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2675篇 |
免费 | 20454篇 |
国内免费 | 1075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4023篇 |
综合类 | 14530篇 |
化学工业 | 15566篇 |
金属工艺 | 9688篇 |
机械仪表 | 9407篇 |
建筑科学 | 10959篇 |
矿业工程 | 5448篇 |
能源动力 | 3847篇 |
轻工业 | 15428篇 |
水利工程 | 5144篇 |
石油天然气 | 3913篇 |
武器工业 | 1999篇 |
无线电 | 1455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1287篇 |
冶金工业 | 5152篇 |
原子能技术 | 2468篇 |
自动化技术 | 2047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0篇 |
2024年 | 2582篇 |
2023年 | 2794篇 |
2022年 | 5357篇 |
2021年 | 6673篇 |
2020年 | 4826篇 |
2019年 | 3522篇 |
2018年 | 3531篇 |
2017年 | 4141篇 |
2016年 | 3649篇 |
2015年 | 5827篇 |
2014年 | 7301篇 |
2013年 | 8595篇 |
2012年 | 10893篇 |
2011年 | 11633篇 |
2010年 | 10960篇 |
2009年 | 10918篇 |
2008年 | 11134篇 |
2007年 | 11050篇 |
2006年 | 9606篇 |
2005年 | 7790篇 |
2004年 | 5783篇 |
2003年 | 3693篇 |
2002年 | 3407篇 |
2001年 | 3233篇 |
2000年 | 2519篇 |
1999年 | 864篇 |
1998年 | 266篇 |
1997年 | 173篇 |
1996年 | 140篇 |
1995年 | 117篇 |
1994年 | 94篇 |
1993年 | 118篇 |
1992年 | 100篇 |
1991年 | 81篇 |
1990年 | 62篇 |
1989年 | 82篇 |
1988年 | 54篇 |
1987年 | 41篇 |
1986年 | 31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33篇 |
1979年 | 34篇 |
1959年 | 24篇 |
1958年 | 2篇 |
1951年 | 2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分析了基于精益生产的工程机械齿轮工厂设计,从生产组织、总体布局、设备和信息化4个方面提出了适用于工程机械齿轮工厂的精益设计方法,并做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52.
53.
首先回顾了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基本概念,提出中小桥梁健康监测研究基本要求,总结了公路网桥梁面临的管养问题特点,针对已有的大跨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经验不能简单地照搬到中小桥梁中来的情况,提出了需要解决的区域公路网桥梁健康监测新问题,以保证桥梁安全。 相似文献
54.
55.
现有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残余应力分布模型仅适用于特定强度等级的高强钢,尚缺乏适用于不同强度等级高强钢的残余应力分布模型。为此,基于不同强度等级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残余应力的已有试验,研究钢材的强度等级、板件厚度及宽厚比对残余应力分布和峰值的影响,提出不同强度等级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的残余应力统一分布模型。该模型采用多重阶梯函数形状,适用于屈服强度460~960MPa的焊接箱形截面,且满足每个板件自平衡条件和对称性。将残余应力统一分布模型的形状、数值和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该模型的准确性。在基于纤维模型的极限承载力数值分析中,分别采用残余应力统一分布模型和已有分布模型计算高强钢焊接箱形柱的受压承载力,并将各自得到的极限承载力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残余应力统一分布模型后,不同等级高强钢焊接箱形柱的纤维模型计算能更准确地预测其极限承载力。残余应力统一分布模型可为不同等级高强钢焊接箱形柱的二阶非弹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57.
根据不同的情况,找出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的原因,对使用寿命进行分析,为以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8.
简述了碳纤维布的特征及加固桥梁的优点,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应用碳纤维布对桥梁结构进行补强加固的方法和施工工艺,总结了施工注意事项,结果表明其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