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433篇 |
免费 | 12457篇 |
国内免费 | 704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870篇 |
技术理论 | 12篇 |
综合类 | 9016篇 |
化学工业 | 18322篇 |
金属工艺 | 7115篇 |
机械仪表 | 8151篇 |
建筑科学 | 9622篇 |
矿业工程 | 4119篇 |
能源动力 | 3667篇 |
轻工业 | 8407篇 |
水利工程 | 2560篇 |
石油天然气 | 6503篇 |
武器工业 | 1376篇 |
无线电 | 1506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3475篇 |
冶金工业 | 5155篇 |
原子能技术 | 1691篇 |
自动化技术 | 178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18篇 |
2023年 | 2280篇 |
2022年 | 4376篇 |
2021年 | 6156篇 |
2020年 | 4620篇 |
2019年 | 3553篇 |
2018年 | 4009篇 |
2017年 | 4543篇 |
2016年 | 4002篇 |
2015年 | 5748篇 |
2014年 | 7274篇 |
2013年 | 8454篇 |
2012年 | 9612篇 |
2011年 | 10018篇 |
2010年 | 8790篇 |
2009年 | 8202篇 |
2008年 | 7879篇 |
2007年 | 7186篇 |
2006年 | 6410篇 |
2005年 | 5264篇 |
2004年 | 3542篇 |
2003年 | 2651篇 |
2002年 | 2507篇 |
2001年 | 2050篇 |
2000年 | 1912篇 |
1999年 | 1825篇 |
1998年 | 1379篇 |
1997年 | 1185篇 |
1996年 | 1080篇 |
1995年 | 848篇 |
1994年 | 708篇 |
1993年 | 473篇 |
1992年 | 369篇 |
1991年 | 296篇 |
1990年 | 234篇 |
1989年 | 184篇 |
1988年 | 158篇 |
1987年 | 86篇 |
1986年 | 84篇 |
1985年 | 43篇 |
1984年 | 39篇 |
1983年 | 30篇 |
1982年 | 34篇 |
1981年 | 25篇 |
1980年 | 29篇 |
1979年 | 21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8篇 |
1959年 | 15篇 |
1951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972.
CO2吞吐工艺操作参数的整体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ZY油田原油CO2吞吐的工艺过程,建立了CO2吞吐数值模拟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CO2吞吐进行了实例分析,首先对该井的CO2吞吐参数进行了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分析了CO2周期注入量、注入速度、焖井时间、采液速度等因素对CO2吞吐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CO2吞吐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计算表明用正交试验优选法得到的优化方案比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所得的优化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73.
974.
975.
不倒翁式偏心防斜钻具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所使用的各种钻具主要是靠钻具本身的重力来产生降斜力,在井斜角很小时,降斜力一般很小,在某些区块钻井时不能满足防斜要求。据此,设计了一种不倒翁式偏心防斜钻具。该钻具有1段钻铤,钻铤的两端各有1个偏心稳定器,钻铤外表面有一半圆形的偏心块,在钻铤和偏心块之间有轴承结构。利用不倒翁原理,当井斜超过一定值时,偏心块会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停留在井眼低边,这样就可以将此处的钻柱顶到井眼的高边上去,从而产生一个很大的降斜力,使井斜得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76.
S135钻杆钢在钻井液中的氧腐蚀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系统的理论分析和现场腐蚀产物的XRD分析,揭示了S135钻杆钢在3%NaCl溶液中的氧腐蚀机理。为研究腐蚀因素与腐蚀速率的关系,通过室内高压釜动态模拟实验,分别研究了钻井液中含氧量、钻井液温度、钻井液流速和钻井液盐浓度对S135钻杆钢的氧腐蚀速率影响规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3%NaCl盐水钻井液对S135钻杆钢的腐蚀主要是氧去极化作用所致;(2)钻井液含氧量和钻井液流速的增加会加快钻杆钢的氧腐蚀速率,而钻井液温度和含盐量对钻杆钢的氧腐蚀速率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977.
978.
979.
疏水性阳离子型淀粉改性絮凝剂的合成及絮凝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硝酸铈胺为引发剂,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疏水性阳离子型淀粉改性絮凝剂P(St—AM—DMDAAC—BA)合成的工艺条件,并评价了接枝共聚物产品的絮凝效果。实验得出最佳的合成条件为:淀粉与单体的质量比1:3,总单体质量分数40%,引发剂0.06%,表面活性剂用量26g/L,反应温度50℃,pH4~5,反应时间3h。结果表明,絮凝剂加量为6mg/L时絮凝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80.
宋喜军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6,7(4):16-18
用SO4^2-/TiO2-Al2O3固体超强酸作催化剂催化合成甲酸乙酯,考察了催化剂的活化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SO4^2-/TiO2-Al2O3固体超强酸是合成甲酸乙酯的良好催化剂,并且可以重复使用。在醇酸摩尔比2:1、催化剂用量(以每摩尔甲酸计)2g、反应时间4h的最佳条件下,甲酸乙酯的产率可达99.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