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8篇
  免费   660篇
  国内免费   369篇
电工技术   517篇
综合类   457篇
化学工业   973篇
金属工艺   435篇
机械仪表   482篇
建筑科学   508篇
矿业工程   199篇
能源动力   210篇
轻工业   511篇
水利工程   151篇
石油天然气   503篇
武器工业   76篇
无线电   879篇
一般工业技术   857篇
冶金工业   380篇
原子能技术   58篇
自动化技术   119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462篇
  2012年   514篇
  2011年   552篇
  2010年   433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411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365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基于Lotus Notes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地介绍了Lotus Notes在办公自动化系统(OA)开发中的技术特点,结合一个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阐述了该系统的总体需求,设计方案和系统实现,并对系统实现过程中的如何控制公文流转、文件修改及痕迹保留、同关系数据库的数据交换、保证系统安全等技术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相似文献   
52.
在.Net开发环境下,利用C++语言开发PTA生产溶剂智能优化控制软件,并介绍了软件包的设计原理和基本框架.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建立PTA过程模型,再采用粒子群智能优化法优化过程操作参数,软件系统操作简单、用户界面友好.该软件在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装置的实用效果良好,降低了醋酸和蒸汽的消耗,并为优化各工艺操作条件提供了指导,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3.
低成本、高精度、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油水分离器对于提高化工生产的安全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一种以微处理器AT89S52为核心、利用红外光吸收理论实时检测化工生产中多层液体的嵌入式系统;运用化工生产中各层液体浓度不同对红外光吸收程度不同的理论,设计了红外光纤传感器的信号调理电路,开发了以AT89S52为核心,包括A/D转换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串口通讯模块在内的中央硬件处理平台;基于红外光纤液层检测系统与同类系统相比,具有成本低廉,传感检测探头本质安全,系统安全级别高,实时性好,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4.
一种分布式序列模式挖掘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鹏  陈耿  朱玉全 《计算机应用》2008,28(11):2964-2966
针对分布式环境下的序列模式挖掘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序列模式挖掘(DSPM)算法。DSPM以PrefixSpan算法为基础,使用抽样检测技术平衡了任务负载,将挖掘任务分解后分配到多台计算机上以多进程、多线程并行执行。另外采用了伪投影技术来降低生成投影数据库的开销。实验结果表明,DSPM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挖掘分布式环境下的全局序列模式。  相似文献   
55.
Single metal atom isolated in nitrogen-doped carbon materials (M N C) are effective electrocatalysts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R), which produces H2O2 or H2O via 2-electron or 4-electron process. However, most of M N C catalysts can only present high selectivity for one product, and the selectivity is usually regulated by complicated structure design. Herein, a carbon black-supported Co N C catalyst (CB@Co N C) is synthesized. Tunable 2-electron/4-electron behavior is realized on CB@Co-N-C by utilizing its H2O2 yield dependence on electrolyte pH and catalyst loading. In acidic media with low catalyst loading, CB@Co N C presents excellent mass activity and high selectivity for H2O2 production. In flow cell with gas diffusion electrode, a H2O2 production rate of 5.04 mol h−1 g−1 is achieved by CB@Co N C on electrolyte circulation mode, and a long-term H2O2 production of 200 h is demonstrated on electrolyte non-circulation mode. Meanwhile, CB@Co N C exhibits a dominant 4-electron ORR pathway with high activity and durability in pH neutral media with high catalyst loading. The microbial fuel cell using CB@Co N C as the cathode catalyst shows a peak power density close to that of benchmark Pt/C catalyst.  相似文献   
56.
研究了Z切700 nm厚的单晶铌酸锂(LiNbO3)薄膜电畴的调控方法。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单晶LiNbO3薄膜的晶向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外加电场对单晶LiNbO3薄膜电畴进行调控。研究结果表明,该LiNbO3薄膜具有单一的(006)衍射峰,表面光滑、粗糙度低(均方根粗糙度小于1 nm)。通过外加电场和预设电畴图案对LiNbO3电畴进行精准调控,并测试了电畴稳定性。测试结果显示,调控后的电畴在温度为25~150℃内处于稳定状态,且在30 d内保持稳定,未发生弛豫现象。该研究为LiNbO3电畴工程器件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7.
58.
采用流动温压成型工艺制备黏结钕铁硼/锶铁氧体复合磁体,研究温压工艺参数对钕铁硼/锶铁氧体复合磁体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压温度、压制时间以及保压压力的提高,黏结复合磁体的磁性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流动温压成型参数的选择与黏结剂有关,采用酚醛环氧树脂BPANE8200为黏结剂时,流动温压成型的最佳工艺参数:77℃加载900MPa并保压8min,复合磁体的剩磁B_r、内禀矫顽力H_(cj)以及最大磁能积(BH)max均获得最大值,即Br=522mT,Hcj=740.48kA/m,(BH)max=39.82kJ/m^3。  相似文献   
59.
To further increase the energy and power densities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LIBs), monoclinic Li3V2(PO4)3 attracts much attention. However, the intrinsic low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2.4 × 10?7 S cm?1) and sluggish kinetics become major drawbacks that keep Li3V2(PO4)3 away from meeting its full potential in high rate performance. Recently,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s in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e.g., rate capability and cycling stability) have been achieved by utilizing advanced nanotechnologies. The nanostructured Li3V2(PO4)3 hybrid cathodes not only improv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but also provide high electrode/electrolyte contact interfaces, favorable electron and Li+ transport properties, and good accommodation of strain upon Li+ insertion/extraction. In this Review, light is shed o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application of 0D (nanoparticles), 1D (nanowires and nanobelts), 2D (nanoplates and nanosheets), and 3D (nanospheres) Li3V2(PO4)3 for high‐performance LIBs, especially highlighting their synthetic strategies and promising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Finally, the future prospects of nanostructured Li3V2(PO4)3 cathod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