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99篇
  免费   3134篇
  国内免费   1530篇
电工技术   1976篇
综合类   2122篇
化学工业   4638篇
金属工艺   1646篇
机械仪表   2006篇
建筑科学   2578篇
矿业工程   990篇
能源动力   967篇
轻工业   2286篇
水利工程   633篇
石油天然气   1673篇
武器工业   263篇
无线电   350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690篇
冶金工业   1310篇
原子能技术   385篇
自动化技术   4193篇
  2024年   183篇
  2023年   667篇
  2022年   1276篇
  2021年   1779篇
  2020年   1362篇
  2019年   1137篇
  2018年   1163篇
  2017年   1227篇
  2016年   1122篇
  2015年   1612篇
  2014年   1835篇
  2013年   2091篇
  2012年   2188篇
  2011年   2145篇
  2010年   1847篇
  2009年   1764篇
  2008年   1689篇
  2007年   1530篇
  2006年   1476篇
  2005年   1229篇
  2004年   863篇
  2003年   636篇
  2002年   611篇
  2001年   469篇
  2000年   480篇
  1999年   500篇
  1998年   388篇
  1997年   314篇
  1996年   287篇
  1995年   234篇
  1994年   201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Inulin fructotransferase (IFTase; EC 4.2.2.18) ha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mainly due to its application in producing difructose anhydride III (DFA III), which is a novel functional sweetener.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nduction of IFTase in Arthrobacter aurescens SK 8.001 with various carbon sources, especially inulin and DFA III. IFTase production could be significantly promoted by the supplement of inulin (5–50 g/L) and DFA III (5–20 g/L). Inulin at high initial concentrations gave no indication of catabolite repression, whereas 30 and 40 g/L DFA III intensely inhibited cell growth and IFTase activity. No fructose was detected in broth throughout the cultivation with inulin, and inulin was converted into DFA III and minor fructooligosaccharides. And when DFA III was the carbon source, DFA III was the only sugar detected in the broth. In conclusion, both DFA III and inulin are effective for IFTase induction, and inulin with higher IFTase activity proved to be a more potent inducer.  相似文献   
992.
补料发酵枯草芽孢杆菌合成γ-聚谷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萌  梁金钟  王风青 《食品科学》2011,32(23):225-228
在5L自动发酵罐中,通过分批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HCUL-B-115)生物合成γ-聚谷氨酸(γ-PGA)进行研究,以达到高产的目的。结果表明:在分批发酵过程中,在通入空气条件下搅拌转速由150r/min提高至250r/min,发酵结束时γ-PGA产量从11.30g/L提高到30.86g/L;在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中,在通入空气条件下,搅拌转速采用250r/min,当糖质量浓度在20g/L以下时,每次补加50mL 糖质量浓度200g/L的玉米糖化液则菌体大量生长,γ-PGA产量提高到52.20g/L。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筛选对拟穴青蟹过敏原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抗原表位具有特异性结合能力的适配体小肽,并鉴定适配体小肽对TM的免疫结合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ExPASy peptide cutter软件预测TM分子中胰蛋白酶酶切位点,结合TM线性表位设计反义小肽,经AutoDock 4.0软件模拟分子对接,筛选得到适配体小肽。采用抑制性ELISA的方法,检测筛选的适配体小肽对TM与特异性IgG抗体结合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 TM氨基酸序列中有25个胰蛋白酶酶切位点,设计TM的31条反义小肽,利用分子对接筛选得到12个适配体小肽。抑制性ELISA结果显示,12条适配体小肽均能明显抑制TM与IgG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其中适配体小肽5抑制能力最强,其抑制率为36.2%。结论通过分子对接筛选得到能明显抑制TM免疫结合活性的适配体小肽,为降低TM致敏性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4.
青春双歧杆菌增菌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针对青春双歧杆菌的营养需要 ,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基础培养基及增殖因子的用量。得出最佳基础培养基配比是 :大豆蛋白胨 1 2 % ,胰蛋白胨 0 6 % ,酪蛋白水解物 0 6 % ,牛肉浸膏 0 6 % ,葡萄糖 1 % ,低聚糖 0 5 % ,乳糖 0 5 % ,酵母浸出粉 0 7%。最佳增殖因子添加量是 :胡萝卜汁 1 5 % ,番茄汁 5 % ,肝浸液 1 5 % ,胱氨酸 0 0 5 %。最后使用优化出的增菌培养基配比测定生长曲线 ,同时测定 pH和滴定酸度的变化 ,确定增菌培养终止时间为 1 2h ,通过平板菌落计数 ,此时菌数可达 2 9× 1 0 9cfu/mL。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解决HACCP体系认证有效性评价问题。方法根据认证有效性评价要素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评价因子,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法建立模型,对认证有效性的质量进行综合量化评价,并以实例验证模型与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对企业HACCP体系认证有效性进行准确的定量评价。结论可以运用模糊数学定量方法对认证有效性进行评判,进一步规范认证活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针对未来时间内重大活动举办地鲜(冻)肉制品铅含量风险预测的问题,建立基于LSTM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当地鲜(冻)肉制品铅含量进行风险评估与预测预警。方法 通过收集2011-2020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日常食品监督管理抽检数据,筛选出北京的鲜(冻)肉制品的抽检数据,构建数据集并进行预处理,按照7:2:1的比例划分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基于Tensorflow平台构建4层LSTM模型并进行训练,基于重大活动举办前10天的鲜(冻)制品铅含量数据,对未来1天的鲜(冻)制品铅含量风险进行预测。结果 实验表明,经过50轮模型迭代训练,训练集和测试集Loss指标收敛至0.084,经过5次训练后的模型评估参数RMSE为0.192,R2_score为0.916,模型误差较小、准确度较高。结论 基于LSTM的鲜(冻)肉制品铅含量风险预测模型整体性能较好,可应用于重大活动举办地的食品风险预测,并精准指导监督抽检。  相似文献   
997.
针对传统工艺制备新疆馕的不足之处,采用烤箱方式制备馕,并对自制馕和5种市售馕的氨基酸成分、风味物质和红外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共有17种氨基酸,其中自制馕的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市售的馕,且市售馕之间也存在差异(P<0.05);自制馕和市售馕中共有18种风味物质,与市售馕相比,酮类、酯类和有机酸化合物在自制馕中未发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分析显示自制馕中部分基本官能团特征峰的强度略低于市售馕,且峰位置没有变化,自制馕与市售馕之间的二级结构均以β-折叠和β-转角含量为主,但二级结构的百分含量有所差异,从而馕的品质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98.
研究了植物甾醇与脂肪酸直接酯化合成植物甾醇酯的绿色化学合成工艺.试验筛选得到了安全、绿色、高效的催化剂ZnO.脂肪酸选择性试验表明ZnO对大多脂肪酸没有明显的选择性,但优先作用亚油酸,而对硬脂酸活性不高.较优的工艺条件为:ZnO用量为0.5%,油酸与甾醇的摩尔比为2:1.反应温度170℃,氮气保护,反应时间8 h,此条件下反应酯化率为95.2%,反式脂肪酸的生成也得到了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999.
以蓝莓汁为原料,进行了超高压(UHP)和热力处理对蓝莓汁微生物和理化指标的影响,以及贮藏期内蓝莓汁品质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压可以有效杀灭蓝莓汁中的微生物;超高压处理后,蓝莓汁表现出更诱人的颜色;贮藏期内超高压和热处理对蓝莓汁的总酸、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较小;与热处理相比,超高压处理能更好的保持蓝莓汁中的VC和花青素含量。  相似文献   
1000.
薄荷油微乳液的多孔淀粉固化及其在卷烟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薄荷油微乳液的多孔淀粉固化及在卷烟中的应用.考察淀粉种类、酶配比、加酶量、缓冲液pH值、水浴温度、酶解时间等因素对多孔淀粉得率、吸油率的影响,确定的多孔淀粉制备最佳工艺为:玉米生淀粉.淀粉:缓冲溶液=1:5(W:W),加入混合酶0.75%(V:V),混合酶中糖化酶:α·淀粉酶=1:2(V:V),酶活分别为547.6,948 IU/mL,控制pH为4.5、反应温度45℃酶解10 h后,样品离心取沉淀,常温干燥制得多孔淀粉.薄荷油微乳液与多孔淀粉以5:1(W:W)的质量比混合,室温吸附1 h,40℃下真空干燥24 h获得固化薄荷油微乳.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仪分别测定了薄荷油微乳液及多孔淀粉固化薄荷油微乳液的包封率,当释放温度为60℃时,经多孔淀粉固定化后包封率提高了10%.将薄荷油微乳液的多孔淀粉固化应用于卷烟中,利用抽烟机和气相色谱分析比较了薄荷油微乳液的多孔淀粉固化与薄荷油水溶液的多孔淀粉固化之间的差别,结果表明经过微乳化之后的多孔淀粉的固化产品的释放均匀性更佳.通过感官评定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以上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