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571篇 |
免费 | 5220篇 |
国内免费 | 267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500篇 |
技术理论 | 4篇 |
综合类 | 3660篇 |
化学工业 | 8734篇 |
金属工艺 | 3281篇 |
机械仪表 | 3711篇 |
建筑科学 | 4189篇 |
矿业工程 | 1759篇 |
能源动力 | 1686篇 |
轻工业 | 3858篇 |
水利工程 | 1161篇 |
石油天然气 | 2833篇 |
武器工业 | 553篇 |
无线电 | 616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523篇 |
冶金工业 | 2637篇 |
原子能技术 | 797篇 |
自动化技术 | 74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7篇 |
2023年 | 966篇 |
2022年 | 1692篇 |
2021年 | 2359篇 |
2020年 | 1786篇 |
2019年 | 1568篇 |
2018年 | 1751篇 |
2017年 | 1877篇 |
2016年 | 1755篇 |
2015年 | 2336篇 |
2014年 | 2912篇 |
2013年 | 3373篇 |
2012年 | 3908篇 |
2011年 | 4083篇 |
2010年 | 3567篇 |
2009年 | 3427篇 |
2008年 | 3237篇 |
2007年 | 3038篇 |
2006年 | 2861篇 |
2005年 | 2408篇 |
2004年 | 1810篇 |
2003年 | 1647篇 |
2002年 | 1719篇 |
2001年 | 1506篇 |
2000年 | 1204篇 |
1999年 | 1169篇 |
1998年 | 794篇 |
1997年 | 636篇 |
1996年 | 598篇 |
1995年 | 520篇 |
1994年 | 373篇 |
1993年 | 315篇 |
1992年 | 245篇 |
1991年 | 176篇 |
1990年 | 140篇 |
1989年 | 93篇 |
1988年 | 103篇 |
1987年 | 47篇 |
1986年 | 59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10篇 |
1977年 | 7篇 |
1975年 | 5篇 |
1970年 | 6篇 |
195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页岩油气是自生自储、源储一体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根据热演化成熟度将页岩油划分为中—高成熟页岩油与中—低成熟页岩油,根据页岩沉积环境将页岩气划分为海相、海陆过渡相和陆相页岩气。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实现陆相页岩油商业规模开发最成功的国家之一,相继在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等获得陆相页岩油重大发现。在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实现了海相页岩气工业突破和快速规模发展,截至2021年底,在中国南方累计探明页岩气田8个、探明地质储量2.74×1012m3,2021年页岩气产量达230×108m3,累计生产页岩气924×108m3。中国页岩油气资源潜力大,但规模勘探与效益开发仍面临诸多挑战。借鉴国外页岩油气发展经验与启示,建议由国家牵头评价落实黑色页岩转化油气、高碳煤岩转化油气的技术与经济资源量,制定发展规划;设立国家级黑色页岩、高碳煤岩油气原位转化先导试验区,继续执行并出台页岩转化、煤岩油气转化的财政激励和税收扶持政策,推动实现地下页岩油熟化转化革命、地下煤炭加热转化油气革命;国家顶层设计,统筹投资,以鄂尔多斯、四川等盆地为代表,打造地上可再生能源与地下油气煤、热锂铀、碳捕获和储存(CCS)、碳捕获与利用及封存(CCUS)等协同融合发展的"世界超级能源盆地"基地,实现地上与地下多种能源的协同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92.
复杂体系反应动力学模型在石油加工过程工艺设计、操作条件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传统集总模型由于组成划分强烈依赖于建模所用原料,导致其原料适应性差。相比于集总模型,分子层次模型以分子作为最小构筑单元,模型的预测能力及原料适应性大为提高。笔者提出了分子层次模型构建策略,完成了重油加氢处理分子层次模型的构建,并将构建完成的重油加氢处理分子层次模型应用于不同重油原料,以考察其产物性质预测能力与原料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重油原料的组成模型宏观性质与实验数据一致,分子分布与高分辨质谱数据一致;反应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的产物宏观性质与分子分布符合实验结果,硫化物与氮化物的转化规律与实验规律一致。因此,分子层次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与原料适应性,相比于集总模型具有更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以环烷基重油(HO)和低温煤焦油(LCT)为原料,通过喹啉的萃取与改性得到不同喹啉不溶物(QI)含量的改性LCT,考察了HO和改性LCT共碳化制备针状焦的反应特性;研究了重油原料和煤焦油共碳化制备针状焦过程中的结构演化机理,并分析了出现结构不相容的原因。结果表明:LCT中的QI在碳化过程中易造成空间位阻,产生结构性缺陷结构,进而影响芳香片层间的有序堆叠;HO与改性LCT共碳化制备的针状焦结构中出现了明显的结构性分离界面;改性LCT中的QI在共碳化过程中逐渐聚集,并形成相分离界面,阻碍了各向异性大分子结构的渗透与扩散。改性LCT中QI的脱除有助于提高2种原料的结构相容性以及碳质结构的协同性演化。 相似文献
994.
995.
针对老油田可动用储量严重下滑的情况,以大庆油田X6东区开发油层为研究对象,将核磁共振技术与水驱油实验相结合,开展剩余油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评价,为大庆油田X6东区主力油层的剩余油挖潜和其余非主力油层勘探开发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岩心渗透率是影响水、油可动流体分布特征的重要因素;束缚水状态下含油饱和度为61.3%~74.9%,T2谱图几乎呈单峰形态,油体主要分布于T2弛豫时间大于10ms的大孔隙中,渗透率越大,含油饱和度越高;剩余油饱和度为16.4%~29.9%,主要分布于大孔隙中,被驱替出的流体相的分布空间以大孔隙为主,较大的孔道为主要渗流通道,较小的孔道成为剩余油分布的主要空间;当驱替倍数达到15PV时,岩心中含油状态基本稳定,驱油效率为60.1%~73.2%,大孔隙对驱油效率以及采出程度的贡献要远大于小孔隙。比对X6东区开发现状,主力开发油层和非主力开发油层均具有较好的挖潜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96.
997.
Dong Guo Xiaodong Wang Rong Chen 《Signal Processing, IEEE Transactions on》2004,52(1):227-239
Recently, an adaptive Bayesian receiver for blind detection in flat-fading channels was developed by the present authors, based on the sequential Monte Carlo methodology. That work is built on a parametric modeling of the fading process in the form of a state-space model and assumes the knowledge of the second-order statistics of the fading channel.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 nonparametric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of blind detection in fading channels, without assuming any knowledge of the channel statistics. The basic idea is to decompose the fading process using a wavelet basis and to use the sequential Monte Carlo technique to track both the wavelet coefficients and the transmitted symbols. A novel resampling-based wavelet shrinkage technique is proposed to dynamically choose the number of wavelet coefficients to best fit the fading process. Under such a framework, blind detectors for both flat-fading channels and frequency-selective fading channels are developed. Simulation results are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blind adaptive receivers.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Lei He Juan Qiao Lian Duan Guifang Dong Deqiang Zhang Liduo Wang Yong Qiu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09,19(18):2950-2960
Using imidazole‐type ancillary ligands, a new class of cationic iridium complexes ( 1 – 6 ) is prepared, and photophys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studies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are performed. Compared with the widely used bpy (2,2′‐bipyridine)‐type ancillary ligands, imidazole‐type ancillary ligands can be prepared and modified with ease, and are capable of blueshifting the emission spectra of cationic iridium complexes. By tuning the conjugation length of the ancillary ligands, blue‐green to red emitting cationic iridium complexes are obtained. Single‐layer light‐emitting electrochemical cells (LECs) based on cationic iridium complexes show blue‐green to red electroluminescence. High efficiencies of 8.4, 18.6, and 13.2 cd A?1 are achieved for the blue‐green‐emitting, yellow‐emitting, and orange‐emitting devices, respectively. By doping the red‐emitting complex into the blue‐green LEC, white LECs are realized, which give warm‐white light with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 (CIE) coordinates of (0.42, 0.44) and color‐rendering indexes (CRI) of up to 81. The peak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current efficiency, and power efficiency of the white LECs reach 5.2%, 11.2 cd A?1, and 10 lm W?1, respectively, which are the highest for white LECs reported so far, and indicate the great potential for the use of these cationic iridium complexes in white LEC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