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64篇 |
免费 | 181篇 |
国内免费 | 15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13篇 |
综合类 | 209篇 |
化学工业 | 265篇 |
金属工艺 | 150篇 |
机械仪表 | 141篇 |
建筑科学 | 106篇 |
矿业工程 | 53篇 |
能源动力 | 60篇 |
轻工业 | 307篇 |
水利工程 | 49篇 |
石油天然气 | 65篇 |
武器工业 | 14篇 |
无线电 | 14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9篇 |
冶金工业 | 77篇 |
原子能技术 | 26篇 |
自动化技术 | 22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63篇 |
2014年 | 77篇 |
2013年 | 88篇 |
2012年 | 140篇 |
2011年 | 163篇 |
2010年 | 156篇 |
2009年 | 181篇 |
2008年 | 186篇 |
2007年 | 197篇 |
2006年 | 153篇 |
2005年 | 134篇 |
2004年 | 104篇 |
2003年 | 53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拜耳法溶出过程降低赤泥碱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过程中,碱耗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钠硅渣的生成,碱耗可以用赤泥钠硅比(N/S)表征。通过对钠硅渣和水化石榴石反应行为的热力学分析,发现高饱和系数(x>1)的水化石榴石不易被苛性碱分解,低饱和系数的水化石榴石易被分解而转化为钠硅渣,且钠硅渣也可以转化为水化石榴石,而在Na2CO3溶液中,任何形式的水化石榴石均能被分解生成钠硅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矿区的铝土矿对赤泥N/S影响不明显,母液中Na2CO3浓度升高、石灰加入量降低、母液中碱浓度降低均会导致赤泥N/S升高,引起碱耗增大。因此,降低母液中Na2CO3浓度、提高石灰添加量将明显有利于赤泥N/S的降低。 相似文献
42.
微生物降解是磺酰脲类除草剂降解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对磺酰脲类除草剂微生物降解途径及影响微生物降解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磺酰脲类除草剂微生物降解的研究现状做了简要综述,提出了微生物降解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3.
44.
以氧化锌和硫化钠为原料,采用固液化学反应,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制备纳米硫化锌.实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 ℃,Na2S浓度2.0 mol/L,反应时间2 h,反应前超声分散15 min.对最佳条件下得到的纳米硫化锌颗粒进行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及热重-微分热重分析.结果表明:该颗粒为结晶完全的闪锌矿,平均粒度为50 nm,且颗粒在400~4 000 cm-1具有红外透光性,在纯氧气氛围中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5.
高铁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的低钙比烧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烧结法处理我国高铁中等品位矿石的工艺条件,确定钙比为1.5时熟料中存在3CaO·2SiO2和2CaO·2Si02.结果表日月,增大钙比使熟料A1203溶出率、Si02溶出率均有所降低;延长烧成时间,提高烧成温度有利于A1203溶出率的增加和Si02溶出率的降低;提高铁铝比,熟料最佳烧成温度降低,烧成温度范围变窄;提出的A1203有效溶出率概念表明,钙比为1.5时,熟料烧成效果最好;确定高铁铝土矿适宜的烧成制度为:烧成温度1250~1300℃,烧成时间20-40rain,钙比1.5. 相似文献
46.
三聚氰胺在聚氨酯泡沫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三聚氰胺及改性三聚氰胺作为阻燃剂在聚氨酯泡沫领域中的应用,并描述和分析了其对聚氨酯泡沫部分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复相乳化法制备海藻酸钙微球及其释放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复相乳化法制备了载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海藻酸钙微球,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分析,以BSA包埋率、微球的载药率和平均粒径为考察指标,优化了该方法的制备参数,使最终制备的微球平均粒径小于10 mm,球形度较好,包埋率约70%,载药率达4%. 随着海藻酸钠质量分数的降低和BSA质量的增大,微球的包埋率下降、载药率升高、平均粒径减小. 微囊化BSA的体外释放曲线表明,该系统存在pH响应特性,尤其在磷酸缓冲液中,被包埋BSA的释放速率较快. 电泳结果表明,BSA的分子结构并未受制备过程的影响. 因此,该微囊化方法有望用于蛋白类药物的控释制剂,使其免受胃酸等的破坏,达到肠部释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48.
49.
采用乙醇/(NH4)2SO4两相盐析体系,从酿酒副产物葡萄籽中提取多酚、类黄酮和原花青素。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用组成(质量分数)为30%乙醇/18%(NH4)2SO4的体系提取葡萄籽中多酚、类黄酮以及原花青素,得率分别为64.54、42.45、23.16 mg·g-1;它们富集于上相乙醇相,萃取回收率分别为97.31%、98.19%、97.92%。室温条件下用2,2-二苯基-1-苦基肼(DPPH)法与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ABTS)法测定两相盐析萃取物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IC50分别为61.85、71.76 mg·L-1,比传统的热回流提取物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0.
基于单线卸压式油气润滑系统中油气混合分配器对给油动作的不可监控这一缺陷,设计了一新的给油结构,其不但结构简单、满足系统工作要求,而且能够通过阀芯动作指示杆观察到给油动作,减少了电气系统的监测,节约了成本。应用AMESim软件HCD液压元件库对供油结构进行仿真分析,重点研究了输入压力变化、阻尼孔直径和锥阀弹簧刚度对出口喷油流速的影响。在AMEsim仿真结果基础上,设定气相速度,利用Fluent UDFs改变混合器入口油液喷油速度变化规律,进一步仿真研究油气两相环状流的发展过程。为其结构设计及系统工作压力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