBP3可能为含羧基的酸性多糖,具有较长的侧链和较多的分枝,可能含O-型糖肽键,以β-型吡喃环的形式存在。有少部分多糖以晶体形式存在,大部分为无定形物质。 相似文献
95.
以刚捕捞后的养殖大黄鱼为原料,以片冰为对照研究了流化冰对大黄鱼的预冷却效果以及贮藏效果。结果显示,流化冰将大黄鱼冷却至0℃仅需45 min,较片冰冷却用时缩短了一倍,预冷效果明显;鱼体终温为-1℃,处于冰温保鲜状态。在4℃贮藏条件下,流化冰组大黄鱼的感官评分均高于同期的片冰组,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APC)、K值和三甲胺(TMA-N)的增速均显著低于片冰组(p<0.05),货架期比片冰组延长了6 d。虽然流化冰组大黄鱼鱼肉中氯化钠含量随贮藏时间延长逐渐上升,在贮藏终点时达到0.87%,但对感官品质影响不明显。因此,流化冰处理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大黄鱼预冷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96.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酸枣叶干燥过程中内在质量的影响,采用UPLC-TQ MS法和HPLC法分别建立酸枣叶中20种核苷类和23种氨基酸类,以及黄酮类成分芦丁的分析方法,并探索不同干燥方法对酸枣叶中上述组分组成及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准确可靠;所有样品均富含核苷类、游离氨基酸类及黄酮类成分芦丁,其中核苷类成分以磷酸化产物如胞苷-5’-单磷酸、腺苷-5’-单磷酸、鸟苷-5’-单磷酸含量相对较高,游离氨基酸类成分以脯氨酸、酪氨酸、γ-氨基丁酸含量相对较高;且所有干燥加工后样品其上述成分含量均总体高于新鲜样品。依据各样品中所测定成分的含量,采用TOPSIS分析法,对不同干燥方法干燥样品的内在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以自然晒干样品和40℃热风干燥样品品质较优,而新鲜样品及70℃热风干燥样品品质较差。以上研究结果为酸枣叶产地干燥加工过程适宜干燥工艺的确定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叶类药材的干燥加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以脱氟率和氨基酸损失率为指标,比较了四种不同钙源物对南极磷虾酶解液氟脱除的影响。并结合吸附法与离子沉淀法共同脱氟,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脱氟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对结合脱氟方法进行优化。脱氟前后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酶解液中氨基酸种类与含量。结果表明,四种钙源物中乳酸钙对南极磷虾酶解液氟脱除效果最好。利用结合法脱氟的工艺条件为:乳酸钙与氧化铝质量比1∶4,酶解液p H9.0,流速2.0 m L/min,此时脱氟率可达到93.98%±0.04%。脱氟前后南极磷虾酶解液中氨基酸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氨基酸总量损失率也仅为3.49%。由此证明,结合法对南极磷虾酶解液脱氟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
99.
以牛骨为原料,利用蛋白酶对牛骨水解进行单因素实验,在单因素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运用响应面法,以水解度和多肽得率为响应值,得到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3.45 h,加酶量10500 U/g,底物浓度12%,温度45℃,p H7.5,此参数下水解度(DH)为14.29%,多肽得率69.76%,接近响应面预测值。结果表明,酶水解牛骨可以有效分解骨蛋白产生短链肽类,对牛骨蛋白利用以及开发活性肽有十分重要意义,为牛骨资源的精深加工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0.
对四川传统发酵肉中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发酵特性进行研究。以四川腊肉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划线法对乳酸菌进行分离纯化,利用16S r DNA的序列测定技术对其鉴定,并对分离菌株在不同温度、p H、Na Cl浓度、亚硝酸盐浓度条件下的生长代谢、产酸能力进行研究,并对发酵产物中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一株优势乳酸菌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分离菌株对数生长期为6~18 h;最适发酵温度30℃,发酵p H5.5;对Na Cl及Na NO2耐受能力分别高达10%和150 mg/L;其代谢产物中共测出16种游离氨基酸,共包含5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