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822篇 |
免费 | 1721篇 |
国内免费 | 103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299篇 |
综合类 | 1594篇 |
化学工业 | 1669篇 |
金属工艺 | 998篇 |
机械仪表 | 753篇 |
建筑科学 | 1027篇 |
矿业工程 | 771篇 |
能源动力 | 362篇 |
轻工业 | 1668篇 |
水利工程 | 533篇 |
石油天然气 | 522篇 |
武器工业 | 201篇 |
无线电 | 155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063篇 |
冶金工业 | 479篇 |
原子能技术 | 182篇 |
自动化技术 | 19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4篇 |
2023年 | 290篇 |
2022年 | 619篇 |
2021年 | 739篇 |
2020年 | 577篇 |
2019年 | 377篇 |
2018年 | 372篇 |
2017年 | 497篇 |
2016年 | 432篇 |
2015年 | 702篇 |
2014年 | 782篇 |
2013年 | 882篇 |
2012年 | 1206篇 |
2011年 | 1167篇 |
2010年 | 1107篇 |
2009年 | 1077篇 |
2008年 | 1144篇 |
2007年 | 1112篇 |
2006年 | 938篇 |
2005年 | 671篇 |
2004年 | 496篇 |
2003年 | 349篇 |
2002年 | 256篇 |
2001年 | 298篇 |
2000年 | 210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59年 | 4篇 |
195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牛龙平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5,22(10):140-142
文章介绍了自主研究设计的“虚电路-虚拟数字机”系统思想、系统模型、系统结构、技术特点,以及基于“虚电路-虚拟数字机”的数字电路虚拟实验系统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2.
蓝宝石衬底片化学机械抛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蓝宝石化学机械抛光(CMP)效果,对其抛光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SiO2磨料对蓝宝石衬底片进行抛光,分析了抛光时的温度、pH条件、磨料粒径及浓度,结果表明,采用80nm大粒径、高浓度的SiO2磨料,既可以保证抛光速率,又能得到良好的表面状;当pH值在10~12时,可加速蓝宝石在碱性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从而提高抛光速率;在30℃时,能较好地平衡化学作用与机械作用,获得平滑表面;加入适量添加剂,可增大反应产物的体积,易于提高机械作用的效果,以获得较高的去除速率。 相似文献
153.
154.
155.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Inmarsat-C/GPS技术对用于水声测量的海洋浮标实施远程测控和定位的新方法。内容包括Inmarsat-C/GPS的系统组成、工作方式和技术特点以及将其集成应用于海洋浮标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56.
用于液晶背光源的双层掺杂白光OLED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制备了一种双层掺杂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其中BAlq:TBPe掺杂层发蓝光,Zn(BTZ)2:Rubrene掺杂层发橙色光.器件在驱动电压5 V时就能发出白光,且在驱动电压5~15 V内色坐标变化较小,均在白光色域区,在15 V时亮度达到8 572 cd/m2,在电流密度50 mA/cm2时量子效率最高达到0.9%.对该白光OLED的发光和电学性能以及发光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进而制备了应用于液晶显示(LCD)背光源的近白光OLED,有效面积达到3 cm×3 cm,在10 V时平均亮度达到~1 300 cd/m2,发光亮度均匀性为90%,色度均匀性较好,很好地符合了LCD对背光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7.
158.
159.
WANG Bang-ju WANG Yu-hua NIU Li-ping ZHANG Huan-guo 《半导体光子学与技术》2007,13(2):164-168
Random numbers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secure wir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us the design quality of random number generator(RNG) is significant in information security. A novel pseudo RNG is proposed for improving the security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The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 is nonlinear, which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RNG. The novel pseudo RNG is based on BPNN techniques. The result of test suites standardized by the U.S shows that theRNGcan satisfy the security of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