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62篇
综合类   35篇
化学工业   88篇
金属工艺   35篇
机械仪表   27篇
建筑科学   17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13篇
轻工业   46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20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6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基于WVD的谱峭度法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和基于小波变换的谱峭度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igner-Ville分布的谱峭度法.将其作为检测工具,利用谱峭度构造最优滤波器提取轴承故障信息.将这三种谱峭度法应用于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时频分析方法对信号能量的集中程度和时窗与滤波器的选取是影响谱峭度法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该结果对基于时频分析的谱峭度法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2.
受全球能源形势与环境问题影响,新型膜分离技术尤其是二维层状膜在分离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使用的二维纳米材料化学环境相对复杂,且膜制备成本高昂,限制了其工业化推广。天然蛭石廉价易得,剥离简单,表面只含有硅羟基且其含量易于调控,可精确调控所制备层状膜层间亲疏水性,实现有机溶剂的高效渗透和极性与非极性溶剂的高效分离。研究发现:蛭石层状膜展现出优异的极性溶剂分子传递能力,而非极性溶剂则相对较低,其中乙腈分子渗透性高达1650L/(m2·h·bar)(1bar=0.1MPa),甲苯分子渗透性仅为37.8L/(m2·h·bar),乙腈与甲苯的分离因子高达43.6,展现出优异的分子分离性能。本文所制备蛭石层状膜具有1.36nm的规则平直层间传递通道,对分子动力学直径大于层间距的结晶紫(1.5nm)、亮蓝(1.6nm)、酸性黄14(1.9nm)等染料分子的截留率均大于90%,截留性能优良。同时,蛭石层状膜具有良好的压力循环稳定性及抗污染能力, 展现出巨大的分离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3.
卤化银乳剂颗粒上不对称菁染料J-聚体荧光的研究齐晓燕,陈次平,周本茂,阎文鹏(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关键词光谱增感,染料J-聚体,荧光,荧光寿命,电子转移光谱增感机理的研究是感光科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Gilman[1]和Kuhn等...  相似文献   
104.
利用卤化物还原原理,以Ti粉和I2粉为反应原料,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在Al2O3陶瓷基体上制备了金属Ti涂层。考察了原料配比、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涂层沉积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涂层的物相组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对涂层的微观组织形貌及成分进行了分析。采用座滴法考察铜与沉积了涂层的氧化铝陶瓷间的润湿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氧化铝陶瓷表面制备Ti涂层的适宜工艺参数为:Ti与I2的质量比=1∶3,沉积温度为1 100℃,沉积时间为60min。所获得的Ti涂层纯度较高,具有明显的(110)晶面择优取向性,涂层与陶瓷结合良好。铜与涂层间的润湿角在1 113℃时为57°。  相似文献   
105.
To improve the wetting ability between ceramic and metal, titanium and copper coatings on alumina ceramics were prepared by infiltration of molten salt and electroless plating, respectively. A Ti/Cu bi-layer was also obtained by combining the two methods.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was optimized. The phase composition of the coatings was analy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the wettability of the titanium coating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pper droplet was easily spread on the surface of titanium coated alumina. The titanium coated alumina was well composited with high chromium white cast iron and the interface between ceramic and metal was well combined.  相似文献   
106.
"里院建筑"是青岛本土形成的特色居住建筑形式,是青岛城市历史记忆的载体,然而当今城市化进程正严重威胁着这种特有空间的存在。保护好"里院建筑",传承和复兴里院文化,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运用动态和区域联动的方法,从物质、经济、文化等层面对其重新建构,以达到对里院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并使其在多元的建筑和文化中重获新生并由此复兴,进而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07.
悬架簧用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在生产、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会发生脆断 ,通过对脆断钢丝进行理化分析、金相检验和断口形貌的电子显微镜扫描分析 ,认为造成钢丝脆性断裂的直接原因是钢丝表面缺陷 (如表面裂纹、夹杂、机械碰伤等 ) ,这些缺陷在弹性弯曲和热处理残余应力的共同作用下 ,导致了裂纹的萌生、扩展 ,最终导致材料脆断 ,断口形貌的主要特征是沿晶断裂。通过对断口晶界的分析表明 ,断口晶界处并无明显杂质元素偏聚的迹象 ,可以认为高温回火脆性与钢丝脆断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08.
以市场上常见的8种活性干酵母作为山葡萄北国蓝的发酵剂,通过比较发酵速率、定性定量分析蒸馏酒中香气成分,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综合得出适合酿造山葡萄北国蓝蒸馏酒的酿酒酵母。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发酵速率最快的是酵母ADT,酵母CEC01次之;发酵完成后,酵母菌MST的发酵原酒酒精度最高,为(9.80±0.11)%vol,发酵最彻底,产酒能力优于其他酵母(P<0.05),其次是酵母CEC01,为(9.79±0.01)%vol;酵母菌CEC01发酵的山葡萄蒸馏酒中挥发性物质含量最高,为16 394.24 μg/L,其次是酵母VF(16 163.22 μg/L)、ADT(15 576.32 μg/L);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最高的是酵母CEC01,其次是酵母ADT。由此可得,酵母CEC01、ADT发酵能力强,产酒率高,且蒸馏酒的酒香浓郁、品质较好,适合酿造山葡萄蒸馏酒。  相似文献   
109.
为将酒糟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分转化成可发酵糖,从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和固液比等角度分别研究了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酶解参数,并考察2种酶不同添加方式对酒糟酶解糖化得率的影响,筛选适宜的酶解条件。结果表明,与纤维素酶或半纤维素酶单一酶水解相比,2种酶复合酶解效果较好,且2种酶同时添加的酶解得率最高。2种酶复合同步酶解的最优参数为纤维素酶添加量5%,木聚糖酶添加量4%,酶解时间为48 h,固液比为1∶20(m/v),该条件下的还原糖和木糖得率分别为30.75%和23.59%。  相似文献   
110.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涉水崩塌堆积体前缘会产生新的塌岸,进而对崩塌堆积体涌浪产生影响。为科学预测塌岸对崩塌堆积体涌浪灾害的影响,以三峡库区九畹溪崩塌堆积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工程地质调查,查明了其塌岸类型及其特征;运用岸坡结构法预测了崩塌堆积体的塌岸范围;采用改进条分法计算了塌岸前后崩塌堆积体运动速度;运用潘家铮法预测了塌岸前后九畹溪崩塌堆积体产生涌浪的初始高度,并对崩塌堆积体涌浪对岸点爬高进行了计算和对比。研究表明,三峡水库蓄水会导致九畹溪崩塌堆积体塌岸加剧,塌岸后崩塌堆积体初始涌浪高度及对岸点涌浪爬高会大幅度降低,表明塌岸减小了涌浪灾害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