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7篇
  免费   711篇
  国内免费   567篇
电工技术   597篇
综合类   842篇
化学工业   794篇
金属工艺   477篇
机械仪表   439篇
建筑科学   518篇
矿业工程   222篇
能源动力   173篇
轻工业   658篇
水利工程   254篇
石油天然气   227篇
武器工业   132篇
无线电   79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80篇
冶金工业   289篇
原子能技术   119篇
自动化技术   1053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330篇
  2021年   340篇
  2020年   282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426篇
  2012年   542篇
  2011年   582篇
  2010年   560篇
  2009年   552篇
  2008年   501篇
  2007年   527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362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配备了X射线能谱分析仪的Tecnai F20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对CSP流程和传统流程生产的50W1300无取向硅钢析出物类型、形貌和尺寸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流程生产的50W1300无取向硅钢的析出物主要为AlN、CuXS/MnS以及Ti(CN)的单相或复合析出物,但CSP流程中Ti(CN)的含量明显高于传统流程;采用CSP流程生产的50W1300无取向硅钢中析出物平均尺寸仅69 nm,比传统流程生产的208 nm明显细小,对最终产品晶粒长大具有更强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42.
探讨一种直观、易于理解且反映雷击放电机理的实验方法,以评价不同类型避雷针的雷击接闪效能差异,对雷电防护领域形成共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论文首先分析了雷电环境下地面目标物上避雷针的雷击接闪过程,指出不同类型避雷针接闪效能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迎面放电过程的影响上;接着,提出了如下实验评价方法:采用针-板间隙的放电实验布置,对4m及以上间隙施加1.2/50μs标准雷电波模拟迎面流注放电过程,对6m及以上间隙施加250/2500μs标准操作波模拟迎面先导放电过程;然后,通过比较非传统避雷针与传统避雷针的放电起始时刻与平均发展速度2个指标,以评价不同类型针的接闪效能差异;最后,利用所提方法对典型提前放电(early streamer emission,ESE)非传统避雷针与传统避雷针开展了接闪效能差异的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ESE针与传统避雷针的评价指标基本一致,不具备研发商所宣称的引雷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3.
裴士锋  钟良  黎思琦  党兴  何云飞 《电镀与涂饰》2021,40(19):1483-1488
先通过酸蚀去除钛合金表面的氧化膜,再由二次浸锌使TC4钛合金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锌,最后进行化学镀镍.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对主要工艺阶段中基体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利用能谱仪对施镀后的基体表面成分进行分析,采用热震法检测镀层的结合力,并通过摩擦磨损试验机和显微硬度计分别测得镀层的表面摩擦因数及显微硬度.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几项工艺参数:首次浸锌时间90 s,二次浸锌时间120 s,镀液温度85°C,pH 4.5.使用最优工艺所得镀镍层组织致密,表面均匀光洁,摩擦因数在0.25~0.30之间,显微硬度为593.7 HV,经5次循环的热震实验后,镀层表面保持完整,无开裂、剥落现象,表明其具有优异的减摩性、较高的显微硬度且结合力良好.  相似文献   
44.
Du  Dafan  Dong  Anping  Shu  Da  Zhu  Guoliang  Sun  Baode  Li  Xi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2022,53(8):3166-3178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 - We report on the study of the evolution of microstructure and crystallization during directionally solidified Al–Cu–Si alloys with the...  相似文献   
45.
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 OPEs)作为一类阻燃剂和增塑剂,在建筑材料和室内装修材料中广泛使用。由于该类物质主要以物理添加而非化学键合的方式加入到材料中,因此易在使用过程中进入环境。研究表明OPEs普遍存在于室内环境中,并且浓度较高,人体长期暴露在高浓度OPEs的室内环境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本文在综述了常见OPEs的性质、应用和生物毒性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在建筑环境中的污染特征、环境行为和暴露水平,介绍了建筑环境中OPEs的源汇特性、控制技术与人体暴露风险,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6.
对冷轧硅钢横向同板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利用6 Sigma的研究方法,开展DOE实验方案设计,得到同板差与4个变量的回归模型。通过对模型中各变量进行优化,得到同板差最优值。在满足客户对同板差要求的前提下,可根据热轧平均凸度,对中间辊窜辊、辊型进行优化,以减少冷轧切边量、避免切边浪费、提高硅钢综合成材率。  相似文献   
47.
为了提升新能源车用驱动电机的功率密度,各大电机厂商都在不断地提升电机转速,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电机的铁耗也在不断增高,如何降低电机铁耗成为了电机厂商必须要解决的难题.本文讨论了电机铁耗的组成部分及影响因素,并对1台8极48槽的永磁同步电机分别使用3种不同厚度的材料进行仿真,对比其效率及铁耗分布,推导出驱动电机中硅钢厚度、铁耗及成本的关系,最后对驱动电机选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8.
船舶钢板激光弯曲成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船舶钢板激光弯曲成形过程进行实验研究中,采用CO2激光器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次数以及钢板厚度对船舶钢板激光弯曲成形的影响规律。实验中实时测量了船舶钢板激光弯曲成形过程钢板弯曲角度和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钢板弯曲角度随激光功率的增加而增加,随激光束扫描速度的增加而减小,而且随着钢板厚度的增加,弯曲角度减小;激光工艺参数和钢板厚度都对钢板激光多次扫描成形产生影响,钢板的弯曲角度随着激光扫描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对于较薄的船舶钢板,钢板弯曲角度随扫描次数增加近似呈线性增加,而较厚的钢板,随扫描次数的增加,钢板弯曲角度的增加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49.
本文通过对液压夹轨装置结构和机理分析,指出原设计夹轨装置预留压紧量(Smax-S)不足是导致夹轨装置锁不紧的主要原因,并对相应间隙和零件进行了调整和改造,解决了拖车的锁紧问题。  相似文献   
50.
设计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自适应PID控制器,该控制器充分利用了经典PID控制算法简单的特点,又利用了神经网络良好的自适应和抗干扰能力,通过神经网络的学习和对系统的在线辨识,自适应调整PID参数,使控制系统对参数变化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和控制性能,并通过仿真证明了所设计系统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