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387篇 |
免费 | 4391篇 |
国内免费 | 338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506篇 |
综合类 | 4148篇 |
化学工业 | 4636篇 |
金属工艺 | 3121篇 |
机械仪表 | 2812篇 |
建筑科学 | 3111篇 |
矿业工程 | 1572篇 |
能源动力 | 908篇 |
轻工业 | 4260篇 |
水利工程 | 1580篇 |
石油天然气 | 1499篇 |
武器工业 | 541篇 |
无线电 | 395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638篇 |
冶金工业 | 1737篇 |
原子能技术 | 789篇 |
自动化技术 | 53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6篇 |
2023年 | 641篇 |
2022年 | 1607篇 |
2021年 | 1904篇 |
2020年 | 1417篇 |
2019年 | 1005篇 |
2018年 | 1032篇 |
2017年 | 1288篇 |
2016年 | 1083篇 |
2015年 | 1819篇 |
2014年 | 2267篇 |
2013年 | 2624篇 |
2012年 | 3246篇 |
2011年 | 3315篇 |
2010年 | 3230篇 |
2009年 | 3064篇 |
2008年 | 3175篇 |
2007年 | 3105篇 |
2006年 | 2631篇 |
2005年 | 2144篇 |
2004年 | 1596篇 |
2003年 | 995篇 |
2002年 | 1022篇 |
2001年 | 967篇 |
2000年 | 752篇 |
1999年 | 313篇 |
1998年 | 151篇 |
1997年 | 76篇 |
1996年 | 75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53篇 |
1993年 | 45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7篇 |
1976年 | 1篇 |
1959年 | 5篇 |
195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91.
采用聚乳酸(PLA)薄膜包装哈斯油梨进行保鲜实验,以聚乙烯(PE)薄膜包装及无包装作为对照。依据贮藏保鲜期间((17±2)℃,相对湿度50%±5%)油梨重量、颜色、硬度、叶绿素、可溶性固形物及酶活性的变化,结合包装袋内O2、CO2体积分数来评定保鲜效果。结果表明:PLA薄膜本身较低的O2和CO2透过率使其包装内形成了低氧高二氧化碳的气体环境,抑制了油梨的呼吸作用,使其包装的油梨保鲜时间最长,可以贮藏8 d,而PE薄膜和无包装的油梨仅可以贮藏6 d和4 d。4 d后,PLA包装中的油梨颜色最鲜亮,其硬度和叶绿素含量分别为133.1 N和1.28 mg/g,高于PE包装中的85.5 N和1.06 mg/g;同时PLA包装中油梨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要低于其它两种包装。PLA薄膜包装哈斯油梨可以有效延长其贮藏时间,而且此包装方法操作简便,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992.
利用2010年白银区春小麦生长季(4—7月)空间分辨率为250 m的MODIS影像和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通过CASA模型建立了基于MODIS数据的春小麦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模型,估算出白银区春小麦生长季的净初级生产力(NPP),通过春小麦NPP与干物质转换关系计算出春小麦生产潜力。结果表明:白银区南部春小麦的NPP和生产潜力均大于北部地区,其NPP最小值为42 gC·m-2·a-1,最大值为402 gC·m-2·a-1,且春小麦的生产潜力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根据春小麦生产潜力与实际产量的拟合关系建立了产量估测模型,并对该模型做了精度验证与实用性评价,结果显示该估产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为76.33 g·m-2,相对均方根误差RMSEr为23.51%。 相似文献
993.
994.
高通量筛选研究茯砖茶对FXR模型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茯砖茶水提液分别用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制得三氯甲烷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及水层样品,茶渣用95%的乙醇提取,制得乙醇提取物,通过高通量药物筛选测定各样品对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模型的激活和抑制作用,研究茯砖茶的降脂减肥功效,结果显示茯砖茶各部份对FXR都有抑制作用,乙酸乙酯层样品激活作用较明显,从中分离制得儿茶素EGCG及ECG单体对FXR模型有很好的激活作用,证明茯砖茶有较强的降脂功能,有望开发成天然的降脂药物。茯砖茶中其他活性成分的分离有待进一步进行。 相似文献
995.
996.
以半仿生法提取细叶小檗果实中的总生物碱,通过考察自然光照、紫外光照、温度和p H等因素的影响,以细叶小檗总生物碱残留量和抑菌圈内外差值(D-d)为考察指标记录变化,探究总生物碱与抑菌活性的稳定性及其热降解动力学。结果显示,细叶小檗果中提取的总生物碱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效果,其稳定性与抑菌活性易受温度和p H值的影响,自然光照30 d与紫外照射3 h对总生物碱稳定性与抑菌活性均无影响。总生物碱的热降解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抑菌活性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在90℃处理20 h,100℃处理4 h后的时候完全失活。总生物碱在酸碱处理后抑菌活性明显增强,再经80℃热处理48 h,酸碱组抑菌活性仍会保留。研究表明,总生物碱稳定性与抑菌活性易受温度和p H值的影响,酸化可将(D-d)提高13~18 mm,碱化提高3~5mm;均可增强其热稳定性,酸处理组(D-d)为20~22mm,碱处理组(D-d)为5~9mm;总生物碱的热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活化能Ea为58.8 kJ/mol,半衰期t1/2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该研究初步揭示了总生物碱在不同条件下的抑菌活性和热降解动力学,为小檗碱等生物碱的提取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6种蔬菜和水果以及玉米、香菇等其他植物源性样品中百草枯和敌草快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先以0.5 mol/L HCl浸泡酸化5 min,再以10 mL甲醇-0.5 mol/L HCl(1:1, V:V)振荡提取10 min,然后于80℃水浴中保温30 min,提取液冷却后于5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层清液过0.22μm的滤膜,直接上机测定。以20mmol/L甲酸铵(pH=3)-乙腈为流动相,经亲水色谱柱(hydrophilic interac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 HILIC)进行分离后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分析,内标法定量。结果百草枯的检出限(limitsofdetection,LOD)、定量限(limitsof quantitation, LOQ)分别为2.0、7.0μg/kg,敌草快的LOD、LOQ分别为1.5、8.0μg/kg。考察了8种不同样品的基质效应,其中敌草快在上海青和西芹中的基质效应较强,需要以基质标准曲线进行定量校正。在10、50、100μg/kg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下测得,百草枯的回收率为74.6%~120.2%,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为0.9%~11.7%;敌草快的回收率为76.6%~124.9%, RSD为2.0%~12.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以内标法和基质匹配曲线定量,结果准确,适用于大量蔬菜水果样品中百草枯和敌草快的高通量分析和检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建立一种半定量唾液中尿素酶活性的酚酞指示法。方法 基于尿素酶可以特异性地催化尿素水解并引起溶液pH变化, 可直观评价健康人群唾液中尿素酶活性, 通过优化尿素溶液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并评估其对检测限的影响。结果 当尿素溶液浓度为7 g/L, 反应时间5 min时尿素酶活性的检测限为 0.80 U/mL, 反应时间17 h时尿素酶活性的检测限为0.04 U/mL。进一步通过200份不同唾液样本实际测试, 确定健康人群唾液中尿素酶活性应不高于0.064 U/mL。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 可直观半定量唾液中尿素酶活性, 为口腔和全身疾病的早期评估和诊断提供依据, 也可为胃中易产生尿素酶的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对营养包生产企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进行考察并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估。方法抽取国内6家主要生产企业产品,参照CNAS-GL 005技术要求,制备考核样并检验其均匀性。在6家企业实验室进行室间比对,检测指标维生素A、维生素D_3、维生素B_1、维生素B_2、钙、铁、锌分别参照国标方法GB 5009.82-2016、GB 5009.82-2016、GB 5009.84-2016、GB 5009.85-2016、GB 5009.92-2016、GB 5009.90-2016、GB 5009.14-2017。结果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判别,考核样混合均匀;依据考核样检测结果进行Z评分,参与评估的6家企业检测能力均为"满意";实际产品检测结果与GB 22570-2014相比,除了1号实验室的产品2的钙元素结果含量略高于标准上限,其他含量均在国标许可范围内。结论我国主要的营养包生产企业基本具备把控产品质量的检测能力,抽检产品必需成分的含量符合GB 22570-2014相关指标限定值。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了解我国3岁及以上居民碳酸饮料中添加糖的摄入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2014年在我国14个省(市)抽取28个城市区和县内的27 485名3岁及以上常住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利用非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收集调查对象碳酸饮料的消费状况,结合2015年开展的饮料添加糖含量专项调查中132份碳酸饮料糖含量数据,采用简单分布评估方法计算人群碳酸饮料中添加糖摄入量分布和饮料提供的能量,并与人群膳食摄入总能量相比计算碳酸饮料中添加糖的供能比。结果我国14个省(市)3岁及以上居民碳酸饮料添加糖每日平均摄入量为0.5 g,供能比为0.11%,其中碳酸饮料消费人群添加糖每日平均摄入量为13.4 g,中位数为12.3 g,供能比为2.69%。不同消费人群添加糖每日摄入量的中位数比较,男性(15.3 g)高于女性(10.1 g),城市(13.8 g)高于农村(10.7 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碳酸饮料中添加糖的供能比比较,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3.02%)高于农村(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7岁年龄组人群的碳酸饮料供能比最高为3.41%。结论 13~17岁青少年为碳酸饮料中添加糖的高消费群体,应重点开展科普宣教,引导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