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89篇 |
免费 | 449篇 |
国内免费 | 25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40篇 |
综合类 | 368篇 |
化学工业 | 1114篇 |
金属工艺 | 408篇 |
机械仪表 | 315篇 |
建筑科学 | 470篇 |
矿业工程 | 127篇 |
能源动力 | 225篇 |
轻工业 | 400篇 |
水利工程 | 89篇 |
石油天然气 | 309篇 |
武器工业 | 41篇 |
无线电 | 68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22篇 |
冶金工业 | 435篇 |
原子能技术 | 76篇 |
自动化技术 | 7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91篇 |
2022年 | 152篇 |
2021年 | 232篇 |
2020年 | 197篇 |
2019年 | 173篇 |
2018年 | 150篇 |
2017年 | 180篇 |
2016年 | 176篇 |
2015年 | 177篇 |
2014年 | 263篇 |
2013年 | 355篇 |
2012年 | 328篇 |
2011年 | 407篇 |
2010年 | 333篇 |
2009年 | 312篇 |
2008年 | 358篇 |
2007年 | 327篇 |
2006年 | 356篇 |
2005年 | 325篇 |
2004年 | 209篇 |
2003年 | 215篇 |
2002年 | 169篇 |
2001年 | 170篇 |
2000年 | 142篇 |
1999年 | 192篇 |
1998年 | 181篇 |
1997年 | 138篇 |
1996年 | 139篇 |
1995年 | 114篇 |
1994年 | 92篇 |
1993年 | 84篇 |
1992年 | 54篇 |
1991年 | 56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7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4篇 |
1976年 | 7篇 |
1975年 | 7篇 |
1969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位于软粘土地基中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由于管道设计的不合理以及地基处理施工的严重质量问题,致使地基土产生严重的不均匀沉降,最终导致管道断裂.据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管道产生断裂的原因,然后介绍了管道的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992.
岩爆是高地应力环境下开挖扰动的一种地质灾害。通过对类岩体大尺寸试件进行不同围压下的顶部梯度加载-单面卸载的加卸荷试验,采集试件内部测点在岩爆前后的应变过程,结合岩爆岩体的宏观破坏现象,分析脆性岩体在不同围压加卸载条件下的岩爆特性。研究表明:不同围压下进行加卸载试验时,试件卸载时的围压大小会直接影响岩体在岩爆时的破坏形态;试件在2种加载路径下发生岩爆时,卸载面产生的岩爆起裂点均是由卸载面中部的拉伸破坏,进而由卸载面上、下处岩体的压缩破坏引起的;试件在高围压环境下产生岩爆瞬间,内测点的垂直应变变化值大于其在低围压环境下的变化值,试件在高围压加卸载路径下产生的岩体岩爆烈度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993.
为探究红土镍尾矿对周边环境的潜在风险,以我国西南地区某典型红土镍尾矿为研究对象,采集了尾矿库及周边环境中尾矿、土壤、地表水、底泥及植被共58个样品,分析了该尾矿库的污染特征及周边环境污染风险,为该尾矿库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修复提供依据。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 (ICP-OES) 测定重金属铜、镍、钴、铬等含量;通过测试尾矿库中各重金属的形态特征,分析其潜在迁移能力。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尾矿库周边土壤的生态风险水平。结果表明:与我国西北、东北地区硫化镍尾矿中重金属Cu、Ni含量较高不同,该红土镍尾矿及其周边土壤中主要重金属为Ni、Co、Cr,Cu含量较小。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各元素残渣态占比高于其他形态,但在个别深度上,Co还原态占比高于残渣态,Co潜在迁移能力大于Ni和Cr。库周边土壤及河流底泥中Ni、Co和Cr超标严重,土壤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平均值达到了严重污染,表明该镍尾矿库周边土壤已经受到了Ni、Co、Cr等重金属的严重威胁。尾矿库附近植物中重金属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部分植物中Ni、Co含量超过了生态土壤筛选值中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限值。 相似文献
994.
995.
复杂条件下破碎围岩双壳支护巷道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西山煤电集团杜儿坪矿北一大巷部分区段地应力高、围岩破碎、变形严重、难以维护等问题,运用理论分析、FLAC3D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方法,分析了围岩破坏变形力学机制与原支护方式失效机理,并基于此提出双壳支护的概念,阐述了双壳支护的作用原理及形成过程,数值模拟比较分析了双壳支护与普通锚杆支护在围岩稳定性控制、应力应变规律及塑性区分布特征等方面的差别,揭示出双壳支护的优越性。经现场应用与实测发现,采用双壳支护后的围岩稳定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围岩破碎度与巷道表面位移均大幅度下降,表明双壳支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