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846篇 |
免费 | 3332篇 |
国内免费 | 183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705篇 |
综合类 | 2323篇 |
化学工业 | 2359篇 |
金属工艺 | 1612篇 |
机械仪表 | 1578篇 |
建筑科学 | 1529篇 |
矿业工程 | 912篇 |
能源动力 | 527篇 |
轻工业 | 2067篇 |
水利工程 | 754篇 |
石油天然气 | 641篇 |
武器工业 | 398篇 |
无线电 | 211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888篇 |
冶金工业 | 1117篇 |
原子能技术 | 440篇 |
自动化技术 | 304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453篇 |
2023年 | 507篇 |
2022年 | 930篇 |
2021年 | 1182篇 |
2020年 | 808篇 |
2019年 | 512篇 |
2018年 | 604篇 |
2017年 | 662篇 |
2016年 | 611篇 |
2015年 | 1029篇 |
2014年 | 1171篇 |
2013年 | 1364篇 |
2012年 | 1665篇 |
2011年 | 1815篇 |
2010年 | 1680篇 |
2009年 | 1680篇 |
2008年 | 1786篇 |
2007年 | 1630篇 |
2006年 | 1484篇 |
2005年 | 1199篇 |
2004年 | 874篇 |
2003年 | 537篇 |
2002年 | 527篇 |
2001年 | 463篇 |
2000年 | 420篇 |
1999年 | 144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4篇 |
1951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非对称信道下协作通信系统中断概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建立了非对称信道下协作系统的数学模型,考虑了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直通链路,利用特征函数法推导出协作系统的平均中断概率公式,通过仿真验证了该中断概率公式的精确性,理论和仿真都表明协作系统的中断概率和中继节点的个数、位置分布以及协作系统的功率分配因子有着密切关系,并且考虑源到目的节点的直通链路相对于不考虑直通链路的情况具有更高的性能增益;然后又在此公式基础卜就协作系统中继节点的位置分布对最优功率分配因子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指出协作系统的最优功率分配因子受制于中继节点的位置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02.
在主用户信干噪比(SINR)门限和认知用户总功率的限制条件下,研究了认知无线网络中的功率控制方法。主用户可容忍的干扰随通信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所以认知用户需根据主用户的信噪比进行严格的功率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功率控制方案能最大化认知用户的传输速率和降低认知用户中断概率,同时主用户的QoS得到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3.
直线特征断裂和提取不完整、过提取是直线特征提取结果中常见的不确定性问题,是影响直线特征立体匹配结果的关键因素。提出一种以边缘检测结果为依据定量描述这些不确定性的方法,依据已提取直线特征延长线附近边缘点分布,定义直线特征端点定位的概率密度函数,以单条直线特征的不确定性描述为基础,计算断裂直线特征编组假设的可靠性测度,进而计算用于衡量立体图像中任意两条直线特征匹配假设可靠性的核线约束测度和灰度相似性测度。应用真实遥感立体图像,对比已有方法,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直线特征匹配结果对于两类直线特征提取不确定性问题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在总结了Ad Hoc网络的安全问题的同时,对Ad Hoc移动通信网络的身份加密技术(IBE)、网络分组技术、Ad Hoc网络信任评估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图提出一种新型的Ad Hoc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策略,这种新的网络安全策略降低了Ad Hoc移动通信网络资源的开销。文中给出的网络安全策略的仿真,仿真表明:该安全筹略有效地保证Ad Hoc网络路由信息不被伪装、攻击、重播,加强了整个Ad Hoc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07.
108.
为了消除光栅光调制器阵列的交叉效应,提出利用post-CMOS工艺将光栅光调制器与CMOS驱动单片集成.介绍了单片集成器件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单片集成器件的关键参数.通过分析表明,在满足调制器响应频率条件下,通过改变悬臂梁的各个参数可以减小调制器的弹性系数,从而降低光栅光调制器的工作电压;在满足开关速度的条件下,较大存储电容具有更好的电压保持特性.利用中芯国际提供的0.18μm工艺设计包完成该单片集成器件的物理版图设计和仿真.最后,通过实验测得该器件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时间分别为:36.8ns和36.4ns,且经过16.73ms的保持时间后压降为2.1v.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加工的单片集成器件具有较快的开关速度和较好的电压保持特性,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9.
在三掺Ce3+的Ho3+/Yb3+/LiTaO3多晶粉中,发现增强上转换绿光并同时抑制上转换红光的新途径,能有效提高上转换发光的单色性.XRD衍射谱结果表明制备粉体仍为三方晶系.980 nm LD激发下,上转换绿光发光强度随Ce3+掺杂浓度增加而增强,并在Ce3+掺杂摩尔分数达15%时,上转换绿光发光效率达到最大,并同时抑制了上转换红光.Ce3+将2F7/2能级上的能量传递给H03+的516能级来增加上转换绿光.并在高掺Ce3+时,新的交叉弛豫过程使Ce3将2 F7/2能级上的能量传递给H03+的5F4/5S2能级,增强了上转换绿光并同时抑制了上转换红光.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