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58篇
电工技术   65篇
综合类   46篇
化学工业   86篇
金属工艺   61篇
机械仪表   40篇
建筑科学   42篇
矿业工程   37篇
能源动力   20篇
轻工业   19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54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7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0篇
冶金工业   15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7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Mucin 1 (MUC1)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due to its high expression in breast cancer, in which MUC1 acts as a cancer antigen. Our group has been commit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molecule TLR7 (Toll-like receptor 7) agonists, which have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 in the field of tumor immunotherapy.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constructed a novel tumor vaccine (SZU251 + MUC1 + Al) containing MUC1 and two types of adjuvants: a TLR7 agonist (SZU251) and an aluminum adjuvant (Al). Immunostimulatory responses were first verified in vitro, where the vaccine promoted the release of cytokines and the expression of costimulatory molecules in mouse BMDCs (bone marrow dendritic cells) and spleen lymphocytes. Then, we demonstrated that SZU251 + MUC1 + Al was effective and safe against a tumor expressing the MUC1 antigen in both prophylactic and therapeutic schedules in vivo. The immune responses in vivo were attributed to the increase in specific humoral and cellular immunity, including antibody titers, CD4+, CD8+ and activated CD8+ T cells. Therefore, our vaccine candidate may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相似文献   
92.
鉴于原Logistic映射的映射范围有限、混沌参数范围小、分布不均匀等缺陷,该文提出一个新的改进型Logistic混沌映射。该映射有$ \mu $和$ \alpha $两个参数,$ {x_{n - 1}} $和$ {x_n} $两个初值,参数和初值选取范围可扩展到任意实数,其混沌映射均为满映射,且映射范围可任意调控。将该映射应用到图像加密,其算法采用像素值异或(XOR)加密、像素位置置乱处理。之后再把密文数据隐藏在与密文无关的载图之中。对密文图像做了一系列的分析,包括图像的相邻像素点相关性,直方图分析和密钥敏感性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加密算法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加密效果。  相似文献   
93.

本研究通过在复配植物油中添加不同的植物油内源性抗氧化物(生育酚、植物甾醇、多酚和角鲨烯),研究不同植物油内源性成分对植物油的抗氧化作用。采用Schaal烘箱加速实验,通过脂肪酸组成、酸价、过氧化值、茴香胺值、总氧化值等氧化稳定性指标的变化,评价内源性抗氧化物对复配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酚和多酚单独作用时抗氧化效果明显,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生育酚和角鲨烯组合作用时,随着生育酚和角鲨烯浓度的升高,呈现先拮抗后协同效应,当生育酚含量大于480 mg/kg,角鲨烯的存在会显著提高生育酚的抗氧化能力(P<0.05)。从加速氧化的结果来看,未经预处理去除抗氧化成分的复配油脂肪酸组成只有微小的变化,经过预处理的复配油脂肪酸组成变化范围较大。经过预处理的复配油酸价和总氧化值在氧化前后的变化量也显著高于未经预处理的复配油(P<0.05),添加生育酚和多酚后,复配油的氧化稳定性得到提高,表明内源性抗氧化成分含量虽少,但对延缓植物油氧化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植物油中的主要内源性成分包括生育酚、植物甾醇、多酚和角鲨烯,其中生育酚和多酚起主要的抗氧化作用,同时内源性成分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内源性抗氧化成分提高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
本文针对手写文字转换成二值字符图形后出现的噪声现象和识别方法对二值字符图形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处理字符噪声的算法。文中介绍了算法的软硬件实现,给出了实验结果。文中提出的算法不限于手写文字场合,凡属文中类型的噪声,都可用本算法处理。  相似文献   
95.
提出了一种面向微加工的虚拟光刻系统Litho3D.该系统采用傅立叶光学成像模型、光刻胶曝光及显影模型,实现了投影式光学光刻的三维模拟.它拥有标准的GDSII、CIF版图格式接口和支持各种光学参数(包括数值孔径、波长、离焦量,光刻胶厚度、表面折射率等)的模拟设置.模拟结果的显示采用了体绘制与网格相结合的方法,增强了结果的可视性.此外,光刻模拟结果可以直接导入到虚拟工艺系统ZProcess中作为刻蚀工艺的掩膜输入,实现了光刻工艺与其他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模拟的无缝集成.一系列模拟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
用低频扭摆测量了掺氧的超纯Ta的Snoek-Kstcr弛豫.观察到了四种不同类型的S-K弛豫过程.在氧含量较低因而位错具有非饱和的填隙原子气团的条件下出现“SK-1”和“SK-2”弛豫.在氧含量较高的饱和气团条件下出现“SK-4”弛豫,而“SK-5”也属于非饱和气团的条件.本文还观测到随退火温度的提高和氧含量的增加,出现SK-5弛豫的试样有逐渐向sK-4弛豫过渡的趋势.除了SK-1弛豫对退火较不稳定以外,其它弛豫过程均较为稳定.比较了前人的测量结果与本文的实验数据.表明文献报道的Ta的S-K弛豫分别属于本文的不同类型的S-K弛豫.  相似文献   
97.
WC/Ni60真空熔烧涂层的组织结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真空熔烧WC Ni60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结构特性 ,并测定了沿层深方向的显微硬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涂层与母材 4 5钢在界面处形成牢固的冶金结合 ,界面两侧的显微硬度呈连续性分布  相似文献   
98.
尽管电能、调频和运行备用属于不同的市场,但它们均是由发电机组或者参与需求响应的用电负荷提供的,由于其中部分提供者可以同时提供多种服务,因而对其进行联合优化的方法无疑优于采用电能、调频和运行备用按次序优化的方法。文中在对美国典型电力市场运行规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电能、调频和运行备用同时优化时的数学模型,推导出调频和各种运行备用结算价格的结算方法,分析了容量约束绑定情况下机会费用的计算公式,讨论了需求曲线的确定原则,分析了需求曲线对结算价格的影响。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采用电能、调频和运行备用同时联合优化的方法可以获得更好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99.
100.
露天石方深孔水-土复合封堵爆破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露天石方深孔水-土复合封堵爆破新技术针对不同地质、不同梯段高度及不同炮孔直径的条件下,进行不同装药结构、不同封堵形式的应用试验情况,从中分析总结出该项新技术的九个特点,供普及推广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