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77篇 |
免费 | 881篇 |
国内免费 | 42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52篇 |
综合类 | 889篇 |
化学工业 | 1420篇 |
金属工艺 | 413篇 |
机械仪表 | 548篇 |
建筑科学 | 734篇 |
矿业工程 | 244篇 |
能源动力 | 197篇 |
轻工业 | 829篇 |
水利工程 | 215篇 |
石油天然气 | 536篇 |
武器工业 | 85篇 |
无线电 | 100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10篇 |
冶金工业 | 364篇 |
原子能技术 | 88篇 |
自动化技术 | 125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19篇 |
2023年 | 125篇 |
2022年 | 187篇 |
2021年 | 270篇 |
2020年 | 249篇 |
2019年 | 199篇 |
2018年 | 230篇 |
2017年 | 238篇 |
2016年 | 217篇 |
2015年 | 314篇 |
2014年 | 414篇 |
2013年 | 491篇 |
2012年 | 604篇 |
2011年 | 547篇 |
2010年 | 601篇 |
2009年 | 512篇 |
2008年 | 628篇 |
2007年 | 568篇 |
2006年 | 560篇 |
2005年 | 471篇 |
2004年 | 347篇 |
2003年 | 387篇 |
2002年 | 442篇 |
2001年 | 438篇 |
2000年 | 243篇 |
1999年 | 209篇 |
1998年 | 121篇 |
1997年 | 112篇 |
1996年 | 93篇 |
1995年 | 64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133.
134.
溶剂分级萃取法研究平朔煤的化学组成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7种不同有机溶剂对平朔煤进行分级萃取,并利用GC/MS测定分析各级萃取物的化合物成分,对其化学组成及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不同溶剂分级萃取的方法可以较有效地对煤中有机化合物族组分起到粗分离的作用.CS2萃取物的主要成分是2环~4环烷基取代芳烃;正已烷萃取物几乎均为长链烷烃;在甲醇萃取物中检测出形式多样的含氧和含氮化合物;在丙酮萃取物中检测出长链烷基环已烷系列;芳烃在苯萃取物中多为2环,而在丙酮萃取物和THF萃取物中则是4环~7环缩合程度较高的芳烃;另外,在煤中首次发现邻二氟苯和氯胺酮. 相似文献
135.
136.
柔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主链结构、接枝引入柔性链段、交联剂对柔性不饱和聚酯树脂(UPR)性能的影响和进一步提高UPR柔韧性的一些途径,如弹性体增韧、无机物增韧、互穿网络(IPN)增韧,并对柔性UPR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7.
高性能混凝土对水泥品质特征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提升了我国混凝土技术的总体水平,带动了优质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的综合研发利用。近年来,功能型、复合型高性能掺合料的研发以及减水率在30%以上、保塑性较好的聚羧酸类减水剂的研制,为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对水泥品质特征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生产出适合高性能混凝土用的水泥,是水泥企业值得关注的问题。笔者作为水泥的最大用户——预拌混凝土企业,对目前杭州地区所用水泥品质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8.
采用双离子束溅射沉积法制备SiOxNy复合非晶薄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衍射谱(XPS)测试表明,薄膜成分由Si、O、N元素组成,在室温下可观察到样品有波长为400nm(紫光)、470nm(蓝光)的光致发光。根据测试结果分析研究SiOxNy薄膜的可能发光机理:波长为470nm处发光峰来自于硅基薄膜中中性氧空位缺陷(O2≡Si-Si≡O2),是由于氧原子配位的二价硅的单态-单态之间的跃迁所致,其发光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变化,800℃时最大,高于800℃时慢慢减弱;波长为400nm发光峰的发射与薄膜中的Si、O、N元素所形成的结构有关,它可能来自于Si、O、N元素结构所形成的发光中心,该峰位的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39.
针对现代企业在产品网上发布时均采用文字或二维图像形式所存在的弊端,基于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其的关注不断增加,提出了一种基于Web的零件库展示系统.介绍了开发本系统所需要的主要技术,研究了在利用JSP 进行网页开发时所需的环境配置,探讨了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网络结构模式开发中各层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以实例详细阐述了Cult3D技术在企业产品三维模型展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0.
针对非负矩阵分解图像融合算法细节表现能力不足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非负矩阵分解和区域分维相结合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在研究图像区域分维性质的基础上,用不同尺度上的区域分维来获取加权系数。通过设计加权系数的获取方法,重点突出边缘像素和小区域,以提高加权非负矩阵分解图像融合算法的细节提取能力,并得到最符合人眼视觉效果的融合图像。与现有基于标准或各种改进非负矩阵分解图像融合算法的对比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在平均梯度等表示细节信息的指标上提高了19%以上,有效改善了标准非负矩阵分解图像融合算法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