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23篇
  免费   2951篇
  国内免费   2319篇
电工技术   2353篇
综合类   2626篇
化学工业   2826篇
金属工艺   1482篇
机械仪表   1949篇
建筑科学   1841篇
矿业工程   968篇
能源动力   633篇
轻工业   2571篇
水利工程   860篇
石油天然气   755篇
武器工业   392篇
无线电   265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01篇
冶金工业   743篇
原子能技术   470篇
自动化技术   4267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396篇
  2022年   959篇
  2021年   1246篇
  2020年   834篇
  2019年   585篇
  2018年   627篇
  2017年   716篇
  2016年   628篇
  2015年   997篇
  2014年   1325篇
  2013年   1571篇
  2012年   2023篇
  2011年   2027篇
  2010年   1969篇
  2009年   1956篇
  2008年   2005篇
  2007年   2112篇
  2006年   1800篇
  2005年   1416篇
  2004年   1141篇
  2003年   675篇
  2002年   646篇
  2001年   599篇
  2000年   467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7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31.
以干化牲畜粪便为前驱体,耦合铁盐制备了高性能铁负载型生物炭吸附剂(Fe@C).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氮气吸附/解吸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分析手段,明确了Fe@C的基础物化性质.该吸附剂用于水中磷酸盐的吸附去除,展现了良好的性能.其最大吸附量达到了85.43 mg/g,可在30 min的接触时间内快速达到吸附平衡,投加量为3(质量比)的情况下,可完全去除水中的磷酸盐.电化学分析表明,Fe@C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原位傅里叶变换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Fe@C表面羟基化以及铁组分水解产物是磷酸盐吸附主要活性位点.研究对西部地区养殖业废弃生物质的有效利用提供了资源化的理论依据,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2.
谭锦欣  林健新  劳钊明  刘江顺  鄢琳 《净水技术》2021,40(12):107-110,176
排涝泵站作为城市防涝体系的重要环节,其设计规模是否满足实际需求,将直接影响城市内涝现象严重与否.以中山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水力模拟计算P=0.25、0.5、1、2、3、5、10、20、30、50、100 a这11种工况,对区域内的排涝泵站规模进行复核评估.计算结果显示,该区域4座排涝泵站整体规模缺口为22.04 m3/s,不足比例达40.81%;若泵站规模扩容至满足P=5 a排涝需求,该区域轻度内涝面积可减少24.1%,重度内涝面积可减少25%.  相似文献   
133.
在我国,风电机组需提前一天提交次日24小时的申报出力信息,由于来风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特征,风电机组次日实际出力与日前申报出力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为解决以上问题,首先采用K-means聚类法对风电机组实际出力数据进行聚类,并生成样本集;其次,基于风电不确定性样本集构建风险中性风电机组日前申报出力决策优化模型;再次,构建基于条件风险值(CVaR)的日前申报出力优化模型;最后,基于实际数据进行了算例分析。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CVaR的日前申报出力决策优化模型能有效减少风电机组日前申报出力与次日实际出力的偏差,且使风电机组获得风险价值更好的申报出力,从而实现申报利润的风险可控性。  相似文献   
134.
随着大规模风电以及能量枢纽接入配电网,配电网故障后抢修重构面临新挑战,提出一种考虑客户画像和能量枢纽的配电网多目标多故障抢修重构模型。通过对配电网用电客户多因素精准画像,确定权重,建立兼顾客户画像和能量枢纽的配电网多目标抢修重构模型,提出一种改进NSGA-II算法以适应对模型求解,从而获得Pareto解集,并利用模糊最大满意度进行决策。算例仿真表明所提模型正确有效,与传统模型相比更加精细而客观。  相似文献   
135.
线路检修后常因接地刀闸未分闸导致合闸操作失败,并可能带来人身安全事故或系统受到严重冲击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提升配电终端实操可靠性的低压储能预操协同系统。该系统基于低压大功率储能装置和开关组,并接于配电进出线路接地刀闸和高压电流互感器之间,在高压断路器分闸状态下,实现预合断路器前的实操检测功能,短时投切储能预操组,在此时间内终端完成测量,并构建低压回路电流和高压回路电流比较判据,实现接地刀闸接地和故障未消缺检测功能。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6.
以(Z)-2-甲氧亚氨基-2-(呋喃-2-基)乙酸铵为起始原料,经酰化反应、缩合反应内酯化应合成得到头孢呋辛钠1个有关物质(EP-H),并对其进行了HPLC、LC-MS、NMR及红外确证,为头孢呋辛钠杂质获取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7.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是我国电厂常用的脱硝技术。该技术运行中对烟气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需要控制好SCR脱硝系统的入口烟温。针对这一问题,从影响SCR脱硝效率的关键因素及常见的宽负荷脱硝技术改进方案入手进行了分析。通过宽负荷脱硝技术改造,明显提高了SCR脱硝系统的入口烟温,进而提高了脱硝效率,减少了氨逃逸率,为电力行业脱硝技术发展提供了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38.
采用高精度2K-V40型减速器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结构特点,利用ADAMS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了减速器刚柔耦合模型,分析动态性能的理论值与实际值基本相同,并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基于该模型利用ADAMS/AutoFlex模块和ANSYS有限元软件得到了针齿与摆线轮的动强度和应力分布的情况,为2K-V型减速器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9.
以磷石膏中钙源回收利用为研究目的,采用磷酸与磷石膏制得的硫氢化钙反应,制备饲料级磷酸氢钙产品.研究结果表明:磷石膏制备磷酸氢钙路径可行;湿法磷酸和热法磷酸均可制备出符合国家标准的饲料级磷酸氢钙产品;两者相比,采用湿法磷酸在成本上具有优势,采用热法磷酸在品质方面具有优势.实验结果对磷石膏的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0.
为了解决单一负荷或逐步提高负荷下培养颗粒污泥所需时间较长、污染物去除不稳定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交替改变进水碳氮负荷方式,研究好氧颗粒污泥(AGS)形成过程及污染物去除效果。通过设计进水/曝气/沉淀/排水(S1反应器)和进水/曝气/停曝/曝气/停曝/曝气/沉淀/排水(S2反应器)两种运行方式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对比分析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污泥形态变化、污泥沉降性能及对污染物去除情况。结果表明,S1反应器在第84天、S2反应器在第78天均可形成平均粒径为0.5mm的颗粒污泥,第115d时两个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分别为0.85mm、0.97mm。S1、S2反应器内的MLSS、SVI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了4.94g/L-1、5.895g·L-1和80mL/g、46mL/g,S2运行方式下,形成的颗粒污泥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使反应器内维持较高的生物量且沉降性能更优。两种运行模式下COD、NH4+-N的去除效果变化甚微,TN、PO43--P去除效果差异较明显。S1运行方式下COD、NH4+-N、TN、PO43--P去除率分别为90.0%、99.7%、74.5%和85.0%,S2运行方式下COD、NH4+-N、TN、PO43--P去除率分别为94.0%、99.9%、94.4%和95.0%,与前者相比COD、NH4+-N、TN、PO43--P去除率分别增加了4.0%、0.2%、19.9%和10.0%。因此,进水碳氮负荷同步交替变化-进水/曝气/停曝/曝气/停曝/曝气/沉淀/排水方式可在更短的时间内培养出粒径更大、污染物去除性能更优的好氧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