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72篇
  免费   10253篇
  国内免费   6622篇
电工技术   8167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8996篇
化学工业   12566篇
金属工艺   6058篇
机械仪表   6543篇
建筑科学   7629篇
矿业工程   3227篇
能源动力   2689篇
轻工业   8758篇
水利工程   2606篇
石油天然气   3834篇
武器工业   1333篇
无线电   10877篇
一般工业技术   9370篇
冶金工业   3327篇
原子能技术   1324篇
自动化技术   13740篇
  2024年   417篇
  2023年   1563篇
  2022年   3430篇
  2021年   4603篇
  2020年   3389篇
  2019年   2493篇
  2018年   2661篇
  2017年   2967篇
  2016年   2729篇
  2015年   4117篇
  2014年   5177篇
  2013年   6012篇
  2012年   7508篇
  2011年   7820篇
  2010年   7192篇
  2009年   6923篇
  2008年   6938篇
  2007年   6425篇
  2006年   5847篇
  2005年   4625篇
  2004年   3427篇
  2003年   2692篇
  2002年   2974篇
  2001年   2542篇
  2000年   1988篇
  1999年   1196篇
  1998年   682篇
  1997年   561篇
  1996年   471篇
  1995年   375篇
  1994年   284篇
  1993年   213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2篇
  1976年   2篇
  1969年   1篇
  1959年   10篇
  1951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氧化铝陶瓷基无线无源压力传感器的高温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温烧结陶瓷技术制备了一种基于氧化铝陶瓷的LC谐振式无线无源压力传感器,并通过合理地设计圆柱螺旋天线以及隔热结构,实现了该传感器在高温环境中的无线耦合测试。研究了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下的阻抗频率特性,分析并探讨了传感器的高温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29℃(室温)至700℃的温度范围内,测试天线端的最高瞬时温度为188.4℃,保证了传感器高温测试的可靠性。谐振频率对温度的平均变化量为1.314 kHz/℃,两次重复性测试的相对变化量为3.81%,重复性较好。该压力传感器可应用于高温恶劣环境下的压力测试,其高温性能的研究为压力信号的准确读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82.
缠绕用无溶剂低温固化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乙烯基苄基化合物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中添加烯丙基苯酚活性稀释剂,得到了粘度小于1000 mPa·s,加工适用期大于8 h,在150~155℃完成固化与后固化、适用于缠绕成型工艺的树脂体系。增韧改性后,该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261℃,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为73 MPa和133 MPa。  相似文献   
983.
吴英华  任凤莲  肖劲  陈胜福 《应用化工》2007,36(7):651-652,667
用正交实验法对白芍中芍药总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提取时间对白芍中芍药总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提3次条件下,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5%,固液比为1∶5(g/mL),提取时间3 h。在此条件下,白芍中芍药总苷提取率为1.366%。  相似文献   
984.
By using the in situ IR spectroscopy, the superoxide species (O2), characterized by the O–O stretching peak at 1130 cm−1, was detected on the SrF2/La2O3 catalyst at temperatures up to 973 K. The introduction of 18O2 isotope caused the 1130 cm−1 peak to shift to lower wavenumbers (1095 and 1064 cm−1), consistent with the assignment of the spectra to the superoxide species.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ate of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O2 species and that of the formation of C2H4 was observed, suggesting that O2 was the active oxygen species responsible for the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OCM) on the SrF2/La2O3 catalyst. This conclusion was reinforced by the EPR experiments (gxx = 2.0001, gyy = 2.0045, gzz = 2.0685), showing that O2 was the only paramagnetic oxygen species detectable on the O2-preadsorbed SrF2/La2O3 catalyst.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superoxide O2 can be a stable active oxygen species, whose role in the OCM reaction cannot be overlooked.  相似文献   
985.
The kinetics of curing for a modified bismaleimide (BMI) resin was investigated to ascertain a suitable cure model for the material. The resin system used in this study was composed of 4,4′‐bismaleimidodiphenylmethane (BMIM) and 0,0′‐diallyl bisphenol A (DABPA, DABA). The BMIM was the base monomer and the DABPA was the modified agent. A series of isothermal DSC runs provid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kinetics of cure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170–220°C. Regardless of the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shape of the conversion curves was similar, and this modified BMI resin system underwent an nth‐order cure reaction. Kinetic parameters of this BMI resin system, including the reaction model, activation energy, and frequency factor, were calculat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data, it was found that the cure kinetics of this resin system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a first‐order kinetic model. © 2004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92: 3338–3342, 2004  相似文献   
986.
钟毅  阮秀琴 《化学试剂》2005,27(6):381-381
色胺(Tryptamine),化学名为3-(2-氨乙基)吲哚,是合成具有治疗脑动脉硬化作用的长春胺和脱水长春胺乙酯等生物碱的中间体。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较多,如以γ-氯丁醛和苯肼缩合法、3-氯丙基丙二酸乙酯和氯化重氮苯偶合法、乙酰吲哚满基酮为原料的Wittuig反应法、以丙烯腈和丙二酸乙酯为原料的6步法等,这些方法或总收率低、或中间体制备困难、或反应条件苛刻、  相似文献   
987.
以Na2CO3为沉淀剂,初步研究了多组分氯盐混合体系(0.6 mol MgCl2+1.1 mol LiCl+3.2 mol NaCl)中选择性沉镁的工艺规律。结果表明:在25~80 ℃,总C与总Mg物质的量比[n(CT)/n(MgT)]为 0.8~1.1时,25 ℃形成针状MgCO3·3H2O,40 ℃以上形成Mg5(CO34(OH)2·4H2O不规则片状团聚微球,其中40~50 ℃形成的片状物较为分散且粒径较小,导致固液分离困难。40 ℃时沉镁率最低。温度越高,Li2CO3越易形成,沉锂率越大。n(CT)/n(MgT)越大沉镁率和沉锂率越高。室温(25 ℃)、n(CT)/n(MgT)=1.0时,沉镁率达98%以上,且沉锂率<0.1%,镁锂分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88.
针对资源受限多项目整体进度优化问题,考虑资源分配过程中的资源闲置成本,提出了一种集成工期延迟和资源闲置成本的多目标调度协同优化模型。通过该模型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理论上实现了多项目在目标成本最小情况下的整体进度方案。综合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和遗传算法的优点,设计退火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验证了算法和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9.
以十八胺和丙烯腈为原料,碳酸钾为催化剂制备了3-十八胺基丙腈。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物料配比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优化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70℃,碳酸钾为催化剂,其用量为2%(相对于十八胺的质量),丙烯腈和十八胺的投料摩尔比1.03∶1,反应2 h,在此条件下反应收率达到99%。所得到的产品经加氢制得N-十八烷基-1,3-丙撑二胺。通过红外光谱对产品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0.
采用光照内环流反应器,研究了邻、对氯甲苯分别侧链光氯化制备对、邻氯氯苄,对、邻氯苄叉二氯,对、邻氯三氯甲苯,考察了氯气流量、温度对光氯化反应的影响,实测了各组分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得到了各组分的最高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得出了制备各产物的适宜工艺条件.通过对对、邻氯甲苯光氯化的比较,发现邻氯氯苄的最高质量分数稍高于对氯氯苄的最高质量分数,140℃时分别达72.2%和69.2%,邻氯苄叉二氯的最高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对氯苄叉二氯的最高质量分数,140℃时分别达88.5%和74.2%.经过充分氯化,对、邻氯三氯甲苯质量分数均能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