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934篇
  免费   21502篇
  国内免费   14007篇
电工技术   16336篇
综合类   19938篇
化学工业   22891篇
金属工艺   12580篇
机械仪表   12974篇
建筑科学   14041篇
矿业工程   7703篇
能源动力   4707篇
轻工业   21055篇
水利工程   5758篇
石油天然气   6599篇
武器工业   2940篇
无线电   1870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966篇
冶金工业   6763篇
原子能技术   3066篇
自动化技术   25421篇
  2024年   908篇
  2023年   3053篇
  2022年   7578篇
  2021年   9802篇
  2020年   7059篇
  2019年   4807篇
  2018年   5169篇
  2017年   5942篇
  2016年   5019篇
  2015年   8483篇
  2014年   10532篇
  2013年   12109篇
  2012年   15022篇
  2011年   15688篇
  2010年   14913篇
  2009年   14446篇
  2008年   14585篇
  2007年   13648篇
  2006年   11709篇
  2005年   9380篇
  2004年   6923篇
  2003年   4779篇
  2002年   4629篇
  2001年   4144篇
  2000年   3096篇
  1999年   1109篇
  1998年   340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48篇
  1979年   35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34篇
  1951年   3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81.
为解决叉车转向桥在极端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验证问题,本文以自主研发的某型叉车转向桥为对象,搭建了转向桥跌落实验平台,制定了叉车转向桥跌落实验步骤及验收标准。使用 ANSYS 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叉车转向桥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跌落过程有限元仿真,获取了最大载荷垂直方向和 C 型部位变形量、拉伸挤压应力及塑性变形量等数据。通过实物跌落实验验证分析和有限元仿真,提出科学可行的叉车转向桥验证方案,为产品的进一步设计优化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82.
比较曝气头曝气以及膜曝气两种曝气方式支持的菌藻共生系统在不同的运行条件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能,探讨去除机理。结果表明,以膜曝气为基础的MABAR对氨氮、总氮、磷、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负荷相对于以曝气头曝气为基础的HABAR,最高分别提升1.44、21.22、3.08、52.09 kg/m2/m3。藻类积累方面,MABAR在5个阶段的积累量都高于HABAR,最高提升15.17 mg/cm2。这不但归因于膜曝气良好的无吹脱和高效的碳化能力为自养藻类提供了充足的无机碳,而且膜曝气为一些十分有利于藻类生长的细菌,例如Acidovorax、RhodobacterAcinetobacter,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MABAR不但能够提升去除效能,还能够促使光生物膜反应器抵抗冲击,维持稳定,这对未来光生物反应器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983.
为了解2020年混凝土桥及其高性能材料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并在总结其研究内容、方法和成果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后续研究,从混凝土桥、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高性能加劲筋材3方面着手,查阅近期文献,并进行分类、总结和评述。研究发现:目前,混凝土桥方向较为关注运维阶段的耐久性能、极端环境下的工作性能及混凝土桥运营事故等问题;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研究进展在高性能、绿色环保以及智能化3个方面表现突出;高性能筋材则主要围绕强度更高、更耐久的FRP筋展开研究,其在梁、板、柱等构件上的应用得到积极的探索。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有待深化的问题提出初步建议,期待与相关学者共同努力,为该方向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84.
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有必要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与桥梁工程相融合,从智能设计、智能施工、智能运维等多个维度,推进桥梁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本文从桥梁信息化、智能检测与安全运维、智能防灾减灾、智能材料等方面,综述了2020年该领域前沿技术和重要成果,总结了研究热点与前景展望。分析表明:BIM技术可以提升桥梁正向设计精细化水平、施工过程控制和管理准确化程度;无人机、机器人等智能检测技术与机器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桥梁检测的精度和效率;高性能智能材料的应用促进了桥梁结构的自感知性、自适应性、自调节性和自诊断性;基于人工智能的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为桥梁智能防灾减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未来应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桥梁设计、建造和养护的全生命周期,顺应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实现桥梁强国梦。  相似文献   
985.
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社会满意度调查从满意度理论、发展性评价性理论和生态位理论出发,总结社会满意度调查对于"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以高水平学校的10项建设任务和高水平专业群的9项建设任务为调查对象,分析在校生、毕业生、教职工、用人单位和家长对各个建设任务的满意度量化值.通过综合分析各方需求,提出"双高计划"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注重内涵质量建设的发展理念,推动建设任务动态优化,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提供新视角,彰显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986.
相比于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固态锂电池(SSLB)用固态电解质代替有机电解液,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均大大提升,可以有效降低电动汽车安全隐患和缓解用户续航里程焦虑.固态电解质作为电子绝缘体和离子导体是SSLB核心要素之一,同时其存在离子电导率低、界面阻抗大和界面稳定性差等问题.通过研究近期相关文献,对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以及复合固态电解质锂电池的离子导电机理、研究进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综述和讨论.对于提高离子电导率,重点介绍了调整固态电解质组分的方法.对于改善界面问题,主要介绍了界面设计和制成工艺方法改善思路.综合分析表明,通过掺杂和包覆改性固态电解质、探索先进界面研究和诊断技术并指导设计具有优良锂离子传输能力的界面、创新和优化工艺能有效地提升固态电解质综合性能.最后列举了国内外重点企业的固态锂电池产业化进程,对固态锂电池未来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987.
水系锂离子电池具有优良的安全性能和高离子导电性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研究.LiMn2O4材料在水系锂离子电池中较差的循环稳定性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为了改善这一缺陷,以乙炔黑为模板,采用简单的高温固相法合成了Al掺杂的LiMn2O4材料(LiMn1.9Al0.1O4),并应用于水系锂离子全电池中.实验结果表明,在0.1 A/g的电流密度下,LiMn2O4材料放电比容量高达125.5 mA·h/g,略高于LiMn1.9Al0.1O4材料的比容量(121.6 mA·h/g).在0.1 A/g电流密度下,经200次循环LiMn1.9Al0.1O4材料的容量保持率(90%)高于LiMn2O4材料(78%).将电流密度提升到1 A/g经500次循环后LiMn1.9Al0.1O4和LiMn2O4材料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8%和57%.上述结果表明Al掺杂的锰酸锂材料在水系锂离子电池中的循环稳定性以及倍率性能均有明显提高,说明Al的掺杂能显著提升锰酸锂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并且能够缓解Mn的溶解和抑制Jahn-Teller效应,改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988.
储能技术能够解决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能量密度低、间歇性、波动大等问题,是促进我国乃至全球能源结构调整的关键技术.随着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储能技术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储能技术涉及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从而给储能领域人才培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针对储能技术高水平人才培养难和人才严重匮乏问题,中国矿业大学开展了面向储能技术的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通过增设储能技术专业课,拓展学生跨学科的理论基础;建立交叉学科团队指导模式,充分发挥创新导师团队的正面引导作用;利用高水平储能创新平台反哺教学,实现储能交叉学科产教研协同育人.以上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储能行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89.
为促进分布式清洁能源的就地消纳和减少住户电费支出,提出了考虑能量分段管理的住宅区能源日前经济调度模型.首先,根据住宅区用电负荷特性,改进了光伏-蓄电池能量分段管理策略来提升清洁能源利用率;其次,考虑楼宇间电能共享和电动汽车-楼宇(vehicle to building,V2B)模式,以楼宇能耗支出最小为目标建立了住宅区的能源日前优化调度模型;最后在Matlab2018a通过Yalmip调用Cplex12.7求解,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合理分配楼宇间电能,促进分布式清洁能源的就地消纳,减少住户电费支出.  相似文献   
990.
周东星  赵静红  吴建梅  李宗雨 《当代化工》2021,50(10):2283-2286
利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对薄型、超薄型各3个型号未知配方的防火涂料进行分析,薄型涂料水分及挥发性溶剂较超薄型涂料少.残留质量能够反映稳定性,薄1型、薄3型残留质量显著大于其他4个型号的涂料,因此稳定性更优.薄型、超薄型涂料所含季戊四醇、聚磷酸铵、三聚氰胺的含量均有所差异.研究表明,TG-DSC通过分析防火涂料随温度的质量变化、热效应变化,能够初步定性分析防火涂料成分,评价不同型号防火涂料成分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