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95篇 |
免费 | 352篇 |
国内免费 | 9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06篇 |
综合类 | 214篇 |
化学工业 | 505篇 |
金属工艺 | 208篇 |
机械仪表 | 209篇 |
建筑科学 | 161篇 |
矿业工程 | 108篇 |
能源动力 | 107篇 |
轻工业 | 212篇 |
水利工程 | 70篇 |
石油天然气 | 114篇 |
武器工业 | 30篇 |
无线电 | 39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60篇 |
冶金工业 | 176篇 |
原子能技术 | 24篇 |
自动化技术 | 34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7篇 |
2024年 | 191篇 |
2023年 | 108篇 |
2022年 | 170篇 |
2021年 | 221篇 |
2020年 | 166篇 |
2019年 | 106篇 |
2018年 | 126篇 |
2017年 | 96篇 |
2016年 | 120篇 |
2015年 | 133篇 |
2014年 | 130篇 |
2013年 | 152篇 |
2012年 | 171篇 |
2011年 | 200篇 |
2010年 | 151篇 |
2009年 | 170篇 |
2008年 | 129篇 |
2007年 | 116篇 |
2006年 | 120篇 |
2005年 | 130篇 |
2004年 | 66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按单生产模式企业的生产物流运作过程具有很大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给企业的物流运输资源配置带来了很大难题.在考虑制造企业全年生产物流需求的动态性、不确定性、运输资源可替换、工作时间的约束下,基于排队论提出了一种以物流系统运作总成本为优化目标的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法.在案例中,使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此优化配置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2.
国外某地含有丰富的烧绿石资源,属碱性碳酸盐矿体,原矿Nb2O5含量大于1%,在经历长流程胺法烧绿石浮选之后,尾矿含Nb2O5较高,铌资源未能得到综合回收,该烧绿石尾矿仍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由于该尾矿长期在尾矿库堆存,药剂污染严重、含泥量较大,本工艺预先采用“磨矿擦洗-脱泥”的工艺改善其浮选性质,然后通过“磁选-脱钙”的工艺进行杂质矿物抛废,最终采用螯合类组合捕收剂实现烧绿石的选择性高效捕收。在原料Nb2O5品位0.71%的条件下,获得了Nb2O5品位55.07%、回收率38.23%的烧绿石精矿,尾矿中烧绿石资源得到回收。 相似文献
43.
旋喷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被应用到基坑、隧道、路基施工等多种工程领域。旋喷桩施工时,高达数十兆帕的注浆压力以及不断注入的水泥浆会对周围土体产生扰动,引起土体变形,危害周边既有结构物的安全。在宁波软土地基上进行了连续旋喷施工试验,研究了连续旋喷施工引起的周围土体的地表变形。采用了全自动全站仪对施工过程中的周边土体进行实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地表最大水平位移为180.31 mm,地表隆起为179.54 mm。累计地表最大垂直位移与水平位移均随与相邻旋喷桩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距离下,越靠近施工区域中心线,位移越大。基于监测结果,提出了一些减小旋喷桩施工对周边土体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
焊接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是轴类密封的重要类型之一,而密封端面振动特性是泄漏量和端面磨损的关键影响因素。由于目前针对焊接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端面振动位移相关理论研究较少且没有具体分析各工作参数对端面振动的影响。首先,作者建立了端面密封环的几何模型和极坐标下端面所受表面压力以及分布力矩的数学模型;采用圆环理论和数值分析方法,推导出受谐波形式载荷条件下端面振动位移的求解公式。然后,利用MATLAB求解出密封端面在不同工况条件下轴向振动和径向振动位移特解。发现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径向振动位移均大于轴向振动位移。最后,设计了径向振动试验,利用电涡流传感器测量密封端面径向振动位移,分别探究了介质压力、工作转速、载荷系数和压缩量对径向振动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作转速和压缩量对径向振动位移影响较大,介质压力和载荷系数对径向振动位移影响趋势相同。径向振动位移随着转速的增大而急剧增大;随着压缩量的增加先缓慢增大后迅速增大;随着介质压力的升高、载荷系数的增大,径向振动位移先减小后增大。对比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验证了密封端面振动位移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优选出合理的工作参数范围为:介质压力为0.4~1.4 MPa,工作转速为1 500~2 500 r/min,载荷系数K为0.60~0.75,压缩量为4~6 mm。 相似文献
45.
增材制造技术成形Ti-6Al-4V点阵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密度、生物相容性好的性能特点,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海洋等领域具有极大应用潜力。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增材制造Ti-6Al-4V点阵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对选区激光熔化(SLM)和电子束选区熔化(SEBM)技术成形点阵材料的力学性能、失效行为、微观组织进行分析与总结。研究发现,SLM和SEBM技术均可获得保留原始结构特征的点阵材料,且增材制造骨骼型Diamond 极小曲面Ti-6Al-4V点阵材料抗压强度可达到411.71 MPa,屈服强度达到317.48 MPa,强度可与镁合金相媲美;点阵材料失效行为主要有45°剪切断裂以及水平断裂,剪切断裂型点阵材料强度较高,在承载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呈水平方向断裂的点阵材料多为梯度型点阵材料,其应力应变曲线波动范围较小,在能量吸收能力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热处理可有效消除增材制造过程中带来的残余应力、降低粗糙度、转变亚稳、针状α\"马氏体为α+β相,进而增加点阵材料的塑性,且不降低甚至提高部分Ti-6Al-4V点阵材料的强度。最后,对增材制造Ti-6Al-4V点阵材料的现存弊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6.
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具有广阔的军事和民用前景。近年来,出现了一类性能优越的新型双层微测辐射热计型红外探测器。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和光学导纳矩阵法详细研究了两种类型的双层微测辐射热计的主要性能。结果表明,双层微测辐射热计的综合性能优于单层微测辐射热计。其中,双层S型结构的温升最优,但其力学稳定性较差,难以满足实践需要;双层U型结构的温升虽低于双层S型结构的温升,但明显优于单层微桥;重要的是,双层U型结构在光吸收性能、力学稳定性、器件制造等方面均优于双层S型结构。所以,双层U型结构的综合性能更优。还设计了一种综合性能更优的改进型双层U型结构。 相似文献
47.
为探究低渗砂岩铀矿在不同因素下的产量变化情况,根据储层有效应力与渗流特性的关系,建立有效应力-渗流数值模型。通过日产水量分析流固耦合作用下储层的产量变化规律,并结合变异系数法分析注入压力、初始渗透率和井间距对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考虑流固耦合作用下的储层产量会更快进入稳定状态,产量更高;应力敏感性系数越大,有效应力减小对地层渗透率影响越明显。注入压力越大,地层有效应力减小区域下降幅度增大,使地层渗透率增大区域升高幅度增大,导致产量逐渐增多;流固耦合作用下产量随着初始渗透率增大而增多且增长速度较快;流固耦合作用下,随着井间距的增大,注采井间有效应力减小的影响减弱,注采井间渗透率增大趋势也在下降,导致产量逐渐降低。结合各因素变异系数变化可得,注入压力对产量效果影响更明显。本研究有助于建立完整的砂岩铀矿地浸采铀生产方案。 相似文献
48.
49.
50.
以内蒙古清水河地区高岭石为原料,利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热重-差热(TG-DTG)对不同粒度高岭石的晶体结构参数、微观形貌和热演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随着高岭石颗粒粒度的减小,高岭石的结晶度指数(HI)降低,晶体缺陷敏感度(R2)增加,高岭石样品从有序形态逐渐演化为无序形态,晶体结构的缺陷增加;在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中,3670.0 cm-1吸收峰的强度逐渐增强,而938.3 cm-1和913.6 cm-1Al-OH的弯曲振动峰强度逐渐减弱,显示高岭石的结构缺陷程度增大;微观形貌显示高岭石的片层结构随着颗粒粒度的降低逐渐松散,片层间显示出边缘面或边缘-边缘的接触;随着颗粒粒径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单位时间内能量的传递速率提高,使得高岭石的脱羟基失重呈现增加的趋势,同时,最大失重速率温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