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553篇
  免费   36293篇
  国内免费   12369篇
电工技术   29724篇
技术理论   63篇
综合类   30217篇
化学工业   78000篇
金属工艺   26583篇
机械仪表   30794篇
建筑科学   39017篇
矿业工程   13494篇
能源动力   14195篇
轻工业   30997篇
水利工程   8610篇
石油天然气   27134篇
武器工业   3596篇
无线电   5888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8710篇
冶金工业   24280篇
原子能技术   5741篇
自动化技术   65177篇
  2025年   1319篇
  2024年   9965篇
  2023年   9250篇
  2022年   13362篇
  2021年   18294篇
  2020年   15376篇
  2019年   12958篇
  2018年   12803篇
  2017年   14482篇
  2016年   13630篇
  2015年   17397篇
  2014年   22332篇
  2013年   27307篇
  2012年   28428篇
  2011年   31484篇
  2010年   27647篇
  2009年   26931篇
  2008年   26611篇
  2007年   25258篇
  2006年   25904篇
  2005年   22721篇
  2004年   15744篇
  2003年   14177篇
  2002年   13876篇
  2001年   12382篇
  2000年   11553篇
  1999年   12563篇
  1998年   10736篇
  1997年   9042篇
  1996年   8290篇
  1995年   6948篇
  1994年   5741篇
  1993年   4361篇
  1992年   3482篇
  1991年   2652篇
  1990年   2106篇
  1989年   1779篇
  1988年   1389篇
  1987年   1003篇
  1986年   777篇
  1985年   620篇
  1984年   429篇
  1983年   345篇
  1982年   332篇
  1981年   275篇
  1980年   230篇
  1979年   160篇
  1978年   93篇
  1977年   95篇
  1976年   1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Performance utility-analysis of multi-state system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defines a new utility importance of a state of a component in multi-state systems. This utility importance overcomes some drawbacks of a well-known importance measure suggested by William S. Griffith (J. Applied Probability, 198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s new utility importance and the Griffith importance is studied and their difference is illustrated with examples. The contribution of an individual component to the performance utility of a multi-state system is discussed. Examples show that a meaningful index for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in a multi-state system can hardly be defined in general,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actual values of the utility levels and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component-states in the system. An example illustrates how genetic algorithm, simulated annealing, and tabu search can be used in selecting components and defining the position order of components so that the performance utility of a multi-state system is optimized.  相似文献   
962.
Since Stratton published his famous paper four decades ago, various transport models have been proposed which account for the average carrier energy or temperature in one way or another. The need for such transport models arose because the traditionally used drift-diffusion model cannot capture nonlocal effects which gained increasing importance in modern miniaturized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the derivation of these models from Boltzmann's transport equation, several assumptions have to be made in order to obtain a tractable equation set. Although these assumptions may differ significantly, the resulting final models show various similarities, which has frequently led to confusion. We give a detailed review on this subject, highlighting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models, and we shed some light on the critical issue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order transport models.  相似文献   
963.
指出了PB本身不具备旋转打印功能的弱点 ,提出了借助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其它语言实现证件打印的旋转要求的设计思想。还给出了证件页格式分析 ,中间文件符号约定 ,以及Del phi智能旋打程序。  相似文献   
964.
Agent协商优化问题的快速混沌遗传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Internet的日益完善和电子商务的普及,如何快速、高效地进行Agent协商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在Bazaar协商模型下,给出了一种快速混沌遗传算法,该算法首先将混沌机制引入遗传算法,并在搜索中,以具有一定保证的当前最优解为中心不断压缩优化变量的搜索区间,对算法进行加速。这样即克服了遗传算法过早收敛的缺点,又解决了引入混沌后遗传算法收敛慢的问题。仿真实验表明,它是解决Agent协商优化问题的一种快速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965.
微控制器在测控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介绍了集微控制和转换于一体的芯片ADuC812组成的通用测控平台,给出了系统软硬件设计。所构建的ADuC812通用测控平台具有可靠性高、性能良好、功能齐全、通用性强、价格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966.
汤宏斌  陶洋 《通信技术》2003,(11):91-93
网格计算是一种前景看好的新技术,世界上有很多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正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网格计算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本文介绍了网格能够实现的目标并阐述网格计算技术的基本架构,以及对生活和生产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7.
燃油喷雾流场DPIV测速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粒子图像测速技术(DPIV)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并得到重视的流场测量新技术。本文开发了一套用于燃油喷雾流场研究的DPIV测速系统。该系统包括全透明玻璃容器、光导系统、X—Y坐标系统,和控制喷嘴、激光器、CCD相机动作时序的同步信号控制系统,从而能全过程拍摄燃油雾化全场。利用该系统所进行的柴油喷雾实验表明,喷雾与空气相互作用产生卷吸现象,在局部雾化区域形成涡流。  相似文献   
968.
王健  孙军强 《中国激光》2006,33(10):384-1388
基于周期极化反转铌酸锂(PPLN)光波导的和频(SFG)二阶非线性效应,提出并实验验证了1.5-μm波段信号光到抽运光的高速全光波长转换。输入信号光采用重复频率为40 GHz,脉宽为1.57 ps的皮秒脉冲或是40 Gbit/s的非归零(NRZ)码信号,输入抽运光为连续光,输出抽运光变为脉冲光,并且是输入信号光的反向波长转换。  相似文献   
969.
通过溶胶凝胶法和氢气还原法制备出Co纳米颗粒并以此作为催化剂材料,通过催化裂解苯的方法,实现了较低温度(460℃)下在Co纳米颗粒表面上合成碳纳米管。采用X射线衍射、激光喇曼光谱、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所合成的碳纳米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优化实验参数,可制备出最大产率和纯度分别为约50和98.02%(质量分数)的碳纳米管。由于铁磁性Co纳米颗粒的进入,使得整个复合物表现出比较好的磁性能。和以往以苯作为碳源合成碳纳米材料相比,此合成方案简单、成本低,且对环境无任何危害,非常适用于磁性碳纳米复合物的批量合成。  相似文献   
970.
刘九洲  王健 《电光与控制》2013,20(2):46-49,69
随着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迫切需要提出新的测试方法。边界扫描测试技术解决了数字电路,特别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测试问题,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概述了边界扫描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对边界扫描测试技术应用比较广泛的几个标准内容进行了对比和总结;在测试算法方面,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些算法及其优缺点;在应用领域方面,分析了国内外取得的主要应用成果;最后,在总结当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预测了未来在新标准的研究、远程测试技术、测试方法集成等5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为国内同行业了解边界扫描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