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58篇 |
免费 | 639篇 |
国内免费 | 30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39篇 |
综合类 | 383篇 |
化学工业 | 1017篇 |
金属工艺 | 341篇 |
机械仪表 | 386篇 |
建筑科学 | 455篇 |
矿业工程 | 160篇 |
能源动力 | 194篇 |
轻工业 | 378篇 |
水利工程 | 116篇 |
石油天然气 | 244篇 |
武器工业 | 74篇 |
无线电 | 70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82篇 |
冶金工业 | 368篇 |
原子能技术 | 79篇 |
自动化技术 | 7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126篇 |
2022年 | 239篇 |
2021年 | 370篇 |
2020年 | 245篇 |
2019年 | 183篇 |
2018年 | 237篇 |
2017年 | 220篇 |
2016年 | 233篇 |
2015年 | 276篇 |
2014年 | 360篇 |
2013年 | 359篇 |
2012年 | 449篇 |
2011年 | 424篇 |
2010年 | 379篇 |
2009年 | 315篇 |
2008年 | 255篇 |
2007年 | 238篇 |
2006年 | 237篇 |
2005年 | 193篇 |
2004年 | 165篇 |
2003年 | 134篇 |
2002年 | 131篇 |
2001年 | 107篇 |
2000年 | 106篇 |
1999年 | 116篇 |
1998年 | 96篇 |
1997年 | 88篇 |
1996年 | 61篇 |
1995年 | 58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5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5篇 |
1975年 | 3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41.
采用热分解法在400℃下制备了稀土Nd改性Ti/RuO2-Co3O4氧化物阳极,对稀土Nd掺杂量进行优化。利用SEM、EDX及XRD等分析方法对电极表面形貌、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开路电压、循环伏安、极化曲线及强化电解寿命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电极的析氧催化活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稀土Nd掺杂使表面层晶粒细化,晶型饱满,且促进活性组分RuO2向电极表面富集,增加电极催化活性中心;掺杂量为20:1时,电极析氧性能最佳,伏安电荷容量高达686mC/cm2,反应活化能低至16.76kJ/mol,掺入稀土Nd后电极基体与涂层的结合力增强,电极强化电解寿命高达158h。 相似文献
142.
本研究通过模拟胶版印刷,对不同蔗渣浆(化学浆、APMP、CMP)配抄的新闻印刷纸的印刷适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开发蔗渣浆新闻纸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43.
为了准确识别棉花中的异性纤维,提出了基于空间模型的示教算法和检测算法.示教算法在RGB空间中采用灰度直方图对合格棉花进行特征提取,并以此建立空间模型.检测算法是通过判断像素点是否在合格棉花空间模型范围内来进行异纤识别的.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能够比较准确地识别异纤. 相似文献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0,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比较了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脂肪酸组成、角鲨烯和β-谷甾醇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油茶籽油和橄榄油样品中均分离并鉴定出8种脂肪酸组分,主要含有棕榈酸、棕榈烯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和顺-11-二十碳烯酸.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脂肪酸组成接近,但各脂肪酸含量略有差别.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角鲨烯含量差异较大,油茶籽油样品角鲨烯含量最高为0.156 g/kg,最低的只含有0.077 g/kg,平均值为0.117 g/kg.而橄榄油样品角鲨烯含量最低的有4.511 g/kg,而最高的达到8.401 g/kg,平均值为5.78 g/kg,橄榄油中角鲨烯含量为油茶籽油中的近50倍.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β-谷甾醇含量差异不大,油茶籽油中β-谷甾醇含量高于橄榄油.油茶籽油中仅有1个样品含量最低,为1.08 g/kg,其他样品含量都在2.0~3.5 g/kg区间,平均值为2.422 g/kg,而橄榄油样品中β-谷甾醇含量较高的2个样品分别有2.05 g/kg和2.09 g/kg,其余样品含量均在1.0 ~2.0 g/kg之间,平均值为1.534 g/kg.油茶籽油样品中β-谷甾醇含量为橄榄油样品的1.58倍. 相似文献
150.
Ruo‐Si Fang Ya‐Chen Dong Teng‐Yang Xu Guo‐Qing He Qi‐He Ch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2013,48(12):2551-2556
Ethyl carbamate (EC) is a potential carcinogenic compound present in most of the fermented foods. In this work, EC was inhibited through different strategies during vinification of Chinese yellow rice wine. EC can be inhibited by the use of ornithine in contrast to the control at peak point. However, the utilisation of urease resulted in little inhibitive effect on EC. The comparative data of intracellular 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OTCase) and arginine deiminase (ADI) among four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EC was positively regulated by intracellular OTCase, but ADI was not determined. Extracellular urea and citrulline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adding ornithine (P < 0.05), whereas ethanol played a minor role in EC formation.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EC and OTCase or urea revealed a linear associati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bove 0.8).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OTCase may be a required factor regulating EC formation during the brewing of Chinese yellow rice win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