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176篇 |
免费 | 9082篇 |
国内免费 | 483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033篇 |
综合类 | 6520篇 |
化学工业 | 7460篇 |
金属工艺 | 3958篇 |
机械仪表 | 4377篇 |
建筑科学 | 5008篇 |
矿业工程 | 2295篇 |
能源动力 | 1765篇 |
轻工业 | 7451篇 |
水利工程 | 2048篇 |
石油天然气 | 1973篇 |
武器工业 | 822篇 |
无线电 | 642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245篇 |
冶金工业 | 2199篇 |
原子能技术 | 1207篇 |
自动化技术 | 930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2篇 |
2024年 | 1150篇 |
2023年 | 1322篇 |
2022年 | 2555篇 |
2021年 | 3161篇 |
2020年 | 2308篇 |
2019年 | 1615篇 |
2018年 | 1673篇 |
2017年 | 1853篇 |
2016年 | 1790篇 |
2015年 | 2670篇 |
2014年 | 3432篇 |
2013年 | 4167篇 |
2012年 | 4968篇 |
2011年 | 5230篇 |
2010年 | 4801篇 |
2009年 | 4750篇 |
2008年 | 4748篇 |
2007年 | 4732篇 |
2006年 | 4132篇 |
2005年 | 3358篇 |
2004年 | 2487篇 |
2003年 | 1650篇 |
2002年 | 1539篇 |
2001年 | 1371篇 |
2000年 | 1156篇 |
1999年 | 518篇 |
1998年 | 202篇 |
1997年 | 127篇 |
1996年 | 77篇 |
1995年 | 80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72篇 |
1992年 | 48篇 |
1991年 | 42篇 |
1990年 | 41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10篇 |
1964年 | 2篇 |
1959年 | 11篇 |
1951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中的矩量法/时域有限差分(MoM/FDTD)混合方法,分析了复杂环境中短波天线的电磁辐射性能,建立了短波双极天线的自由空间模型。采用矩量法和时域有限差分法相结合,对其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和已有的文献进行比较,验证了混合方法计算结果的可行性、准确性。总结了该模型对短波天线远区场影响的有益经验,为改善短波天线性能提供了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从试验的角度出发,对正弦扫描振动试验的有关技术做了初步的探讨。以一个实际的例子为例,介绍了正弦扫描振动试验中的重要参数并给出了计算方法。对一次扫描和分段扫描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并说明了在何种情况下两者是否等效的问题,而且给出了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5.
近半个世纪以来,微波电路发展十分迅速,它经历了从低频到高频、从单层到多层的发展历程,最终导致了微波多芯片组件的产生。随着多芯片组件密度的不断提高,互连的不连续性成为制约整体性能的瓶颈。因此,对互连进行仿真和建模,对于微波多芯片组件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以MMIC芯片和介质基板的垂直互连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对不连续性结构的散射参数进行了软件仿真优化,并进行了装配、测试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996.
997.
研制了双面键合长波长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有效克服了传统外延生长方法存在的诸多难题通过对布拉格反射镜、有源区和光学腔的设计,结合键合技术进行工艺设计,于国内首次研制出双面键合长波长VCSEL,并分别采用光泵浦和电泵浦对其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结构及工艺设计是合理的,两次键合后的界面可以承受腐蚀、剥离、氧化等后工艺,且键合界面光、电性能良好,未对激光器性质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器件激射波长约为1 273.6 nm,脉冲条件下表现出动态单纵模特性,在仪器测试范围内,20 μm尺寸的器件常温连续工作条件下的最大输出功率为0.16 mW.但P-I曲线的扭折说明器件仍旧存在着较大的热、电阻,需在后续的材料生长及键合技术中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针对延迟容忍移动传感器网络(DTMSN, delay tolerant mobile sensor networks)提出一种基于节点运动状态的数据传输(MSD, motion state-based delivery)策略.MSD使用2个通信频率,传感器节点利用基站在频率f1上的广播信号完成自身运动状态和传输概率的计算,并以此作为利用频率f2进行消息转发的依据.为了提高性能,MSD中利用消息生存时间和自身消息优先传输机制来完成消息队列的管理.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几种DTMSN数据传输策略相比,MSD能够以较低的通信开销和传输延迟达到较高的数据传输成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