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589篇 |
免费 | 2617篇 |
国内免费 | 115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499篇 |
技术理论 | 5篇 |
综合类 | 1891篇 |
化学工业 | 4481篇 |
金属工艺 | 1531篇 |
机械仪表 | 1589篇 |
建筑科学 | 1996篇 |
矿业工程 | 753篇 |
能源动力 | 683篇 |
轻工业 | 2897篇 |
水利工程 | 423篇 |
石油天然气 | 1355篇 |
武器工业 | 175篇 |
无线电 | 328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072篇 |
冶金工业 | 1121篇 |
原子能技术 | 256篇 |
自动化技术 | 33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614篇 |
2023年 | 645篇 |
2022年 | 982篇 |
2021年 | 1326篇 |
2020年 | 1007篇 |
2019年 | 955篇 |
2018年 | 931篇 |
2017年 | 943篇 |
2016年 | 881篇 |
2015年 | 1134篇 |
2014年 | 1393篇 |
2013年 | 1552篇 |
2012年 | 1718篇 |
2011年 | 1622篇 |
2010年 | 1477篇 |
2009年 | 1408篇 |
2008年 | 1338篇 |
2007年 | 1244篇 |
2006年 | 1228篇 |
2005年 | 988篇 |
2004年 | 749篇 |
2003年 | 928篇 |
2002年 | 1169篇 |
2001年 | 955篇 |
2000年 | 668篇 |
1999年 | 586篇 |
1998年 | 352篇 |
1997年 | 309篇 |
1996年 | 286篇 |
1995年 | 227篇 |
1994年 | 176篇 |
1993年 | 139篇 |
1992年 | 98篇 |
1991年 | 81篇 |
1990年 | 74篇 |
1989年 | 43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11篇 |
1959年 | 2篇 |
1951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阀体结构是高压均质过程影响食品原料超微细化效果的关键。该文应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对新型的短程射流共点交汇对撞阀(简称交汇对撞阀)内流体的剪切、撞击、空化和湍动效应进行分析,并进行纤维素高压射流均质超微细化试验。结果表明,交汇对撞阀内剪切、湍动、摩擦作用更强;阀体内交汇撞击区附近,压力回升利于空泡向内溃灭造成冲击,空化效应更强;与直孔阀相比,阀体出口附近湍动能增加近10倍。经交汇对撞阀处理,纤维素水分散液固形物体积占比升至75%,且电镜观察纤维素微纤直径和长度明显减小。阀体内作用机理分析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表明,流体转向、短程射流、共点交汇的阀体设计强化撞击、空化、湍流效应等,从而提升交汇对撞阀的超微细化效果。 相似文献
992.
为探明NO熏蒸降低冷藏枸杞鲜果活性氧代谢减轻褐变,以“宁杞七号”枸杞鲜果为试验材料,采用300 μL/L(0 μL/L NO为对照)的NO气体对“宁杞七号”熏蒸处理3 h,贮藏于3±0.5 ℃条件。结果表明:NO熏蒸处理能显著抑制枸杞鲜果褐变度的上升(p<0.05)。在贮藏末期,NO熏蒸处理组枸杞鲜果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分别较对照组高32.65%、0.03%、0.21%;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阴离子(O2-)生成速率及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分别较对照组低18.97%、28.21%、42.99%、0.08%;与贮藏第0 d相比,对照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力上升5.33%,处理组下降29.39%,对照组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力下降31.52%,处理组上升1.22%。且在整个贮藏过程中,NO处理组枸杞鲜果中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及GSH/GSSG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以上结果说明,300 μL/L NO熏蒸处理加快了活性氧自由基清除速率,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延缓了枸杞鲜果的褐变进程。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市场环境下如何协调主动配电网与输电网的运行策略以实现二者共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从博弈的输配电网协同经济调度策略。首先,采用主从博弈架构建立了输配电网双层经济调度优化模型,其中上层为输电网价格出清模型,下层为考虑二阶锥交流潮流约束的配电网经济调度模型。然后,应用二阶锥重构技术、KKT(Karush-Kuhn-Tucker)条件、强对偶定理和线性松弛技术将所提双层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单层规划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输配协同经济调度策略可以有效降低输电网电能及备用出清价格,同时提高了配电网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994.
利用热化学软件FactSage6.4计算了SiO2-CaO-Al2O3渣系的等温相图,进而通过固定辅料MgO的含量为8%(质量分数,下同)并控制Al2O3含量低于35%,可以得到合理的玻璃渣系液相区温度和矿物学物相组成。采用旋转柱体法和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温度、二元碱度wCaO/wSiO2和Al2O3含量对SiO2-CaO-Al2O3-MgO熔渣黏度的影响。依据单因素实验结果可知,随温度逐渐升高、Al2O3含量由15%增加至35%以及二元碱度由0.3增加到1.0,熔渣粘度呈减小的变化趋势。通过以铁作为捕集剂的熔炼实验可知,钯的回收率随着废催化剂在物料体系中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着持续增大二元碱度和升高温度,其先增大而后减小。采用选取的Pd/Al2O3废催化剂和实验优化后的玻璃渣组分进行回收实验,即Al2O3和MgO含量分别约为30%和8%、二元碱度为0.5,钯的回收率可达99%,玻璃态尾渣中钯的残留量小于4.50 g/t。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究母乳喂养婴儿粪便菌群及母乳菌群相关性,获得具有潜在益生功能菌株.方法 对健康母子母乳及婴儿粪便样本进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探究母乳与婴儿粪便样本菌群结构组成,母乳菌群在婴儿肠道垂直传递情况.通过体外益生性质研究,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筛选.结果 母乳中的主要菌科为肠杆菌科、莫拉氏菌科、葡萄球菌科和链球菌科;...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分析库尔勒香梨果实外观品质与营养品质的时空变化规律,比较果实品质的区域差异,对不同产地商品果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采集花后60d~140d内不同产区(新疆库尔勒、阿克苏、甘肃酒泉)的10个果园共计90份库尔勒香梨样品,用常规方法测定单果重、纵径、横径等外观品质指标,通过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和总酸的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果实中的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富马酸、丁二酸和山梨糖醇、果糖、葡萄糖、蔗糖,采用方差分析比较生育期产地的品质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果实的品质优劣。结果 库尔勒香梨果实在花后60~140d,随着果实的不断成熟,硬度呈快速下降的趋势,由7.19 N/cm2下降至2.91 N/cm2。还原糖的含量由1.1g/100g上升到7.3g/100g,总酸由3.63g/kg下降到0.71g/kg。成熟期4种糖中果糖、葡萄糖、山梨糖醇占比为99%,5种有机酸中苹果酸和酒石酸占比为96%。果糖∶葡萄糖∶山梨糖醇含量比值由花后60d时的1∶1.5∶7.5上升为花后140d的1∶0.9∶0.6,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含量比值由花后60d时的1∶0.37∶0.03变化为花后140d的1∶0.27∶0.13,糖酸比由花后60d的24上升到花后140d的174。成熟期三个产地糖类含量无显著差异,横径、果形指数、柠檬酸新疆与甘肃产地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四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14%,果形指数、果糖、横径、山梨糖醇、葡萄糖、苹果酸、总酸可作为库尔勒香梨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结论 库尔勒香梨在花后60d~140d的生育期内,果实中山梨糖醇的比例随着成熟度的增加逐渐降低,果糖和葡萄糖比例显著增加,有机酸以苹果酸和酒石酸为主,呈显著下降趋势,花后140d糖酸比最大,风味最好。在采样果园中库尔勒4个果园的品质最好,酒泉3个果园次之,阿克苏3个果园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快速且精准地检测啤酒箱常见的印刷缺陷。方法以啤酒箱面纸为检测目标,通过提取模板图像中形状和灰度值信息构建差异模型的模板匹配方法,对啤酒箱印刷中常见的缺陷特征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印刷质量是否合格,并通过检测验证实验对质量检测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对所采集的500张图像进行检测实验并统计结果,该方法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6.18%,漏检率小于0.9%,误判率为3.08%,平均检测耗时低于10 ms。结论使用该方法对啤酒箱面纸这类胶印制品进行质量检测的效果优秀且稳定,可以对细小划痕等高精度要求的缺陷进行精准检测,而且检测速度也快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以分布式认知理论为指导,通过调研和案例综合分析在线学习过程中内容、工具、情境交互的影响要素,探究分布式认知视角下在线教育平台的设计策略,为在线教育平台的体验设计提供指导。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探析分布式认知理论介入在线教育平台体验设计的特征和优势,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进行用户调研,明确分布式认知视角下在线学习的影响要素。其次,对Coursera平台进行案例分析,将各要素分布到各自的语境中进行分析。最后提炼出分布式认知视角下在线教育平台的体验设计策略。结论 所提出的设计策略的可视化知识图谱、促进深度交互的协同工具和建立互惠共享的社交行为等设计方法,能够满足在线学习用户的学习需求,解决其学习自主性不高、沟通协作效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针对盲人难以精准、便捷、安全服药的问题,基于感官代偿原理,研究如何利用触觉、听觉等感官代偿的潜在优势设计“适盲性”药品无障碍包装,辅助盲人实现科学、合理、精准用药。方法 基于盲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分析药品包装在适应盲人使用时的“痛点”,在把握盲人感官代偿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研究药品包装适盲性无障碍设计的途径和方法。结论 在基于盲人特殊的感官代偿机制设计盲用无障碍药品包装时,要理性、深度地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触觉和听觉的代偿潜能来解决盲人的服药障碍问题。通过简洁规范的盲文标注设计、科学合理的适盲性结构设计、智能交互的语音指令设计等方式,改善药品包装的核心信息呈现方式,提升药品信息传递的便捷性和准确性,使盲人能够独立自主地识药、取药和服药。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利用SrTiO3调控Na0.5Bi0.5TiO3−BaTiO3−SrTiO3(NBT−BT−ST)三元系陶瓷的相结构,在室温下获得性能优异的电致伸缩材料,该材料可用于包装机械物料供给微振动器的研发。方法 采用传统固相合成法制备(1−x)[0.94NBT−0.06BT]−xST陶瓷。在分析(1−x)[0.94NBT−0.06BT]−xST陶瓷相图的基础上,阐述不同相区应变的来源,并系统研究弛豫相区陶瓷铁电、应变和电致伸缩性能等。结果 随着ST含量的增加,(1−x)[0.94NBT−0.06BT]−xST陶瓷的相结构由三方相、四方相两相共存→四方铁电相→铁电相、弛豫相共存→弛豫相。三方、四方两相共存区陶瓷的应变主要来源于晶格变形和非180o畴转向。铁电、弛豫两相共存区陶瓷的应变主要来源于电场引发弛豫相和铁电相的相变。弛豫相区陶瓷的应变主要来源于样品晶格本征变形产生的电致伸缩效应。在弛豫相区,随着ST含量的增大,(1−x)[0.94NBT−0.06BT]−xST陶瓷的弛豫性增强,电滞回线逐渐变瘦,应变和滞后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x=0.40的样品在电场强度60 kV/cm下的应变滞后性降至7.8%,表现出典型的电致伸缩特征。在较强的弛豫性和形成纳米极性微区的作用下,在组分x=0.40时陶瓷在电场强度50 kV/cm下的电致伸缩系数高达0.021 3 m4/C2。结论 通过ST调控NBT基陶瓷的相结构,在弛豫相区能够有效地改善其电致伸缩性能。利用该技术制备的陶瓷电致伸缩材料可为包装机械物料供给微驱动器的研发和改进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