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822篇 |
免费 | 3364篇 |
国内免费 | 182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705篇 |
综合类 | 2323篇 |
化学工业 | 2359篇 |
金属工艺 | 1612篇 |
机械仪表 | 1578篇 |
建筑科学 | 1529篇 |
矿业工程 | 912篇 |
能源动力 | 527篇 |
轻工业 | 2067篇 |
水利工程 | 754篇 |
石油天然气 | 641篇 |
武器工业 | 398篇 |
无线电 | 211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888篇 |
冶金工业 | 1117篇 |
原子能技术 | 440篇 |
自动化技术 | 304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453篇 |
2023年 | 507篇 |
2022年 | 930篇 |
2021年 | 1182篇 |
2020年 | 808篇 |
2019年 | 512篇 |
2018年 | 604篇 |
2017年 | 662篇 |
2016年 | 611篇 |
2015年 | 1029篇 |
2014年 | 1171篇 |
2013年 | 1364篇 |
2012年 | 1665篇 |
2011年 | 1815篇 |
2010年 | 1680篇 |
2009年 | 1680篇 |
2008年 | 1786篇 |
2007年 | 1630篇 |
2006年 | 1484篇 |
2005年 | 1199篇 |
2004年 | 874篇 |
2003年 | 537篇 |
2002年 | 527篇 |
2001年 | 463篇 |
2000年 | 420篇 |
1999年 | 144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4篇 |
1951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研究了Al2O3和Al2O3/ZrO2(Y2O3)复合刀具材料的Weibull分布、磨损形态及其切削耐用度。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确定Al2O3/ZrO2(Y2O3)刀具的耐用度参数,分析切削条件对Al2O3/ZrO2(Y2O3)复合刀具材料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Al2O3和含2%(摩尔分数)及3%Y2O3的ZrO2/Al2O3(Al2O3/ZrO2(2Y)及Al2O3/ZrO2(3Y))复合刀具材料Weibull模数的m值分别是5.6、10.2和11.7,说明Al2O3/ZrO2(3Y)陶瓷的可靠性最优;Al2O3/ZrO2(3Y)复合刀具切削40CrMoNiA合金钢的磨损形态主要来自磨粒磨损和粘结磨损,耐用度参数vc、f、ap的指数值分别为1.3、1.69和0.66,陶瓷刀具更适合高速切削,最大影响因素是进给量(f),在最佳切削条件下(vc=140 m/min,ap=0.5 mm和f=0.3 mm/r)切削耐用度为3 h。 相似文献
82.
建立连铸坯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利用现场实测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对影响铸坯温度和坯壳厚度的拉坯速度、浇注温度、二冷区水量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计算精度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影响因素中,拉坯速度和二冷区水量对铸坯温度和坯壳厚度的影响最大。因此调节拉速,改善二冷区制度是铸坯生产工艺中的重要操作。 相似文献
83.
84.
85.
采用740℃热浸镀铝方法,在20碳钢表面制备热浸镀铝层。镀铝层经850℃扩散处理4 h后,采用SEM和XRD确定扩散层的相组成,采用TEM研究组成相的晶体学取向关系。分析AlFe3C0.5相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扩散层与基体之间存在Fe3Al、FeAl和点阵常数为0.377 nm的针叶状AlFe3C0.5相;针状AlFe3C0.5与Fe3Al相之间存在的晶体学取向关系是(220)Fe3Al//(1^-11)AlFe 3C0.5、[11^-0]Fe3Al//[1^-23^-]AlFe 3 C0.5。 相似文献
86.
87.
研究了直接时效和形变时效温度对Fe-13Mn-5Si-8Cr-4Ni-0.2C合金形状记忆效应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时效后Fe-Mn-Si-Cr-Ni合金在奥氏体晶界和晶内只有少量Cr23C6第二相弥散析出,而形变后再时效有大量的Cr23C6在奥氏体晶内沿某些特定的方向析出,显著强化基体的同时提高了ε马氏体的可逆逆转变性.形变时效温度影响第二相的析出数量和方向性,从而影响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存在一个最佳的时效温度.当形变后在1073 K时效300 min时,不仅第二相数量多且在晶内析出的方向性好,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达到89%. 相似文献
88.
89.
90.
目前,700 MPa级高强钢主要采用Ti微合金化成分体系,利用纳米级Ti析出相来提高强度,但存在塑性不足、性能波动大等问题。利用OM、SEM和物理化学相分析法,对比研究了带钢头、中、尾部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析出相的类型与大小。结果表明,带钢头、中、尾部均为准多边形铁素体组织,头部晶粒尺寸细小,中部和尾部晶粒尺寸相对较大,然而带钢头部强度显著低于中部和尾部。通过分析强化机制,发现带钢头部M(CN)析出不充分,沉淀强化作用相对较小是其强度偏低的主要原因。为此,对控轧控冷工艺进行了优化,采取提高头部卷取温度、轧后送入缓冷坑等措施后,带钢头、中、尾部析出相数量基本相当,性能均匀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