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21篇 |
免费 | 802篇 |
国内免费 | 45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26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791篇 |
化学工业 | 1835篇 |
金属工艺 | 656篇 |
机械仪表 | 656篇 |
建筑科学 | 848篇 |
矿业工程 | 317篇 |
能源动力 | 247篇 |
轻工业 | 664篇 |
水利工程 | 194篇 |
石油天然气 | 771篇 |
武器工业 | 161篇 |
无线电 | 111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178篇 |
冶金工业 | 490篇 |
原子能技术 | 106篇 |
自动化技术 | 13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0篇 |
2023年 | 192篇 |
2022年 | 289篇 |
2021年 | 414篇 |
2020年 | 303篇 |
2019年 | 268篇 |
2018年 | 290篇 |
2017年 | 342篇 |
2016年 | 288篇 |
2015年 | 405篇 |
2014年 | 490篇 |
2013年 | 588篇 |
2012年 | 624篇 |
2011年 | 718篇 |
2010年 | 561篇 |
2009年 | 532篇 |
2008年 | 499篇 |
2007年 | 520篇 |
2006年 | 581篇 |
2005年 | 511篇 |
2004年 | 323篇 |
2003年 | 334篇 |
2002年 | 304篇 |
2001年 | 331篇 |
2000年 | 297篇 |
1999年 | 313篇 |
1998年 | 303篇 |
1997年 | 223篇 |
1996年 | 193篇 |
1995年 | 205篇 |
1994年 | 148篇 |
1993年 | 96篇 |
1992年 | 91篇 |
1991年 | 57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35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文章研究了跳频通信的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DSP的跳频通信系统的硬件实现方案,详细给出了跳频控制模块的硬件设计、跳频同步方法、伪码的产生和部分电路设计。该系统可应用于短波和超短波跳频通信装备。 相似文献
62.
Huanran Zheng Shibin Wang Shoujie Liu Jiao Wu Jianping Guan Qian Li Yuchao Wang Yu Tao Shouyao Hu Yu Bai Jinxian Wang Xiang Xiong Yu Xiong Yongpeng Lei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23,33(40):2300815
The ration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efficient and inexpensive bifunctional oxygen electrocatalysts are highly desir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chargeable Zn–air batteries (ZABs). Although single-atom Fe sites anchored on N-doped carbon catalysts (Fe1/NC) ensure high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activity, their unitary atomically dispersed active center faces difficult condition in catalyzing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simultaneously. Herein, a composite catalyst containing heterointerface between Fe1/NC and selenides ((Fe,Co)Se2) is constructed. The obtained (Fe,Co)Se2@Fe1/NC exhibits extremely narrow potential gap of 0.616 V and remarkable stability in alkaline media, outperforming the benchmark catalysts (Pt/C+RuO2: 0.720 V).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reveal that heterointerface between Fe1/NC and (Fe,Co)Se2 accelerates the electron transfer and provides more moderate adsorption sites, which endow (Fe,Co)Se2@Fe1/NC with extremely high bifunctional oxygen catalytic activity. This study not only provides a superior bifunctional catalyst for ZABs, but also enriches the application of single-atom catalysts in multifunctional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devices. 相似文献
63.
64.
Xiao-Tong Guan Min Hu Wen-Jie Fu Yu-Meng Cui Xiang Fan Liang Zhang Ye Yuan Jing-Yuan Xu Yuan Li De-Wei Zheng 《电子科技学刊:英文版》2013,11(4):367-370
In this article, two terahertz transmission imaging systems are built with a 2.52 THz continuous wave laser and two types of sensors. One is array scanning system using a 124×124 pyro-electric array camera as the detector; the other is a point-wise scanning system utilizing a Golay cell as the detector. The imaging speed and quality is briefly analyzed. Terahertz (THz) imaging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rray scanning system has higher imaging speed with lower resolution. The point-wise scanning system has higher imaging quality with lower speed. 相似文献
65.
为了明确宝力格油田微生物采油过程中菌群演替规律,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对宝力格油田微生物驱过程中和结束后的重点油井产出液中的菌群种类及相对丰度进行了连续跟踪检测。结果表明,油藏样品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但物种分布非常不均。微生物驱阶段由于不断地向油藏补充营养剂和外源菌,优势菌群以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另希瓦氏菌属、陶厄氏菌属、盐单胞菌和沃林氏菌属等烃降解菌为主,该阶段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效果是代谢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重点油井产出液中表面活性剂含量平均升高44.23%、表面张力平均降低12.75%。微生物驱结束后由于停止向油藏补充营养物质,菌群种类发生变化,烃降解菌相对丰度下降,厌氧产气菌群相对丰度增加,其中巴18-41井产甲烷菌丰度由0.116%增加到40.77%,该阶段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发酵产气,与微生物驱前相比,微生物驱结束60 d后甲烷气体含量增加10.6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6.
塔里木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南北分异及油气勘探启示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综合航磁、地震、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研究了塔里木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南北分异的表层构造、沉积、分布特征及深层动力学机制,揭示了裂谷盆地演化及其对寒武纪早期沉积盆地和深层烃源岩分布的控制作用。塔里木南部裂谷盆地是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早期超级地幔柱活动的产物,开启于南华纪早期(约780 Ma),表现为深入塔里木盆地内部的NE向坳拉槽,而北部裂谷是泛罗迪尼亚大洋板块俯冲产生的弧后裂谷盆地,开启于南华纪后期(约740 Ma),呈近EW向狭长带状横穿整个塔里木盆地。塔里木北部新元古代弧后裂谷盆地与东亚地区晚中生代—新生代弧后裂谷盆地群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十分相似,均显示向洋迁移的演化特征,但塔里木裂谷盆地从早期的断陷-拗陷最终演化成被动陆缘。塔里木新元古代裂谷盆地不仅决定同裂谷期烃源岩的分布,更控制早寒武世沉积盆地的发育,使得后者"向前相似",在现今塔北隆起与中央隆起带之间很可能发育近EW向展布的南华系—震旦系同裂谷期和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沉积期后裂谷期烃源岩。 相似文献
67.
稠油油藏火烧油层吞吐技术与矿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稠油油藏火烧油层吞吐开发的机理和相关油藏工程问题。研究表明:火烧油层吞吐具有热力降黏、原油裂解改质和烟道气溶解降黏等多重作用机理,火烧油层吞吐开发理念在理论上是成立的。结合火烧油层吞吐面临的油藏特征和转火驱的要求,给出了火烧油层吞吐开发模式的井网设计原则、周期注气量和注气速度的优化方法,并指出了火烧吞吐实施过程中对点火工艺和防腐工艺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研究结果应用于内蒙M8井区火烧油层吞吐矿场试验中,取得了技术上的成功。该技术适合于深层、超深层以及水敏性等难以注蒸汽开发的油藏。 相似文献
68.
塔里木北部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古地理格局与油气勘探潜力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基于露头、钻井、地震等资料,在明确地层充填序列及建立地层格架基础上,分析塔里木北部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古地理演化格局及其油气勘探潜力。在Rodinia超大陆聚合与裂解的背景下,塔里木新元古代发育塔北古陆和塔里木古陆,两者中间夹持EW走向的弧后裂谷盆地,东北部库鲁克塔格地区和西北部阿克苏地区充填巨厚的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包括冰碛岩,发育深海、浅海、滨海环境和三角洲、冰海过渡性环境。早南华世—晚震旦世,北部裂谷盆地总体由深海演化至滨浅海环境,岩性由碎屑岩向碳酸盐岩转变。根据野外烃源岩和生产数据认为,塔里木北部具有烃源岩和储层形成的良好条件,新元古界具有一定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69.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已成为该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对于该岩溶储层的溶蚀机制尚存在争议。为此,基于沉积、层序与储层综合研究成果,结合微观分析测试与宏观地震资料分析结果,将该区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划分为石灰岩溶蚀孔洞型、白云岩孔洞型和硅质岩裂缝孔洞型3种类型,并分别探讨了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石灰岩溶蚀孔洞型储层纵向上分布在中奥陶通鹰山组上段和一间房组,而白云岩孔洞型储层主要发育在下奥陶统蓬莱坝组和鹰山组下段且厚度较大;(2)石灰岩溶蚀孔洞型储层形成于三级层序界面(低位期)岩溶作用,而白云岩孔洞型储层则主要形成于受三级层序界面岩溶作用控制的深埋藏白云石化作用,两者均分布在三级层序界面之下的高位体系域;(3)该区硅质岩储层的发育明显受断裂控制,是深部热液沿断层对石灰岩改造的结果,硅质岩储层及其热液溶蚀缝洞系统分布在断裂附近。进而推测:塔中北坡奥陶系除了发育上述3种储层类型以外,还发育台地边缘礁滩型储层。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